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據阿根廷《號角報》網站8月13日報道,旅遊產業又出現一個新興全球性現象:“悲情旅遊”,亦稱“黑色旅遊(Dark Tourism)”。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所謂的血腥、暴力、殘酷要跟美好愜意的旅行計劃呆在一起,頓時腎上腺素飆升,興趣使然。正如恐怖片、負面新聞總能給人帶來難以預見的刺激感官,“黑色旅遊”的興起,正將大批旅遊常規路線旅客引往新的目的地。
紐約·北兄弟島
黑色旅遊的日漸流行與當今社會“真實死亡”經歷的日漸減少直接相關。而越是光明的地方,越是會刻下最深的暗影。紐約,美國第一大都市,曼哈頓、華爾街……你所能想到的世間美好,都可以在這裏找到。
但在這座國際大都會光鮮的背後,也有屬於它的陰暗面——北兄弟島。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那是一座已經被遺忘也不願再被記起的小島:瘟疫曾在這裏橫行,“傷寒瑪麗”關押至此,而一場罹難人數達1000餘人的船難更是紐約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北兄弟島位於紐約東河,這座佔地面積約8.1平方公里的小島自誕生之日起,便一直是人們心中的不祥之地。在1885年以前,北兄弟島都無人居住,直到美國河畔醫院從羅斯福島搬遷到這裏,北兄弟島駭人的歷史就此掀開。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河畔醫院,成立之初便是為了用來治療與隔離天花病人,後來漸漸擴展到隔離所有的傳染疾病。
從1886年至1916年間,河畔醫院接收的傳染病患者,不只有天花病人,還包括結核病、霍亂、黃熱病等惡性傳染病患者,紐約市政府將他們全數關入北兄弟島之中。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這裏沒有親切的醫生與友善的護士,只有蠻橫的監護與絕望的病人。
整間醫院充斥着陰暗與壓抑的情緒,絕大多數人進入這裏後,再難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往往最後都悄無聲息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留一絲痕跡。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但更為惡劣的還在後頭,1952年,河畔醫院設立了戒毒中心,開始接收青少年吸毒者。這裏與其説是戒毒中心,不如説是另一個強制管教所。
毒癮少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來到這裏,接受所謂的“戒毒治療與教育”。毒癮發作時,醫院任由少年痛苦地在地上打滾、抓牆,對他們的哭泣與哀嚎充耳不聞,直到這些可憐的人精疲力竭、毒癮消退後失去知覺而暈倒在地。
至今,在這些隔間的牆壁上,你都能見到毒癮少年在抓破手指後,用鮮血寫下的留言。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現在,請暫時不急着為“毒癮少年”的悲劇扼腕嘆息。讓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撥,回到1904年北兄弟島的岸邊——這裏發生了在“9·11恐怖襲擊”以前,紐約市最為悲愴的人間慘劇。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那是陽光明媚的一天,“斯洛克姆將軍號”遊船行駛在紐約東河。誰也沒有注意到從船艙中冒出的白煙,船長甚至將一個小男孩的警告置若罔聞,只顧與水手暢飲,直到大火衝出船艙,直逼甲板。
顯然。火勢已無法控制,這時冥冥中好像有一種吸引,船長竟然下令將船向北兄弟島駛去。當殘破的船隻停靠在北兄弟島的河岸時,登陸的,只有死寂與絕望……
據統計,此次船難死亡人數1021人,僅次於百年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事後,水流將成百上千具燒焦、淹死的屍體衝上河岸,北兄弟島成了活的人間煉獄。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現在,島上早已經無人居住,醫院舊址也好似鬼屋一般存在着。然而綠意盎然的環境吸引了很多鳥類棲息於此,因此這裏被指定為鳥類保護區。若想登陸島嶼,去探索這失落的世界,需要向紐約市公園管理局遞交申請。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坐船,是抵達這裏的唯一方式。乘着船隻探訪這座小島,迎接來者的,是早已荒廢的渡輪碼頭與那看似高聳,實則已鏽腐不堪的門字狀井架,抬眼望去,真是如地獄的“鬼門關”一般,隔絕了生與死的世界。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見到北兄弟島的第一眼,你就會感嘆:人類文明的末世,也就這般模樣了吧。“荒涼”已不足以形容這裏的頹唐——只有“絕望”才能與此地相配。
