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我只是深山裏的一朵藍瘦香菇 你們為什麼要拿我刷屏

  彷彿一夜之間,微博微信就被一個詞刷屏了:藍瘦香菇。

  ——咋回事???作為一個專門研究蘑菇的人,我第一反應是誰發現了新種。香菇屬(Lentinula)物種的顏色一般都是悶悶的棕褐色、黃褐色的,有藍色的瘦瘦的香菇那還是挺大個發現啊……

  然後我才搞清楚:原來一個廣西小夥,失戀之後,錄了一段地域風格鮮明的視頻……

  你會聽到的字幕:

  藍瘦,香菇,本來新顛,高高興興,泥為什莫要説射種話?藍瘦,香菇,賽射裏,第一翅,為一個女孩屎射麼香菇,藍瘦。泥為什莫要説射種話,丟我一個人賽射裏,香菇,藍瘦,賽射裏,香菇。

  字幕翻譯:

  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説這種話?難受,想哭,在這裏,第一次,為一個女孩子這麼想哭,難受。你為什麼要説這種話,丟我一個人在這裏,想哭,難受,在這裏,想哭。

  不知道你們什麼感覺,反正我聽完之後,滿腦子也只剩下這玩意了——

  快醒醒!你是一個研究蘑菇的人啊!

  好吧,為了果殼的尊嚴,我們就從這張“藍瘦香菇”開始今天份的強行科普。

  常見顏色鮮豔的蘑菇,其顏色多為紅色系和黃色系,藍色系蘑菇還是比較罕見的。就那張“藍瘦香菇”的“模式圖”而言,我(不負眾望地)找到了和它一毛一樣的原版圖片——

  藍瘦香菇”原版真身——霍氏粉褶菌。圖片來源:pinimg.com

  它是誰?它是粉褶菌屬的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這種蘑菇的菌蓋最大約5cm,但菌柄很細,只有約5mm直徑,名副其實又藍又瘦。P圖的同學,你找到的這張素材也是很上路嘛!

  另一張“藍瘦香菇”:霍氏粉褶菌。圖片來源:Phil Bendle

  粉褶菌屬蘑菇的典型特徵,顧名思義,就是菌褶大多呈現出淡粉色、淡紅色的狀態,英語直呼粉褶菌為Pinkgill。霍氏粉褶菌也不例外,它的菌褶依然為淡紅色,但全身包括菌柄在內均為藍色,在英語中被稱為Hochstetter's blue pinkgill或Sky blue mushroom。

  霍氏粉褶菌的粉嘟嘟的菌褶。圖片來源:Phil Bendle

  霍氏粉褶菌的藍色來源於其體內的甘菊藍類化學物質(Azulene),其化學名稱源自西班牙語的藍色(azul);甘菊藍是萘(Naphthalene)的同分異構體,萘是無色的,而甘菊藍確呈現深藍色。

  分子式,紅字的為甘菊藍Azulene,藍字的是萘Naphthalene。圖片來源:wikicommons

  是的你沒看錯,P圖的人只加了人臉上去,沒有調過色。世界上真的存在藍色的蘑菇。

  哪裏能找到“藍瘦,香菇”?在貨幣上!

  這麼神奇的物種,哪裏找?當然是在土澳——旁邊的新西蘭。

  霍氏粉褶菌由奧地利地質學家兼博物學家克里斯琴·霍赫施泰特(Christian Gottlieb Ferdinand von Hochstetter)最早發現於新西蘭並進行了描述記錄,後由菌物學家歐文(Erwin Reichardt)對其進行了最早的發表,種加詞“hochstetteri”就是為了紀念它最早的描述者。

  藍瘦香菇的親爹:奧地利地質學家兼博物學家克里斯琴。圖片:sporesmouldsandfungi.wordpress.com

  新西蘭作為一個位於南半球且生物多樣性奇特的國家,熱衷於宣傳保護自己本土的生物多樣性,為紀念這種最早發現於自己國家的鮮豔蘑菇,新西蘭這50元鈔票上畫上了它的形象。2015年,他們又對50元鈔票進行重新設計,把霍氏粉褶菌的圖案從角落位置挪到了中間,還突出了它的藍色。不止鈔票,新西蘭郵政還曾於2002年發行了霍氏粉褶菌的紀念郵票,對霍氏粉褶菌可是滿滿的關愛……

  新西蘭紀念霍氏粉褶菌的鈔票,上為舊鈔,下為新鈔。圖片:sporesmouldsandfungi.wordpress.com

  新西蘭郵政發行的霍氏粉褶菌紀念郵票。圖片:sporesmouldsandfungi.wordpress.com

  能?好?怎?

