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的森林——冬奧前夕探訪生態崇禮①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劉冉、戎曉傑 通訊員王曉倩 特別鳴謝:崇禮區融媒體中心

編者按 “綠色辦奧”位居北京冬奧會“四個辦奧”理念之首。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大部分雪上項目舉辦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崇禮作為張家口賽區承辦冬奧會的重要支撐。在冬奧籌辦過程中,崇禮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使生態環境呈現出卓然不羣的“崇禮氣質”。本報今起推出“冬奧前夕探訪生態崇禮”系列報道,從森林、空氣、雪等具體的生態符號入手,介紹崇禮的生態保護工作,展現張家口承辦冬奧會的底氣,展示河北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驅車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間柏油路,向着位於崇禮大山深處的冬奧核心區行進,道路兩側,這樣的場景時時映入眼簾:密匝匝的森林排山倒海般來,又如大河奔湧般去;每經彎道,一同迎過來的,則是一面面由無數茂密林木織就的巨幅畫屏,不由令人凝神屏息。

崇禮的森林,和崇禮的雪一樣令人傾倒,毫不遜色。

翠雲山的五彩世界

“翠雲山麓奇,風光恁旖旎”。因坐擁4萬多畝的天然白樺林和近2萬畝人工栽植的落葉松、雲杉等,森林覆蓋率高達85.7%的翠雲山森林公園成為崇禮豐富森林資源最核心的地帶,也是風光最美的山麓。

翠雲山森林公園總面積7萬畝,整個公園從山底到山頂,依次分佈着灌叢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以及亞高山草甸,有着野生高等植物80科301屬553種。“春賞花、夏避暑,秋賞紅葉、冬來滑雪”,豐富的自然資源,造就了翠雲山多彩的四季。

春天的翠雲山,當森林裏的樹木抽枝發芽的時候,林子深處的山花次第盛開,金蓮花黃,百合花紅,芍藥花白,更有許多叫不上名的野花,奼紫嫣紅;夏天的翠雲山,綠樹如蓋、碧草如茵,整個大山好似一個天然空調,三伏天裏,平均氣温也保持在17℃上下;秋日的翠雲山,黃的樺樹,綠的松樹,紅的楓樹,層林盡染,五彩斑斕。

翠雲山白色的冬季最為特別。因着茂密的森林,入冬後,每一場大雪厚厚地被積存下來,當冬日的陽光穿過林間的縫隙灑向雪面時,林海雪原的壯美景觀便一覽無餘。時代沒有讓翠雲山的美景埋沒在深山,在她的四周分別分佈着三個大型的滑雪場:萬龍、雲頂和長城嶺。在那裏,無數的滑雪愛好者們正腳踏雪板,在林間的雪道上恣意暢享着彼時彼刻大自然賦予的一切美好。

崇禮區林草局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地有林地面積已達2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這一數據是我省平均水平的兩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倍。這也意味着,在崇禮,幾乎處處都是“翠雲山”。

森林環抱下的冬奧核心區

鏡頭從翠雲山蒼翠濃密的森林,挪移至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太子城冰雪小鎮。鳥瞰之下,可見整個小鎮被佈滿森林的羣山環抱。若將鏡頭拉近聚焦,只見如盆景般精緻的綠色景觀將這裏裝點得生機盎然。

一株株、一叢叢、一簇簇……走進冬奧核心區,街道旁、展館前、廣場邊,各種高矮不一的樹種,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山上山下、房前屋後。其間,有云杉、樟子松、白樺、蒙古櫟等喬木,有榆葉梅、山桃、山杏、丁香等灌木,甚至還有海棠。雖都是新栽植的,卻如它們本來就生長在這裏一樣,與周圍的環境渾然融為一體。

