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想把看到的桂林山水變成語言文字實在是難於上青天。你只能説山像雨後春筍,你只能説水如碧玉翡翠。小雨漸漸停了,遊船開始回返。我和同伴坐上船頭,迎面是輕柔的微風,身邊是盪漾的碧波,白鷺輕翔於繁茂的鳳尾竹林,兩岸山峯徐入畫屏:石人推磨、鯉魚掛壁、單筆峯、九馬畫山。嗨,你可以隨意想象。不過我不願太費心思,我想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如果無人來賞,它們再美也只會沉默千年。
景區外的攤位上,有一種叫“平安豆”的小飾品引起了我的注意。據説它可以辟邪,象徵着平安、吉祥和富貴。它是廉價的,又是珍貴的。瞬間,我想把這種平安吉祥送給身邊的親人,於是我購買了幾顆帶了回來。中秋節的時候,我把其中一枚送給了母親,母親很高興,但不解其意。不過,我想,它們來自幾千裏之外,沾了桂林山水的靈氣,帶了劉三姐的真情。看到它,我就會想到那裏的山水,那裏的靈秀,那時自己的心路歷程。我會好好保存那段記憶。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從未到過灕江,但它一直是我內心深處一個温暖的家園。“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是小學課本上的灕江。“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一千二百多年前,詩人韓愈就勾勒出了灕江的秀美風光。
乘飛機,坐火車,不遠萬里,我們終於來到了灕江。冒了突襲的冷風和絲絲涼雨,我們“聞雞起舞”,只是為了能早些見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由桂林而陽朔,灕江最精華的一段出現在眼前。奇絕如許的景緻籠罩在一片迷濛之中。這樣的山,這樣的水,這樣的鳳尾竹,直讓人精神恍惚,是夢還是畫我無法分清。好想乘一葉扁舟,順水漂流。學學蘇東坡,“小舟從此逝,江海度餘生”。
然而我並沒有這樣的福分,我們搭乘的是一艘不算小的遊輪。沒有竹筏,沒有舟楫,我享受不到憑藉船漿激起的波紋才能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的樂趣。遊輪逆流而上,周圍還有許多艘大大小小的遊船 “百舸爭流”。當人們爭相來體驗灕江的淡泊和寧靜的時候,寧靜就只存在於想象當中了。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好在山未變,樹長青,水長流。想來造物主有點太偏心了吧,將無數清秀的山和翠綠的水都留在了這裏。花草、樹木、空氣,一切都透出一股看不到的清新。居住在這兒的人們一定會感覺很幸福吧。想起剛剛路過的陽朔,那是怎樣的一個小城呢,城市的主角竟然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峯,而樓房和街道都掩映在山的前後。出門見山,不出門也見山。在這兒山既是你的風景,也是你的朋友。我又想,如果在陽朔有一處小小的寓所多好呀,不但能體驗陶令公式的閒適心境,還能惠澤現代文明的曙光。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有一個名字讓這片山水有了鮮活的生命,那就是劉三姐。電影《劉三姐》我看了不下十幾遍,看一次就會感動一次。這種感動如涓涓細流,直入心田。那個唱着山歌的劉三姐呢?那個純樸的阿牛哥呢?那個美麗的愛情傳説呢?世上充滿了假醜惡,可誰不向往真善美呢?劉三姐無疑是真善美的化身。這條江、這片山因為劉三姐而變得更加生動。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對歌台還在,大榕樹還在。我徜徉於人流之中,想像着劉三姐當年對歌的英姿和定情時的温柔。什麼是風景,什麼是人生?我想這些都應該歸結於真情,風景因有真情而熠熠生輝,人生因為有真情而精彩紛呈。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8 字。

轉載請註明: 南行散記——煙雨灕江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