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北固山鳥瞰全貌,背靠長江之水,屹立千年不變。
如果我們不是面對面的坐着認真的談一談鎮江,談旅遊,也許好多人也懶得去關注在江蘇算不上前幾名的鎮江,因為江蘇這一水鄉雲集的的地方,"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
步步怡景,温柔以待。我們談江南,要麼揚州,要麼蘇州,要麼情懷之都的南京,要麼粽子裏包着肉的老無錫味道!而你怎能想到一個有點偏遠乃至偏離江南視野的鎮江呢?何況當地的 政府部門也沒有像北方人宣傳旅遊那樣,硬是把一棵樹形容成一片森林,把一塊山溝裏的廢石頭演繹成傳神傳情而不朽的歷史?業界旅遊大咖説旅遊都是編出來的故事,卻從不臉紅,所以,很多人衝着景區“蜜裏三刀”的旅遊故事去的,結果,剛進景區就驚呼上當!而 真材實料的鎮江自己也沒有拔高一座城裏的旅遊故事。
鎮江著名的雲台山日出全貌
各位看官,書歸正傳。既然來到鎮江,我們今天就認真的聊一聊鎮江。對於鎮江旅遊,憑我個人多年的旅遊經驗,以及半個專業人士的角度解刨和深度分析鎮江,鎮江可行可期!
鎮江的歷史是實實在在擺在這裏的,而且歷史的故事性婦幼皆知,家喻户曉,它是説書人的壓軸戲,更是唱戲人的保留曲目,只可惜江蘇省的旅遊資源太豐富了,鎮江只能算是江南的後山之輩。
遠處的那座山叫什麼名字,請鎮江的朋友回答。
但我卻鍾愛鎮江,筆下和鏡頭下的鎮江,絕對是青山綠水的鎮江,鎮江城內三座山,每座山都能扛起自己的旅遊大旗,撐一片旅遊方陣,鎮江有三座山: 金山、雲台山和北固山。三座山分佈在城裏的城東城中和城北三個點遙遙相望,構成了鎮江旅遊的獨特魅力。花開羣芳,單表一支,今天斬雲劍跟各位客官聊得是北固山,一座海拔只有55米高的山!
北固山門票為25元。
北固山有兩個門。
走進了北固山,我才真正曉得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深刻含義,北方人一聽這北固山55米的海拔高度,一定會情不自禁地偷笑。看官莫笑!
鎮江北固山坐落在鎮江之城的北部,背靠長江,峭壁如削,無可攀巖,如果按照軍事家的論斷,這個北固山地勢險惡純屬天然軍事要道,只可守不可攻。這也是當年南朝梁武帝為何讚譽北固山為“天下第一江山”的緣故,也就是説守住北固山就守住了自己的江山社稷。
拾級而上,景區試劍石在北門。
東吳古道,現在沿着青石路走,總感覺是後人的痕跡很多
這小小的北固山在歷史上發生的故事,説書人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最讓中國人感興趣的就是《三國演義》裏面的篇章之一,孫權利用妹妹孫尚香與劉備政治聯姻故事,可謂是深入人心。話説孫尚香可是一個地道的貌美如花的女子,從小養尊處優備受幾個英雄哥哥(孫權、孫策)們的呵護長大,很可惜生的時代卻是在烽火連三月的三國,所以其愛情離不開戰火有關,能找一個和哥哥們一樣的英雄霸主最為一世的愛人,孫尚香也有如此的英雄情懷,所以,現代人也不要輕易妄論説孫尚香的愛情是戰爭與政治的伴隨品。我們心向所愛,成就一段佳話豈不更好在,至於諸葛亮計取荊州人質換取的戲法,我們暫且不顧,這 東吳招親卻是《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橋段。據説,當年的劉備東吳招親就是在北固山,孫權隆重設宴,而成就了英雄美人的傳世佳話。
亭台樓閣聽風長廊
石刻:天下第一江山
而北固山之後的滾滾東流的長江水,依然不停,甘露寺的燒香台上至今還在煙霧繚繞餘香顫音,至於甘露寺上演的這一場招親是否為陰謀論已經不重要的了,而劉備“招親”的故事卻成了千年的愛情佳話,如果是真正的英雄愛美人又豈不知是人間一樁美事!?
