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特布爾是拉賈斯坦邦的第二大城市,位於粉色之城齋普爾和金色之城傑伊瑟爾梅爾之間,是世界上第三個以藍色為主調的城市,和聖托里尼、舍夫沙萬並稱為世界三大藍城。它位於印度西部,靠近塔爾大沙漠,距離巴基斯坦邊境不過數百公里。
印度人天生喜好鮮豔,小到服飾,大到城市配色,都會採用大膽的撞色來吸引眼球。其中又以印度國旗展示出來的橙色最受歡迎。印度女性喜歡穿橙色的衣服,但是卻並沒有一座城市以橙色為主。而這座以藍色為主的城市就成為了印度最具特色的一座顏色之城,也是印度著名的旅遊勝地,大部分到印度旅行的遊客都會到訪這裏。
焦特布爾位於塔爾沙漠的邊緣,始建於1459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這裏的建築普遍不高,大都為三至四層自建房,狹長而低矮,走入小巷之中,給人一種逼仄之感。不過這裏的房子都是可以代代相傳的永久產權,所以人們就會越建越擁擠,道路也就越來越逼仄。
但是當你爬上這裏相對較高的一處房子的屋頂,馬上就會豁然開朗,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的阻擋,放眼望去是一幅久違而別樣的小城景觀。
和聖托里尼的白藍不同,焦特布爾的藍色更為豐富。有經典的深藍、湛藍,還有清新的淺藍、湖藍、大氣的深藍、明藍等。這些不同的藍色調相互融合,層次分明,各不相同又十分鮮明,讓人流連忘返,過目不忘。當然了,並不是每座房子的每一面牆都會被刷成藍色,所以從高處眺望的時候,其實並不會看到大面積的連成片的藍色。
在地理位置上,焦特布爾處於德里和古吉拉特邦的商道要衝上,是兩城貿易的必經之道。在建設之初,焦特布爾就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而成為銅器、絲綢和咖啡等商品交易的主要場所。很快,繁榮富庶起來的焦特布爾就吸引了從其它地方遷徙過來的一些婆羅門種姓。
在當時的印度,婆羅門家族是印度的最高種姓之首,為了和焦特布爾的其它三大種姓家族區別開來,婆羅門家族特地將房子的屋頂刷成梵天的顏色-藍色,來彰顯自己的尊貴身份。起初,刷成藍色屋頂的婆羅門家庭不多,藍色在所有的房子中就非常顯眼。
不過,沒過多久,伊斯蘭教的入侵打破了婆羅門種姓的這一特例。公元前8世紀初,伊斯蘭教拉開了遠征印度的序幕,對千里之外的印度進行殖民化管理。隨之而來的,除了帶着武器的伊斯蘭人外,還有伊斯蘭教的習慣以及他們最喜歡的吉祥色-藍色。從那以後,家家户户的房子都被要求刷上了一層藍色,於是焦特布爾就被染成了今天這樣一座浪漫的城市。
當然了,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夠再強制他們為房子刷一種顏色或者不刷顏色。居民們可以將自由地將自己的房子刷成他們喜歡的任何顏色,也可以不刷。這不過大部分人為了保持城市的統一色調還是會自願刷成藍色。
焦特布爾的景點不多,最值得一提的還是位於舊城區的梅蘭加爾古堡。梅蘭加爾古堡是一座傲然屹立於山巔之上的城堡,它是哈王公於1459年建造的,裏面展示了許多古代印度使用的槍炮、武器、旗幟等歷史文物。
作為焦特布爾的代表,無論你身處在那個角落,都能看見這座位於山巔之上的古城,它屹立在125米高的岩石山上,數十米高的城垛和下方的紅色岩石融為一體,讓人以為整座城堡就是從岩石上生出來的一樣,恢宏壯觀。當然,這座古堡也正是當年伊斯蘭教統治印度時期留下的遺蹟。
不過,焦特布爾最具特色的還是老城裏面那九曲十八彎的曲折巷子。置身其中,稍有不慎就會迷路,並且大部分時候,導航軟件裏的地圖也是無能為力的。但是也只有在這樣的巷子裏,你才能夠看到一些獨特的景觀。所以即便是迷路,也是不可錯過的。
印度是一個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勞動力大國,也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發展至今,印度仍然是人均GDP低於2000美元的貧窮國家。因此,走進這些巷子時,總能看見印度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到了適齡上學的印度孩子沒有得到教育的機會,他們只能呆在家裏替父母照顧年幼的弟弟或者妹妹。當然了,這樣處境的大部分都是女孩。
住在老城區這樣小巷子裏的並不是印度最窮困的階層,但大部分也稱不上是印度的中產階層,富人階層就更不可能了。他們都是需要努力拼搏,為了生活艱難打拼的普通人。而在如此的生活狀況之下,他們卻依然不忘將房子刷鮮豔而明亮的顏色,為生活增添一番色彩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