“崇禮寒冷,這些基本都是咱們的鄉土樹種,成活率高。在選種上,以常綠樹種為主,搭配了一定量的彩葉樹種和花灌木,突破了以往品種單一、景觀單調的綠化模式。”崇禮區林草局總工程師楊建忠親自參與了核心區的綠化,他説,整個核心區的綠化由專業團隊設計,每一處景觀、每一株苗木都如同打造盆景一般精心細緻。楊建忠介紹,冬奧核心綠化工程包括從崇禮城區至太子城沿線生態廊道及太子城核心區綠化項目,共計5000餘畝。由於設計合理,科學栽植,當年成活率高達98%,森林覆蓋率達81%。

植樹規模史無前例,保護意識也前所未有。中鐵建工集團張家口賽區項目經理姜秀鵬介紹:“在進核心區施工前,方案中需要修一條路,測算估計要伐掉5000棵樹,後採取塔吊及人工傳遞的方式進行替代,5000棵樹得以保留,從而很好地保護了這裏的生態。”

相比核心區的景觀綠化,更為浩大的則是整個冬奧綠化工程。為了在冬奧會期間,向世界展示“美麗中國 生態崇禮”的綠色窗口,2016年,崇禮啓動了全面的冬奧綠化,圍繞域內張承高速、延崇高速、京張高鐵崇禮支線及長城嶺、萬龍、雲頂滑雪場等“四線六區”開展高標準的綠化,同時對崇禮其他區域按照由近及遠原則,進行規模化拓展綠化。

為了一次成林、一次成景,核心區周圍多選用3米以上的樹種,栽植難度大,成本高。“由於歷年不斷地造林,剩下的地塊都是立地條件較差的區域,不少都是陡峭的山坡,機動車無法進入,運苗只能依靠騾子馱、人背。”楊建忠介紹,從2016年到2018年,崇禮克服了重重困難,用三年時間完成45萬畝的冬奧綠化工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而今,不論是站在太子城冰雪小鎮廣場向高遠處眺望,還是登頂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一覽眾山小,目光所及皆是綠樹葱蘢。冬奧場館、冬奧村等一眾設施均被無邊的森林環繞、包裹,現代化的建築與綠色大自然相得益彰、和諧統一。冬奧小城正在用最美的綠色向全世界詮釋着“生態崇禮”的理念。

數代人的逐綠接力

在即將迎來北京2022冬奧會這一高光時刻之際,讓我們將時光回溯至上世紀50年代。

資料顯示,建國初期,崇禮有林地面積僅為13.96萬畝。“山是和尚頭,洪水滿坡流。”老百姓曾用這樣一句順口溜來形容他們棲身的自然環境。

“植樹造林,綠化家園”。從1950年開始,為改善生態環境,崇禮幹部羣眾懷着滿腔的熱情開始了一代又一代的植樹造林。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羣眾自發義務植樹、政府組織的造林大會戰,到七八十年代“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大兵團”造林、大户承包造林,從八九十年代首都周圍綠化工程,到本世紀初的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項目、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項目,再到最近的冬奧綠化工程等等。在歷屆黨委、政府和無數羣眾的共同參與下,一輩又一輩的造林人灑下心血和汗水,一株株小苗變成了大苗,一棵棵樹變成了一片片林,一面又一面的荒坡披上綠裝,一條又一條的河溝成為綠的海洋。

1985年,64.84萬畝;1998年,97.2萬畝;2013年,169.63萬畝;2021年,235萬畝。70多年過去了,崇禮的有林地面積與建國初期相比,增長了十幾倍。

“能栽樹的地方都栽了,現在全區已經沒有一塊宜林地了。”在林業戰線上奮戰了40多年的楊建忠,見證和參與了崇禮大部分的造林工程。如今,面對崇禮遍佈山麓的森林,他心中滿滿的都是成就感與自豪感。

青山不老,綠水長青。數輩崇禮人的孜孜以求造就了青山,青山又成就了今天的崇禮。新時代、新徵程,迎着冬奧的東風,崇禮必將迎來更為嶄新的明天!(河北日報記者 李豔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94 字。

轉載請註明: 崇禮的森林——冬奧前夕探訪生態崇禮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