甘露寺的牆壁應該是後來修繕,因為都是今人的痕跡。
而與劉備和孫權有關的另一則故事也在北固山,就是鳳凰池的試劍石。這塊石頭位於景區的門口,左邊是鳳凰池,右邊就是試劍石,都有海量的故事,試劍石顧名思義就是當年劉備和孫權劍劈石頭的傳説。有興趣的朋友來北固山一定親眼領略一下當年二位時代英雄留給後人説不完的故事。
甘露寺、劉備招親、試劍石、天下第一江山這些舉世聞名的地名和故事及傳説,都來自於鎮江的北固山。如果你説北固山不好玩,完全暴露了你對歷史和文化旅遊的淺薄之見,在北固山講三國是最有現實意義的講台,中央電視台的 《百家講壇》其三國篇就應該設在北固山,很遺憾這麼優秀的文案,鎮江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甘露寺的正門
何為南徐,請有興趣的朋友百度一下。
北固山不高,卻屢屢有名人蒞臨留下了舉世聞名的墨寶,當年的李白、辛棄疾、蘇軾、陸游等都來過北固山。
“北固山邊波浪,東都城裏風塵,世事不同心,新人何似故人?”、“歸泛西江水,離筵北固山”,更有著名的《望月望鄉》詩碑存留在山上: 江湧滔聲傳,齊遊古渡邊。雲台山頂上,賞月共團圓。有長江水作證,有北固山留存,千古流芳彈指間,今夜共團圓!這首著名的詩詞竟然來自於一個島國使臣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所作,書上記載阿倍仲麻呂生於698年,自幼鍾情大唐文化,後籤派(唐)中國留學生在長安進唐太學讀書,後考中進士,與唐代王維、李白私交甚厚。這首著名的望鄉望月收錄在《全唐詩》裏,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翻來細品。
江蘇鎮江北固山有《望月望鄉》詩碑,碑上詩文系日本使臣阿倍仲麻呂(漢名晁衡)所作。
一座55米高的北固山,竟然藏着如滾滾東流長江水一樣的歷史。那些説北固山不好玩的朋友,是否妄自菲薄的暴露了你的文化品質?
北固山著名的景點有很多,除了甘露寺,還有jiu九層的鐵塔和望江亭。鐵塔是唐衞公李德裕所建,所以又稱衞宮塔,原來為石塔,跟西津渡的石塔應該時間在同一時期。後來毀於戰火,1078年重建九級八角形的鐵塔。明代重修改為七級,歲月荏苒,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座塔,那些與塔有關的故事和人也隨着長江之水流入東海不見。
現在的鐵塔確為塔基一層二層為宋代真身,三、四、五、六為明代所鑄,我特意的給這座塔來了幾張特寫,以備多年以後見證一個山東的遊客在鐵塔之下轉了六圈,展望了一段血雨腥風的歷史,也許,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有一把辛酸淚而鑄就了一段神奇與不朽,這座屹立在北固山的之巔的鐵塔,同樣有着自己生動有趣而鮮活的生命和故事,此刻不是為了銘記,而是為了追憶,曾經的那些作古的人,他們與江山一起的情懷和長江水一樣日夜奔流的生命輪迴和交替。
今天,我作為一名旅行人,站在望江亭上看茫茫的長江水,一覽無遺,嘆息着“ 人從北固山邊去,水到西陵渡口分”的落日隱隱灑在西津渡之雲台山的餘暉,想念着我千里之外北方的親人,他們此刻正在圍爐話盛夏明湖的荷葉粥已經端到餐桌,心裏驟然一緊,我也該回家了。旅人最終的歸途就是回家,那裏有我的至親至愛和温暖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