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八里橋揭開瀝青再現570歲橋面石
北京通惠河上的知名古蹟八里橋,眼下正開展橋面勘探和瀝青清除。近日,文保人員經四次探坑,終於讓570多歲的部分橋面石板重見天日,成為下一步完善修繕方案的重要依據。
老石板深埋橋面下70釐米
朝陽、通州交界處,通惠河靜靜流淌,八里橋飛跨南北。昨天(9日)下午記者來到這裏時,夕陽為這座大型石拱橋鋪上了一層金色,更顯幽然古韻。
在朝陽區文保人員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古橋南端正中間開挖了一個方坑,深約70釐米。坑底是七塊青灰色的古石板,從其溝紋可見歷史久遠。方坑的縱切面顯示,石板自下而上被泥土、渣土、瀝青層層覆蓋。
這七塊古石板,正是八里橋在570多年前初建時的樣子。
八里橋又名永通橋,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得名。它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為石砌三孔拱橋。中間橋拱高闊,最高處8.5米,舟行不必免帆,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
古橋的石板為何被層層覆蓋?原來,八里橋一直是京城東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到了近現代,為便於機動車通行,交通部門對橋兩端進行了墊高處理以降低橋面坡度,其鋪設物最厚處可達1米。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時,將橋兩端墊土,降低了石橋的坡度。1949年以後,還在橋面鋪設了瀝青。
四次探坑才發現石板
在大運河文化帶上,八里橋如同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
哪怕以今天的眼光來審視這座古橋,它也堪稱極其精美。橋面欄板上有望柱石獅33對,姿態各異、惟妙惟肖。橋的四角各卧伏一隻怒視碧波的鎮水獸,雖經多年風雨侵蝕,仍霸氣凜然。
清代京城所需糧食,從南方經大運河北運至通州後,需再換乘馬車運輸進京。而八里橋正是馬車和船舶進京的必經之地,因此,古橋建造得十分堅固。直到今年初,它仍在通行機動車。
今年春天,伴隨着古橋西側的新八里橋建成通車,古橋也正式“退役”,開啓修繕保護模式。
此次橋面勘探,文保部門採用多種手段,將對文物的干擾降到最低。“我們使用小型器械和傳統工具,以毫米為單位逐步刨查,防止大幅動作對隱藏在水泥下方的老石板造成損傷。”朝陽區文物所副所長李博綸介紹。
由於歷史原因,古橋曾經受多次損毀,也曾經過多次修繕,這給勘探工作帶來了困難。經過四次探坑,才最終在引橋與老橋銜接處70釐米深的位置發現了第一塊老石板,這也證明了古橋的橋面石存在缺失。
後續修繕將恢復古橋原貌
為保護古八里橋,近年來,朝陽區文旅局曾對橋體進行加固修繕,並以加裝護欄、監控、限高杆等方式保護。與此同時,屬地管莊鄉也不斷加強日常巡查,做好古橋保護。
“我們將對古橋進行全面診斷和大修。”李博綸介紹,此次勘探橋面石的遺存狀況和橋面鋪設物的情況,就是為後續修繕工程做足準備。專家研究發現,目前橋樑本體狀況不佳,修繕工程要做到不傷及橋樑、不產生問題,需要非常細緻深入的研究,更需要水務、交通、文物等多部門通力協作。李博綸説,修繕後的八里橋會最大程度接近歷史原貌,讓古老橋面重見天日。
目前,修繕方案已經完成且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審批。朝陽區文旅局正根據此次探查工程的成果,進行最終的方案修改。不久之後,橋身修繕、文物保護和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建設等工作都將陸續啓動。
未來,朝陽區還將以修繕後的八里橋為中心,對八里橋音樂公園進行整體文化景觀提升,通過挖掘、展示周邊朝陽門石道歷史原狀,展示漕運文化和八里橋之戰等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將運河文化內涵植入公園,讓市民在休閒之餘感受大運河文化。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馬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