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門 · 險路 · 微光——《心外紀事》觀後 | 王一方

窄門 · 險路 · 微光——《心外紀事》觀後 | 王一方

楊麗執導的《心外紀事》發佈,邀我去評片,看完後直呼“有戲”。説起來劇情並不算複雜,可用六個字來描述:“窄門,險路,微光”。高齡老人(79歲),複雜的基礎病情(多次發作,數次報病危),高難手術(心臟搭橋),命懸一線,生機、危機俱現,可謂“一刀寂滅,一刀繁華”,術中奇峯凸起,峯迴路轉,最後撥雲見日,旁人為他捏一把汗,自己事後也覺得好懸。片中有三條敍事線索,一是醫生何為?二是科室何助?(此時不是主刀醫生凌雲鵬一個人在戰鬥,是一個團隊在集體攻關。)三是醫院的場所精神如何默默支撐?

作為評論人,我不止一次地看片,感受、感動、感觸豐富,有兩點小感悟不吐不快:第一點感悟有點落俗套,那就是“貴在立意”,“意”在這裏可以理解為寫意、創意,意境為王,臨牀生活中處處有“意”,有言外之意,如鏡頭留“空”,不是空白是空靈。影片致力於“教”,不是説教而是教化,有象外之意,春含“春意”、秋寓“秋意”,這個片子寄寓着一份難以言説、言之難盡的生命體驗,職業風尚,品格與格調。作品中的意是調子,是隱喻,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説。臨牀醫學充滿了不確定性,生死一線牽,豈能刻舟求劍。照奧斯勒完整的表述: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可能性的藝術,是使命,而不是商業,是目的療愈,也是過程療愈;意的表達在張力的設計,鍾靈毓秀,心有靈犀,又寧拙毋巧,寧從容毋峻急,求意不刻意。

本片最核心的“意”是主人公孜孜追求的“厚道”。醫學職業精神的演進經歷了希波克拉底誓言的“醫者本分”,到戰爭年代白求恩精神的“醫者純粹”,“醫者厚道”則是一個新的高度。厚道的內涵很豐富,技術與人文雙軌並進,德慧與智慧雙翅齊飛,醫學人文情懷源自內心,既是自發,更是自覺。

從敍事醫學的角度考量,本片開啓了復調敍事模式,豐富了敍事醫學的內涵:片中既有患者的疾苦敍事(苦難—尊嚴),也有醫護的救療敍事(療愈—照護,共情—反思),還有科室—醫院敍事(温度—醇度—場所精神),立體形塑了醫院的“精氣神”,這對於醫院新文化建設也是一次有益的操練。

第二點小感悟是“精在打磨”。眾所周知,醫療劇中的紀錄片不同於演藝主導的劇情片,它更加貼近臨牀生活,更加真實,更加質樸,因此也更加叩擊心靈。不僅是真故事,還有真問題,在臨牀疑難困境面前,專家眼裏不能只有是非與利害,風險與代價。其實,此刻真正考驗功力的是進退收放的選擇,是技術與人文的綜合療愈。一部好片子,僅有真問題還不夠,還要讓它引發更多的共鳴,需要藝術化的呈現。影視界的行話説得好:“好戲是磨出來的”,但這裏的“磨戲”不是靠演員磨表演,而是靠編導磨鏡頭。

國內醫療劇類型的紀錄片近年來冒出幾個標杆,如上海電視台的《人間世》《急診室的故事》,北京電視台的《生命緣》。大家都在探索如何突破,無疑,這幾部片子特色很鮮明,但也有微疵,都有些見事不見人:突出醫療線,凸顯危難的病情、艱難的決策與執行,拍得像驚悚片。人物形象(醫者、患者、家屬、團隊)還不夠鮮活,甚至有些模式化:醫生奮不顧身,患者家屬斤斤計較。人際線索的交代不夠清晰,甚至有意虛化,強化了技術的、人道的鏡像,弱化了人性的糾結、生命滋潤生命的互動與轉圜,以及如何從利益共同體遞進到情感道德共同體,再延展到價值共同體,最後抵達命運共同體。

醫療劇、紀錄片的人際關係主要應該聚焦在醫療獲益、風險、代價的糾結上,那是主線,但本片的科室手術討論會那段劇情讓人感到更動情,大家“暢所欲言”,歷陳各種利害得失,權衡着進退、收放,最後由凌主任分析把握利弊,大膽決策,臨上手術枱,第一次找不到搭橋的血管……一波三折,增加了懸念,也提升了技術與道德跨越的“欄高”。

如果説那些優秀的醫療紀錄片拍得很“剛性—濃烈”,這個片子恰恰表現得“剛柔並濟”,柔中見剛,纖中見強,娓娓道來,潤物無聲。舉重若輕的背後有策劃、編導楊麗的良苦用心,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對白,每一次剪輯,都有敬畏感,出境如有神,共同營造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靈氛境遇”。具體講,就是告別説教,告別模式化,告別表面化,走進個性,走進心靈,走向藝術的高原。鏡頭語言運用十分得體,濃淡相宜,平衡有致,有板有眼,留有餘韻。如術前坐在病牀前與患者輕鬆地拉家常,手術知情同意談話後的醫患相互牽手撫背,凌主任在手術成功後愜意地為綠植澆水……

這部片子深刻地詮釋了友善的醫患關係,如同一位患者出院時的心聲吐露:“我只是你職業生涯中的過客,而你卻是我生命危難中的救星。”



  作者:王一方

  編輯:謝 娟

責任編輯:舒 明

  來源:文匯筆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6 字。

轉載請註明: 窄門 · 險路 · 微光——《心外紀事》觀後 | 王一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