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達山一號”為何“戴項鍊”放歸自然?
此前,4月23日,一隻野生東北虎誤闖入黑龍江省密山市白魚灣鎮臨湖村,撲傷村民、擊碎車窗,後經專業人員用專業手段制服,並被轉運至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進行觀察、體檢,之後,該東北虎被國家林草局正式命名為“完達山一號”。該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這隻東北虎也迅速成為網紅。
為何“戴項鍊”放歸自然?
細心網友觀察到,這隻東北虎脖子上戴了項圈,猶如戴上了一個“項鍊”,為何王者“戴鏈”迴歸?
記者就此採訪了參與救護過這隻東北虎的黑龍江省小興安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研究中心主任崔巖。崔巖説,戴上項圈的目的主要是監控東北虎運動生活軌跡區域,掌握能滿足東北虎食物鏈的空間大小。這隻東北虎的活動軌跡應該被重點監測,以防再次誤入居民區發生傷人事件。
為何選擇穆稜放歸東北虎?
崔巖説,這隻東北虎被救護後,經專家評估是一個很健壯的3歲齡東北虎,在東北虎林園經過多天的隔離、檢疫檢測、觀察,最終經專業評估,這隻虎適合野外生存,因此決定放歸。
記者從放歸視頻看,這隻東北虎對於重新迴歸自由小心謹慎,走出籠子後仔細觀察了很多圈,適應了一下環境,才放心地慢慢跑遠。
那為何選擇穆稜放歸?崔巖説,一般成功放歸東北虎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確定放歸的東北虎身體健康狀態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二是要確保放歸的地域生態的完整性,空間有良好的食物鏈;三是具備東北虎遷徙的廊道。因為穆稜生態具有完整性,有完整的食物鏈,有動物遷徙廊道,也毗鄰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因此適合放歸。
“放虎歸山”對生態建設有何意義?
崔巖説:“虎是位於自然界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的代表性大型食肉動物之一,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佔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虎是全人類的資源,我國是虎亞種分佈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虎的發源地,虎的種羣有效保護對我國及全世界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東北虎保護是我國生態建設和“一帶一路”生物多樣性跨國保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隻東北虎被成功放歸救護,體現了我國踐行生態戰略的決心和意志,也印證了我國生態正在逐步修復,生態在向好轉化。
崔巖強調説,前些天,黑龍江一些地方還出現了狼和熊,這些野生動物的頻繁出沒,都在説明野生動物種羣繁衍保護得很好,我國森林系統生物鏈在逐漸恢復完整性。
在之前的報道里,專家表示這是我國首次成功救護並放歸野生東北虎。崔巖進一步解讀説,從東北虎誤入村莊,得到有效救護,到今天將虎成功放歸自然,印證了我國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上的長足發展,也對外展示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研究和技術層面的全面提高,標誌着我國多年來生態可持續建設的成就,標誌着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得到了全社會的重視,更標誌着我國在保護東北虎方面肩負的國際責任與使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東北虎復壯野訓迴歸緩衝基地建設已提出申請
據資料顯示,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生活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朝鮮以及中國東北地區,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東北虎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成年雄性東北虎體重平均為250千克,頭體長約為2.3米。據2019年公佈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野生虎不足50只,其中野生東北虎約27只。
崔巖介紹説,國際上也曾成功放歸野生東北虎。2015年冬,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中俄邊境開展野化東北虎項目。到目前為止,東北虎已在野外開始繁殖,並在我國小興安嶺相鄰區域形成了近15只左右穩定的種羣。這些東北虎頻繁到小興安嶺區域進行活動和捕食。再次印證了我國小興安嶺地區的森林系統生物鏈逐漸恢在復完整性。
隨着生態環境優化帶來的野生動物頻頻出沒,崔巖再次建議國家應進一步擴大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保護地的面積,讓虎豹有更充足的活動場地,儘快把小興安嶺納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正式規劃中,這對於國家生態建設具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可喜的是,據悉,有關部門已向國家提出申請建設“黑龍江省小興安嶺東北虎復壯野訓迴歸緩衝基地”。未來,希望隨着生態環境的恢復,野生動物也能有更充足的棲息空間。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來源: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