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雨林4小時 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樣性
雨後的古林箐,蒼翠欲滴,林木葱蘢,滿眼濃得化不開的綠隨着山形綿延起伏。
馬關縣古林箐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馬關、河口、屏邊三縣交界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類型形成了獨特的熱帶雨林。這裏有擎天古樹,有保留着全國面積最大、最完好的蜆木森林生態系統,有全國目前監測到的最大望天樹,有云南特有、極小種羣植物雲南金花茶……走進古林箐,如同走進古老植物的“博物館”。
“其他地區的喀斯特地貌大多是石漠化或灌木化植被類型,而古林箐保護區則是少有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極其可貴。”馬關古林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唐育躍介紹,古林箐保護區最低海拔160米,最高海拔2028.4米,相對高差1868.4米,跨熱帶、亞熱帶氣候區,獨特的氣候、地貌和高差造就了保護區生態系統和物種的多樣性。保護區同時也是全國少有的低海拔熱帶雨林類型保護區,區內分佈有植物203科951屬2256種。
穿行於光影斑駁的林下,古林箐秋海棠、古林姜、紫葉鳳仙、磨崗鳳仙、綠管石山苣苔……一個個保護區特有的物種,看得眼花繚亂。
“保護區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氣候條件,形成了豐富的物產資源。”唐育躍介紹,據初步統計,保護區內有陸棲脊椎動物256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一級保護動物6種(如巨蜥、蟒蛇、蜂猴等),二級動物24種。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約2750種,隸屬210科1183屬,其中,僅蘭科植物就有100多種,是雲南熱帶單位面積中物種豐富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可以與處於雲南熱帶的大圍山、西雙版納、金平分水嶺、綠春黃連山等國家自然保護區相媲美,保護植物有寬葉蘇鐵、龍腦香、帶葉兜蘭、長瓣兜蘭等一批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雲南擬單性木蘭、香木蓮、楠木、心葉蜆木、董棕等一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徒步山谷,蒿徑沒膝,林廕庇日,一條條長藤蜿蜒地攀樹而生,怪石嶙峋,佈滿苔蘚,溪水潺潺,好一幅原始生態的天然畫卷。
近年來,馬關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持續優化綠色生態格局,築牢生態屏障,為推動形成更為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善待自然,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才是最美麗的家園。
【鏈接】
望天樹
作為熱帶雨林的指示性植物之一,在古林箐保護區監測記錄到全國胸徑最大的植株,測量胸徑達2.4米。歷史上望天樹曾遭到人類大量砍伐,現已瀕臨滅絕。古林箐保護區海拔800米以下的峯叢石地帶零星分佈着以望天樹為主體的森林羣落,有的與蜆木羣落交錯,分佈範圍約5000畝。
蜆木
馬關當地俗稱“火木樹”。古林箐保護區分佈着以蜆木為主體的森林羣落,是保護區最具代表性的植被類型,分佈範圍約13000畝,是全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蜆木林。蜆木生長於峯叢石地帶,“無石不木”是其對生境的獨特要求,主要分佈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老範寨至海拔429米之間的南溪河東面山坡。蜆木高大,是雨林上層構成優勢樹種,生長茂密,羣落外貌濃綠,胸徑在1米以上的就是千年古木,保護區監測記錄到的最大植株胸徑達3.5米,樹齡2000多年。
蜂猴
蜂猴是獸類懶猴科野生動物,馬關縣當地羣眾俗稱“懶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極小種羣野生動物名錄。馬關縣西南部的古林箐保護區及其鄰近的生態公益林區是蜂猴的主要棲息地,主要棲息於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行動緩慢,獨棲,夜行性,主食蟲、果、鳥卵等,尤其喜食野生蜂蜜。
圓鼻巨蜥
圓鼻巨蜥是兩棲爬行類動物巨蜥科野生動物,馬關縣當地羣眾俗稱“靈蟲”,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極度瀕危,被列入極小種羣野生動物名錄。古林箐保護區的黃姜坪、小落水洞和花魚洞片區是圓鼻巨蜥的主要棲息地,多生活於海拔較低的河谷盆地樹叢和草叢兼有的環境中,棲息地靠溪流或有出口的地下河流。圓鼻巨蜥在山溪旁過穴居生活,洞口多為扁平橢圓形,可以上樹亦可在水中游泳。以鼠、蛇、雞等為食,尤其喜歡腐爛的動物屍體,在生態系統中起“清道夫”的作用,能夠防止疫病傳播。因此該物種自身也攜帶多種病毒,不主張人類食用。由於捕獵,棲息地破壞等因素的影響,該物種在古林箐保護區乃至整個雲南已經極為罕見。近年來由於棲息地得到有效恢復,當地花魚洞和小落水洞又發現該物種活動蹤跡,説明保護工作初顯成效。
雲報客户端記者 胡梅君 李麗 劉暢 攝影報道
馬關縣融媒體記者 祝喜菲
馬關古林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供圖
來源: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