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爾汗風骨 羅生祥 攝
察爾汗鹽湖 毛宗勝 攝
9月中旬,我們一行去看格爾木胡楊林,結果吃了閉門羹。無奈,我們只能驅車返回市區,在市郊處遊逛了金魚湖與另外一座小小的人工湖。用過午餐,一行人便馬不停蹄奔向號稱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內陸鹽湖——察爾汗鹽湖遊玩。
察爾汗鹽湖地跨都蘭縣與格爾木市,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不可多得的巨大自然景觀,當然,如今的察爾汗鹽湖景區據説也增添了不少人文風景。
格爾木市區距鹽湖約有60公里路,我們很快就趕到了察爾汗鹽湖景區。我們的車子在拐過幾個彎道後,直接開上了萬丈鹽橋,在鹽橋飛馳幾公里後,一行人就到了鹽湖碼頭。那裏有一些廠房樓屋,還矗立着寫有“察爾汗鹽湖”“萬丈鹽橋”等大字的特製標識碑,那碑是用大塊鹽花加工雕鑿成的,形狀奇特。就説“萬丈鹽橋”標識碑吧,寬約兩米多,高約四米,不規則的長方形鹽柱頂端舉着一個花草盆景。碑上豎排着兩行文字,一行大字是“萬丈鹽橋”,大字左下角是“海拔2650米”幾個小字,足見設計雕刻者匠心獨具,為此花費了許多心血。
如果不深入鹽湖細觀慢賞,還真説不出察爾汗鹽湖的美妙之處。一個超大型的化工基地,從中能發掘出多少美呢?在一般人看來,工礦企業與美無甚關涉,八竿子打不着。我覺得察爾汗鹽湖之美是豪闊之美、粗獷之美、陽剛之美。湖區總面積達5856平方公里,到處被冰雪樣晶瑩潔白的鹽花覆蓋,而且湖面鹽蓋上竟然修築有公路和鐵路,能不豪闊嗎?所謂粗獷,是指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湖中無魚鱉蝦蟹,再加此地人煙稀少,因此一切的矯揉造作、一切的粉飾雕鑿,都大可不必。至於陽剛,是説察爾汗地區缺乏江南青山秀水、良田美竹,長年累月無奈承受的只能是高原風霜雨雪、嚴寒酷熱的洗禮,還有沙塵暴的頻繁侵襲,無論鹽湖還是鹽湖開拓者,都不乏積極進取、寧折不彎、不甘落後的陽剛之氣。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彰顯着西部建設者們開拓進取精神的人間大美。
青藏鐵路與敦格公路竟然都穿越鹽湖。敦格公路經過達布遜湖的一段長約32公里,摺合舊制約為萬丈,如此,該段公路自然被人們稱為“萬丈鹽橋”。雖被稱為橋,可是橋邊無護欄,橋下無橋墩及水流,可見此“橋”非大眾所理解的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青藏鐵路穿越湖區的一段被稱為鋼鐵彩虹,在此處,公路與鐵路均修築在超級厚實的鹽蓋上,顯示了當時築路者們的聰明智慧以及膽氣。回望修築青藏公路的那段歷史,不禁令人心生崇敬——在鹽湖修路,需要克服一系列世界性難題,慕生忠將軍及手下的築路人們硬是咬牙堅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最終圓滿完成鋪路任務。如此氣貫長虹的人間奇蹟,怎一個美字所能概括!
我們無緣一睹湖中海市蜃樓,湖中日出日落的壯美景象也由於時間關係而無法觀賞,相信那一定是鹽湖的絕美景緻。雖然看不到這些極致風景,但我們完全可以細賞鹽池內外的景色,還跑到池邊有鹽花的地方,嚐嚐其獨特的味道,用手反覆觸摸把玩各種鹽花,行走觀賞間,竟覺回到了絢爛的童年。
鹽湖有數十個面積達3平方公里的鹽池,所有鹽池加起來總面積達110平方公里,每個池子的內部構造和池中之物大致相像。鹽池盡頭總是停靠着一兩隻採鹽船,那些船隻不見人上下,它們就那樣悄無聲息地矗立在那裏,似乎在等待什麼時機,又似一位超凡詩人,佇立在荒漠瀚海中靜默構思大詩作……如今的鹽湖集團已實現自動化生產的預期目標,每個鹽池中都埋設有吸納鹽滷的管道,人們可以通過這些管道直接將滷水抽至生產車間,加工各種化工產品。鹽池中的滷水綠中泛黃,那黃似蛋黃色,那綠也綠得不甚地道,池中間多綠水,池邊靠近結晶鹽花處,則多為黃色滷水。水中倒映着藍天白雲,天空有飛機飛過時,那飛機也似在滷水中緩慢遊走,那情形美妙極了。池中鹽花姿態多樣,有的像珊瑚、寶塔、殿宇、樹木、花朵,有的似宇宙星座、象牙、寶石、彩燈,尤其是浸泡在蛋黃色滷水中的那些鹽花,更是值得反覆欣賞玩味。置身於眾多鹽花之間,似置身於仙境之中,愜意極了。
一邊遊逛,一邊用手機和數碼相機拍照,短時間內我竟然拍了百餘幅照片,此行真是收穫滿滿啊。有遊伴擺出各種姿勢拍照,有遊伴正蹲下身子調節修飾手機照片,手腳麻利的人在大家嬉戲吵鬧間已連續發了好幾個朋友圈圖文消息,一時間,人人心花怒放,激情難抑,手舞足蹈。遠處的崑崙山、布爾汗布達山始終靜默無語,而柴達木河和格爾木河不捨晝夜地奔流進大鹽湖,此時,我記起古人曾説過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世上從來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美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古人云“收之桑榆,失之東隅”,大鹽湖的盡興之遊,最終完美補償了未能一睹胡楊林的遺憾。
鹽湖博物館內,展廳分上下兩層,張掛着許多珍貴圖片和文字資料,也有人物雕塑,更多的是千奇百怪、美不勝收的鹽花造型,我們細觀慢賞,40分鐘後,才戀戀不捨地走出館門。
美哉,察爾汗!壯哉,大鹽湖!
作者:毛宗勝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