這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散發着破敗的氣息:那些搖搖欲墜的建築與設施,是人類曾經居住在這裏的證明,但也提醒着那些人悲愴的結局;
磚紅色的牆壁上爬滿蔓生植物,雜草樹木在這裏不受拘束,肆意生長;陽光透過樹蔭,沒有一絲温暖,即使在盛夏,也依然寒氣逼人;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微風吹過,像是有人在你旁邊耳語,讓人寒毛直豎。更不用提走進那些廢棄的建築時,嘎吱作響的傢俱、破損的浴缸與牀架,都是一種無聲的註解:這裏,已不屬於活着的人。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2019年的北兄弟島,依然是紐約這個“鮮紅大蘋果”上的黑疤,無論城區如何喧囂、吵鬧,它都一直沉默,被孤獨和遺忘掣肘。
普里皮亞季·切爾諾貝利
就像亞里士多德所説,我們打心底都是虐待狂。所以,為了滿足“隱藏的惡魔”,有些人會通過觀看暴力視頻間接地獲得虐待愉悦感,而暴力的感染力存在於“美學的摧毀及其不尋常的新意”中。
切爾諾貝利一直在“黑色旅遊”的地圖上。早在2010年禁區放寬限制前,一些通過電腦遊戲“粉”上切爾諾貝利的人就已捷足先登。
真正的契機在今年到來:英國路透社稱,HBO迷你劇《切爾諾貝利》5月份播出後,“鬼城”的旅行預定量暴增40%。7月份,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法令,在核輻射隔離區打造一條“綠色走廊”,以吸引更多遊客。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時鐘撥回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核泄漏事故。
“潘多拉魔盒”隨即打開:核電站方圓30公里內,數十萬人緊急疏散,隔離區面積達2600平方公里,上百萬人受到核輻射影響,生態環境遭受重創,事故釋放的放射性物質是美軍投放到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爆炸總和的百倍。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爆之後的許多年裏,傳説和歷史互相照應,謊言和真相互相交織,切爾諾貝利,成為人類的禁地,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
在禁區還沒開放的日子裏,人們想象中的切爾諾貝利是什麼模樣呢?可能是死亡之地,與紐約的北兄弟島並無二致,充滿了墳墓和腐朽的氣息;
可能是一片荒蕪,所有的建築物人去樓空,滿目瘡痍;還可能會有很多變異的動物,巨型的老鼠,吃人的怪獸……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但這只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切爾諾貝利,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人類“銷聲匿跡”的幾十年裏,大自然接管了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因為沒有人類的捕殺和破壞,這裏的動植物數量不減反增,切爾諾貝利,又恢復成生機勃勃的樣子。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美劇《切爾諾貝利》播出後,如今在首都基輔市的中心,每當一位外國觀光客出現,幾分鐘內就可能被人用帶着俄式口音的英語搭訕,“切爾諾貝利,YES?”
搭訕者的手中晃着介紹切爾諾貝利的小冊子。中國遊客對此類場景並不陌生——在北京火車站廣場,耳邊總會傳來“長城一日遊”的吆喝聲。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切爾諾貝利的整個旅行始於管控區外圍的第一個檢查站。檢查站的士兵會按照旅行社遞交的名單仔細核對護照,遊客還需要簽署一份聲明,承諾會身着長衣長褲,不觸碰隔離區裏的任何物品,皮膚不與地面、草木、建築有任何接觸。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有些遊客會花上10美元,買一個計數器,隨時測試輻射值。正常數值為每小時0.3usv,超過這個數值,儀器就會發出警示音。若不是計數器不斷起伏的數字與聲響,與旅遊大巴上循環播放的事故紀錄片,除了破敗,遊客對切爾諾貝利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就像所有無人居住的農村呈現出來的那種破敗感一樣,這裏幾乎聽不到鳥叫聲,也看不到什麼人影,年久失修的大門散發着腐朽的氣息。