  雖然霍氏粉褶菌長了一臉“我有毒”的表情,但這依然是吃貨們最關心的問題。我的回答是——

  關於霍氏粉褶菌的毒性、可食性,目前並無明確報道,而粉褶菌屬內,也確確實實有很多物種是有毒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廣大吃貨們與它無緣,霍氏粉褶菌在食品領域還是有機會大顯身手的。位於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一個代謝組學實驗室在研究用霍氏粉褶菌所含的這種天然合成的藍色色素去替代非生物合成的人工色素以及從植物提取的相關色素,期望在一年四季都能進行霍氏粉褶菌的人工培養以提取色素,作為純天然的色素添加劑應用於食物烹調、食品生產、化妝品生產的增色。

  霍氏粉褶菌和它的藍色色素。圖片:sporsmouldandfungi.wordpress.com

  霍氏粉褶菌雖然是腐生習性,但它的人工培養還比較困難,目前也尚未研究清楚其毒性方面的性質,因而若要用它進行色素提取製備,並應用於食品、化妝品生產領域還有一段科研路要走。

  你不是唯一一個藍瘦的菇!

  雖然圖片上用的是霍氏粉褶菌。但它並非唯一“藍瘦”的“香菇”。它有一個親戚,它就是粉褶菌屬的Entoloma subcarneum,同樣符合“藍瘦”的特徵,但要比霍氏粉褶菌稍高大粗壯些,產於美國加州,是當地的特有物種。

  另一種藍色的粉褶菌Entoloma subcarneum。圖片來源:Taylor F. Lockwood/fungiphoto.com

  而顯然,藍色的蘑菇不只這一兩個。

  小菇屬的Mycena interrupta也可被看作一種“藍瘦”的蘑菇,網絡上流傳着一個有關它的炫酷的中文名——炫藍蘑菇。(但該中文名並不符合我國菌物學家制定的《真菌、地衣漢語學名命名法規》相關規定,因而並不能算作正式的中文標準名稱。)

  炫藍蘑菇Mycena interrupta。圖片來源:Taylor F. Lockwood/fungiphoto.com

  炫藍蘑菇的藍色不如正版“藍瘦香菇”霍氏粉褶菌那樣鮮豔濃重,但由於隸屬於小菇屬的炫藍蘑菇整體尺寸很小,簡直就是縮小版的“藍瘦香菇”。炫藍蘑菇的菌肉很薄,菌蓋表面濕滑黏黏的,呈現透亮的藍色,有人稱之為“unworldly blue”(世外之藍),或許正因如此,中文裏大家叫它“炫藍蘑菇”,而英文稱其為“Pixie's parasol”(小精靈的遮陽傘)。總之都是滿滿的中二風……

  能,好,油炸爆炒:靛藍乳菇

  吃貨們來説,“藍瘦香菇”的“瘦”會讓人大失所望,不過這世界總是公平的,有瘦的就有胖的,有不能吃的就會有美味的。好消息是,有一種同樣擁有驚豔的藍色,但卻肥肥的、肉質的,最重要的是,可食用的“藍胖香菇”——乳菇屬的靛藍乳菇(Lactarius indigo),又叫作藍綠乳菇。

  乳菇屬的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菇體受傷後會流出乳汁,許多乳菇受傷流出的都是乳白色、淡黃色、棕色的乳汁;而靛藍乳菇流出的卻是很少見的藍色乳汁,暴露在空氣中經氧化後藍色乳汁逐漸變為深綠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28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我只是深山裏的一朵藍瘦香菇 你們為什麼要拿我刷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