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代兩大才子致敬蘭亭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休閒

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作品從容嫺和,氣盛神凝,逸筆天成,且富有變化結構、轉換筆法,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蘭亭序》也成為千餘年來,歷代書法文人臨摹的範本……

祝允明數臨《蘭亭序》,此卷文徵明為之補圖的書畫合璧作品。更顯珍貴。

祝氏書法寬博雄放,尤具自家風神。文氏補圖畫王羲之等人蘭亭修契之事,設色雅麗,筆墨嫺熟,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此本《蘭亭序》即是二人追求隱逸自由的代表作,也是二人友誼的見證。

“修禊”,是古代的一種風俗。每年到了陰曆三月上旬,人們都要去水邊用香草塗滿身體,沐浴梳洗, 以消除不祥祛除邪氣。早在西周時, 已有類似風俗——於三月三日由女巫主持,祈福禳災。戰國時,因各國情況不同而“修禊”方式略有不同。到了晉代,演變為文人墨客藉此良機雅集水濱,曲水流觴,飲 酒賦詩,比試才藝的活動。《蘭亭修禊圖》,描繪的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和朋友謝安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的故事。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 三月初三日,會稽內史王羲之和他的好友謝安、孫綽等一行人,在紹興蘭亭曲水邊修禊。他們這次飲酒賦詩的“曲水流觴” 活動,因王羲之名作《蘭亭集序》成千古佳話。這一儒風雅俗,一直留傳至今。

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為“書聖”,而《蘭亭集序》遂被稱為“禊帖”。當時,王羲之年僅33歲。

祝允明臨《蘭亭序》高清局部

文徵明跋

整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