走進切爾諾貝利鎮,經過蘇聯第二大雷達“莫斯科之眼”,第一個有着人居痕跡的是被樹林包圍起來的幼兒園。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這裏光線昏暗,牆皮剝落,地上堆積着腐爛的落葉,不斷衝擊視覺的是與兒童有關的各種元素:失去前輪的三輪車、丟在牆角的拼音字母表、散落一地的書籍,還有放在鐵架子上失去眼珠的洋娃娃。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因為每一個物件位置都“太適合被拍照了”,流露着幾分刻意,給人營造出來一種驚悚、痛苦和悲嘆。也難怪,軍方每個月都會派人來清理景區建築,一些殘破的物件會被替換。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人為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真實體驗。但在曾經瀰漫過核輻射的建築空間裏,遊客仍能感覺到一種震撼,彷彿回到了災難降臨前的時刻。來到巨大的石棺面前,探訪者靜悄悄的。
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會被嚮導反覆提醒,再往裏靠近,輻射將增強。人們只能遠觀,並站在雕塑前拍照,沒有人大聲説話。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旅行社的路線裏,行程的最後一站是當年因核電站而繁榮、後來被廢棄的城市普里皮亞季。它距離核電站僅有3公里,事故發生後變成了一座“鬼城”,幾乎所有來訪者都對這裏印象深刻。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青黃色的苔蘚爬滿了路面和階梯,蟲子在植被中穿行,走在那裏,掩藏在樹林中的學校、醫院、酒店等建築已宛如一體,乾裂的游泳池、殘破的看台、生鏽的碰碰車,到處呈現出一種末日般的景象。它們就像一道道深深的傷疤,撫去歷史的塵埃,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尖鋭與刺目。
克拉科夫·奧斯維辛集中營
除開疾病、天災和人禍,與戰爭相關的遊覽也是構成黑色旅遊的重要部分。作為納粹德國時期最大的勞動營和滅絕營,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一直被喻為“死亡工廠”。
營內有四個巨大的毒氣室,一次最多可屠殺12000人,配備的焚屍爐每天可焚燒8000具屍體。從1940年建成到1945年被蘇聯紅軍解放,一共有110萬人在這裏被殺害,其中90%都是猶太人。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這裏是波蘭、猶太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難以觸碰的刀口,至今傷疤未愈,也不可能痊癒。集中營每天都有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美國的、澳大利亞的,許多帶着困惑和難以理解的神情;
東亞的,大多臉上寫着4個字:“感同身受”;歐洲的更不必説,他們中不少年邁者經歷過那場毀滅世界的大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遊客最多、組織最周密的,是猶太人。許多是稚嫩的孩子、年輕的以色列學生,成羣結隊遠道而來,身上裹着以色列國旗,帶着花圈、花束、燭火,在廢墟前聽嚮導講先人的故事。猶太人是最不善於忘記的民族,奧斯維辛大概是他們這輩子都必須一看的地方。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奧斯維辛本身並不大,28幢二層小樓,佔地6公頃。犯人到達後,先由納粹的醫生進行甄別分類,有勞動能力或專業技能的,可能存活下來,像那些體弱多病、沒有價值的,直接送往刑場或是毒氣室,更有甚者,被作為醫學人體試驗的對象。所有的財物都被剝奪,成為納粹的戰爭資源。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在集中營的一角,矗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毒氣室。旁邊是一個絞刑架,二戰結束後,魯道夫·胡斯被絞死在這裏。毒氣室的入口很狹窄,必須按照秩序排隊進出,個子高的人甚至有可能摸到房頂,但裏面很開闊,不僅有毒氣室,還有焚屍爐,兩根堅實的煙囱伸向天空,它們曾經吞下屍骨,吐出滾滾濃煙。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工作使人自由。”當囚犯們被押進四周都是高壓電網的集中營時,是否真有人相信入口處的這句“名言”?
