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海曙區集士港鎮湖山村,湖泊河上有一座古橋,名叫十三洞橋,因橋孔多達13孔而名。
橋下湖泊河,是廣德湖被廢湖為田後,僅剩的一條狹長的水帶,湖泊變成河流,故名湖泊河。
湖泊河呈南北走向,從橫街鎮桃源村往南,經集士港鎮湖山村、嶽童村,在高橋鎮內與西塘河相通。
《四明談助》記載,武陵桃源之水,“一入湖泊,繞白鶴山後,抵西塘河,歷高橋東行達郡城。一出林村大溪,注十字港,亦抵西塘河,東行過郡城。”
寧波歷史上的廣德湖,曾經“廣袤數萬頃”,面積比東錢湖要大3倍,比西湖要大9倍,湖域涉及現在的海曙區橫街、古林、集士港、高橋和望春五個鄉鎮街道。
《四明談助》載,“廣德湖也,自望春橋西南即是。其東自東港口抵望春橋,西至西港口抵林村,南至南港口抵清店蔣山湖後,其北則自北港口出至高橋之南。”
浩渺的廣德湖被廢為田,始於一個皇帝,一個臣。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治國無方,內憂外患,“詔天下守、令,能增賦者得優擢”,意思是説,能夠為朝廷增加税賦者的太守縣令,優先提拔。
公元1117年,即政和七年,明州人樓異,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
樓異不想去隋州做官,於是奏報朝廷,可將廣德湖廢湖為田,“可益賦四萬石”。
宋徽宗一聽可增加四萬石糧食,龍顏大悦,於是將樓異改任明州知州,推行廢湖為田。
樓異為什麼不想去隋州做官呢?
隋州現名隨州,2022年2月26日至27日,穎之從寧波出發回川,途經湖北省隨州市,全程高速公路,車行十五小時才到達隨州。
宋代時,從明州至隋州,陸路馬車,水路船行,十天半月都難以到達隋州,實在太遠了。
樓異嫌路遠,所以不想遠離家鄉去隨州做官,於是用了點小心思,奏請把家鄉的廣德湖廢湖為田,贏得了宋徽宗的嘉許,留在了家鄉做官。
公元1118年,浩渺的廣德湖從此消失了。
廣德湖廢湖為田後,得農田800頃,歲入租米2萬石,雖然與當初奏報的“益賦四萬石”差了一半,不管怎樣還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糧食收益,樓異因此官運亨通,加直龍圖閣、秘閣修撰、徽猷閣直學,1121年升任平江(蘇州)知府,1123年卒於官。
樓異不但本人功成名就,還帶來了家族榮耀。
樓異五子,樓琛、樓璹、樓琚、樓璩、樓珌,皆以蔭入仕,樓璹官至朝儀大夫,樓琚官至右朝散郎,樓璩終朝議大夫。
樓異家族中最為有名的則是樓璩之子,即樓異之孫樓鑰,在南宋寧宗趙擴時期,樓鑰官至史部尚書、參知政事等職,還留下了大量詩篇。
廢湖為田後,陸續從附近遷來勞作的村民,湖域內廣闊的田園之間,逐漸有了人家和村莊。
南宋嘉熙年間,即公元1237-1240年期間,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孫董全八,從慈溪遷居湖泊河畔,築宅定居。
董全八上溯43代,董黯,是漢代政治家思想家董仲舒的六世孫,因此湖山村的董氏人家,是漢代董仲舒的後裔。
董黯,居餘姚大隱,“汲水奉母”的慈孝故事,口口相傳,家喻户曉,因此人們把董黯築室侍母的大隱溪叫作“慈溪”,慈溪縣、慈溪市之名,亦來源於此。
縱橫交錯的水系,分流於廣袤田園與村莊之間。
董氏居湖泊河兩岸,舟楫往來,多有不便。
清代嘉慶年間,董全八16世孫董瀾,公元1809年中進士,名列“嘉慶己巳年恩科會試第七名”,官授江西餘干縣知縣。
董瀾出資建造了跨越湖泊河的橋,方便村人通行兩岸,橋有十三孔,故名十三洞橋,中心橋欄兩側刻有橋名“十三洞橋”。
橋畔原有橋亭,亭聯:“暫寄足乎?欲行且止”;“請息肩矣!少坐為佳”。
“少坐為佳”四字,體現了勸人不要浪費光陰之意。
可惜現在橋亭已不知所蹤,橋板也幾經修繕。
十三洞橋是寧波橋孔最多的塘河橋,橋墩用稜角條石疊成,上游迎水方設分水尖。
河畔糧田連綿,村落相接,一派田園風光。
“金山隔銀山,洞橋十三眼,前後千畝畈,楊柳十八灣”,説的就是這裏。
十三洞橋兩岸,西岸為董家村,東岸為下董村,現在都是集士港鎮湖山村的自然村,十三洞橋董家又稱為“鄞西湖泊董氏”。
穎之近日重遊十三洞橋,發現兩岸的村莊正在拆遷中,部分民房已經夷為平地,尚未拆除的民房已經無人居住,傢俱已搬走,門窗已拆除。
村莊拆除後,將幹什麼呢?
千年歷史風雲,廣德湖的命運,將迎來又一次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