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説法?古人的經驗之談,受教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學更是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傑出代表,例如唐詩、宋詞、俗語等。
就像俗語一樣。俗語,是老百姓們説出來的通俗用語,在老百姓中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的的。俗語既然能流傳下來,是有它的時代價值的,涉及生活、學習、醫學、為人處世等。老祖宗的話,想必能成為經驗之談的,也是有道理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説過這樣一句俗語,就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通俗來説,家裏如果有錢,就不要再生兒子;家裏如果沒有錢,就不要再生女兒。短短八個字,卻包含了許多內容。這句俗語,足以見得古人的智慧。
富不添丁
丁指人口或者指成年男子或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在農業社會,男人是家裏的頂樑柱,在農耕這種體力活動中起很大作用。而生養男孩成了傳遞家庭生計的保證,然而這也僅僅是對貧苦家庭而言的。對於那些富人而言,僅需要一兩個兒子來繼承家業,延續香火。在古代,男子地位高,婦人生了男孩,對於夫家而言是喜事,可為什麼還要説"富不添丁"呢?
對於富貴人家而言,家裏不缺少勞動力,生兒子只是為了有人繼承家業,所以只需要生一兩個就夠了。況且,生了太多男孩,即便是富人家庭,也會感到有壓力的。有什麼壓力呢?富貴家庭裏兒子生太多,是會造成家庭內部矛盾的,比如會為爭家產而勾心鬥角。這樣看來,"富不添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從古至今,富人家的孩子的生活可看到。就以古代王侯將相為例來談談。像眾所周知的玄武門之變,清朝的九子奪嫡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國家的軍政財政大權都集中在一人手上,在古代人人都想成為皇帝,由此可見這句話的重量。因此,在利益面前,父子之情,手足之情都可以不在乎。在皇室中,一旦牽扯到皇位利益,就算是父子,就算是手足,也會互相猜忌,互相殘殺。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不知這背後有多少人因為爭權奪利而喪失了性命。面對這樣的歷史,我們不得不感慨萬千。總之,於古人而言:富不添丁,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窮不添女
在古代,老百姓們都認為女兒是潑出去的水,生女兒沒有用,只有男孩能養家餬口,傳宗接代也只有依靠男孩,整個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你看那個詞"養兒防老",就能知道古時候生男生女的差別。古人認為,嫁女兒是個賠本的買賣。女兒嫁到別人家去時,還要賠嫁妝。當然這些都是家境一般的人家的想法,家境好的人家並不會這樣認為,畢竟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思想觀念也都不一樣。對於大户人家的小姐而言,女兒是嬌養的,不像農户家的女兒,也要勞作,所以,對於貧苦人家而言,男女地位差別真的很大。
對古人而言,女兒不僅不是家裏的小棉襖,更是覺得女兒都是"賠錢貨"一般的存在,在他們看來,女兒都是要嫁出去的。對於有些人而言,他們既想要少給些嫁妝,又想要多從男方那裏多要來些聘禮,這樣就會造成男女雙方家庭的矛盾。在給女兒的嫁妝方面斤斤計較,經常與女兒生出嫌隙。因為到了要給嫁妝的時候,他們還會感到壓力很大。
"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反映出當時老百姓們最真實的想法,因為有着封建小農社會的制度、經濟、文化各種因素下的複雜背景。封建時代,人們知識水平有限,生活上難免會存在弊端。這句話也有一些問題,在,男女地位平等,對於生兒生女,我們都應當理性看待。老祖宗傳下來的,不一定是全都是對的,還有一些錯誤在裏面。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弘揚正確的傳統文化。畢竟現實是21世紀的新時代,倡導男女平等,根本不存在這些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