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位於山西省沁水縣鄭村鎮湘峪村,處於沁水、陽城、澤州三縣的交界處。古堡沿河而建,千餘米長的城牆將村落包裹得嚴嚴實實,城牆與城內房屋上的拱形窗孔密密麻麻,猶如蜂窩,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蜂窩城”。
圖説:湘峪古堡 來源:網絡
湘峪古堡是明代萬曆年間户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兄弟的故里,建於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竣工於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古堡以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和高層建築為特色,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鄉村第一明代古城堡”。湘峪古堡的城牆寬4米,最高處為25米,周長2300餘米,建築造型獨特。在城堡的外圍,有一條寬21米、長3000多米的護城河。
湘峪古堡為磚石土木結構建造,共有東西南三座城門。從門額上刻有“宸薰”二字的南門進入,便是一座很小的甕城。甕城東西兩側的通道上,均設置了堅固厚重的門,一旦南門被來犯之敵攻破,就關閉兩道側門。守城士兵就會用滾木、石塊、弓箭等器具攻擊敵人,起到“甕中捉鱉”的效果。在古堡城牆的內牆上,佈滿了一排排整齊的磚砌窯洞,這就是當年用來防禦的藏兵洞。每座藏兵洞都設置有拱形窗孔,可直面城外。眾多窗孔在南城牆外側一字排開,形成居高臨下之勢,成為瞭望敵情和用於防禦的堅固工事。古堡街道為“三橫九縱”的棋盤式街巷格局,是中國北方明代最完整“社區型”古堡的完美展現。
歷經400多年風雨洗禮,湘峪古堡69處院落依然矗立、錯落有致,與環繞數百年的護城河相映生輝,彰顯着古堡無窮的魅力。
新民晚報記者 夏菁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