“千年古渡”的新生機

(中國減貧故事)“千年古渡”的新生機

中新社天津9月1日電 題:“千年古渡”的新生機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張道正

乘車前往天津市寶坻區黃莊鎮小辛碼頭村,還沒到村口,便能見到清澈遼闊的潮白河。潮白河在寶坻境內長達百里,最寬、最深、景色最美處就在小辛碼頭村。

一千多年前,這裏曾是遼宋時期的運糧碼頭,往來船隻在此處轉舵分航,至今村內還保留着古碼頭遺址,被稱為“千年古渡”。

中新社記者探訪小辛碼頭村之時,正是夏秋之交,村裏建築全是整齊劃一的青磚灰瓦大紅門,8萬畝稻田濕地遍佈村莊四周,旁邊不遠處就是潮白河。在遊人眼中,儼然是一幅稻海漁歌、白鷺蹁躚的江南圖卷。當地人告訴記者,到了冬春季節,所有土地全部蓄水,又是一幅千里冰封的北國風光。

同時擁有南北方的獨特景緻,這裏吸引了大量遊人,也為村子轉型提供了條件。過去這裏人少地多,道路不通,環境髒亂,村民大多以種水稻為生,但收下來的稻穀沒人買,也賣不上價。經過10多年的努力,這個“千年古渡”徹底擺脱了過去的“髒亂差”,新景點建起來了,特色節慶活動更加熱鬧了,空氣中不再飄散異味,綠地花圃隨處可見,成為寶坻區發展鄉村特色旅遊的“第一村”。

從“老農”變成“老闆”的當地居民對這種變化體會更深。村民李超2014年回鄉創業,辦起了農家院。他告訴中新社記者,之前在城裏餐廳當服務員,收入不高,回鄉時只有6000元(人民幣,下同),沒想到農家院生意不錯。周邊城市的人喜歡得空來這裏吃河魚、河蝦,走之前還會帶上些當地產的稻米。

經過幾年的“試水”後,李超決定擴大規模。2017年,他把父母的宅基地翻修了,建起一個600多平方米的農家院,有餐廳、歌廳,還有14間房。新開辦的農家院生意紅火,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日日滿房。記者到訪時,他正在接待天津遊客周松影大姐一行。周松影説,這是她第四次來這裏,這裏環境好,吃得也好,所以又帶着朋友來玩。李超説,現在這個農家院每年能帶來50萬元至60萬元收入,去年底他就把3年前借的100萬元外債全部還清了。

農旅融合是小辛碼頭村的特色之一。天津市寶坻區黃莊鎮鎮長李寶戰介紹稱,2018年以前,每年冬季和春季這裏是不營業的,每週一到週四遊客來得也不多。現在沒有淡季和旺季之分,一年四季都很熱鬧,春節也不例外。據統計,2019年,該村全年接待遊客25萬次,比上一年增加了30%,直接旅遊收入1500萬元,帶動稻米等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銷售3000萬元。

隨着鄉村旅遊的發展,目前小辛碼頭村裏經營農家院的就有28户,再加上種地大户、養魚大户、稻草收儲大户,這個100户人家的村莊,有40多户都像李超一樣當上了老闆、做起了生意。其他人也都從事着與鄉村旅遊相關的工作,有的為村裏做綠化服務,有的在農家院打工,有的在街上賣土特產。2019年,小辛碼頭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2萬元。(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63 字。

轉載請註明: “千年古渡”的新生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