以證物見長的奧斯維辛博物館,最強烈的感情衝擊都在存放遺物的那幾幢小樓裏,遊客絡繹不絕。一樓是原封不動的囚室,人們大多隻看個稀奇,上到二樓之後,許多人才眼含熱淚。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整整一面牆的玻璃窗,大約20米寬,窗子背後是深達十餘米的房間——這樣的房間有三四個,裏面的東西都堆成了小山,是的,那都是死者的遺物。
不妨想象一下,堆成山的鞋子、皮箱、化妝品的瓶瓶罐罐,甚至是眼鏡、枴杖,最令人震驚的,是頭髮。有的是黑色,有的是金色或紅色,幾噸重的頭髮。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德意志民族普遍被認為對哲學和文學有着超凡天賦,卻自願投入非理性的戰爭狂熱。奧斯維辛從整體規劃到邊角細節,也修建得規整有序、科學嚴謹,殺人工具和效率更是達到了技術上的巔峯。
這種將殺人發展成流水線的“追求”,在比克瑙集中營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奧斯維辛被稱作“集中營”,比克瑙則乾脆直接被稱作“滅絕營”,因為大規模屠殺大多數時間在這裏進行。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從奧斯維辛坐穿梭巴士,只需10分鐘便抵達比克瑙的正門,它的瞭望台和鐵軌,正是電影裏關於集中營最為人熟知的場景。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長長的鐵軌伸向遠處的站台,猶太人被送到這裏時,首先要前往站台接受挑選。附近就是兩處毒氣室舊址,已經完全崩塌,變為廢墟。
旁立黑色石碑,上書:“紀念那些死於納粹屠殺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這裏長眠着他們的骨灰,願他們的靈魂安息。”
再往荒野裏走一點,是後人修建的紀念碑羣,擺滿了遊客們留下的鮮花、蠟燭。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鐵軌兩旁是整齊排列在田野裏的木排房,最早有300座,構成了佔地175公頃的比克瑙主體部分。在德國戰敗後,為了不讓蘇聯人找到大屠殺的各種罪證,黨衞軍把大部分營房燒燬,其中包括多座焚屍爐。
由於煙囱是磚制無法被燒燬,今天遊客在比克瑙看到的景象,是廣袤原野中許多光桿煙囱的陣列。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殘留的營房都非常大,如廠房車間,單薄的木板擋不住冬天的風雪。牢房中間安裝了一條暖氣管,兩邊是三層的牀鋪,本來塞下5人的空間到後期塞下了10人。
有兩間牢房被改造成男女廁所,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勞動時間裏,犯人只有兩次固定的上廁所時間,每次有約500人同時使用,毫無隱私可言。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比克瑙地廣人稀,更加安靜。遊客待在光線十分昏暗的營房裏,看着窗外的田野,只能暗自臆想那無數個不眠之夜,無辜的弱者是如何失眠着倒數、如何痛苦地呻吟、如何絕望地盼望。穿越歷史的風塵,彷彿看見無數猶太人在等待未知的命運。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想要了解戰爭年代,人們當然可以選擇華盛頓的大屠殺紀念館,但那只是個紀念館而已。而在這裏,慘絕人寰的殺戮真實地發生過,這裏是冤魂們的無名公墓,他們在這裏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歲月。
這裏,才是真正的大屠殺紀念館。奧斯維辛的倖存者,瓦拉迪斯拉夫·巴託澤烏斯基如是説。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歷史的車輪一直是在各種天災人禍中滾滾前進的,黑色旅遊成為了我們為自己的反烏托邦未來(甚至死亡)做準備的一種方式。
對於國外的旅行者來説,黑色旅遊是件平常的事情,許多人對於挖掘旅行地的陰暗面,瞭解種種悲慘殘酷的歷史和故事有異乎尋常的興趣。
伴隨電視、電影及紙媒而崛起的死亡和暴力文化加重了人們的不安全感,於是,親眼看到遭受破壞和痛苦的文物,足以讓這種反烏托邦情緒得以釋放。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而在國內,雖然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重慶的渣滓洞、白公館等地方其實已經屬於黑色旅遊範圍,但直到四川汶川地震後,隨着“是否要將地震災區開發成為黑色旅遊景點”而產生的種種爭議,這一特殊的旅遊概念才逐漸進入到國人的視野中。
與此同時,黑色旅遊的複雜程度也彙集了一大批社會學家、地理學家對此開展研究:
區分“紀念”、“慶典”和“窺視欲”之間的界限究竟是什麼?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沿着歷史遺蹟步行,或參觀博物館是一件好事,但呆在拉脱維亞的前監獄裏,花錢像囚犯一樣被對待呢?又或者在越南戰爭隧道里爬來爬去,同時外面還有人端着機槍守衞?
如果説這樣的體驗太遙遠,那麼當你參觀512地震遺址的時候,你會如何紀念這段旅行?會購買紀念品嗎?如果是拍照的話,你會自拍嗎?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各種難以複述的情感和體驗在“黑色旅遊”中極為明顯,不管是景點方、還是參觀者,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再三掂量下“紀念災難”和“消費災難”之間的天秤。
參考資料:中國新聞網、環球人文地理
/ 點擊圖片閲讀 /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91 字。

轉載請註明: 埋葬數百萬人類的「死亡景點」,如今已成吸金勝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