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生態圈發展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科技

■“疫”線企業家

“從疫情暴發到現在,我們持續加強與當地初創企業、學術機構和業內夥伴通力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繼續助力中國經濟創新驅動轉型。”近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默克廣東創新中心,默克中國創新中心董事總經理、默克中國戰略及轉型副總裁孫正潔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説。

創建於1668年的默克,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製藥與化工公司,也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專注於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及高性能材料三大領域。去年11月正式運營的默克廣東創新中心,正持續不斷為粵港澳大灣區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談挑戰▶▷

多環節緩解供應鏈壓力

南方日報:全球疫情對默克的全球供應鏈產生了哪些影響,默克如何應對?

孫正潔:疫情蔓延,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壓力。默克有較好的產業定位、庫存管理以及數字化方式管理,在多個環節緩解供應鏈的壓力。我們對全球供應鏈系統密切關注,與物流和分銷合作伙伴保持密切溝通,確保供應鏈滿足客户需求。

在疫情衝擊下,我們在生命科學領域為科研人員提供重要的科研物資。目前,我們正全力確保科研試劑耗材可及時運送到客户手中,在採購平台也開發了針對疫情需求的特殊通道。我們在醫藥健康領域也服務眾多患者,正通過優化庫存管理降低物流帶來的影響。

南方日報: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衝擊,對跨國公司來説,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孫正潔: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快速針對疫情作出及時有效的響應,同時在疫情的衝擊下保持業務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默克在疫情初期就成立了跨部門的應急事務管理團隊,及時出台系列防疫措施,並加強對員工及其家人的保障。同時,我們也全力確保業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談機遇▶▷

新藥研發創新加速

南方日報: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國際合作非常重要。默克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製藥與化工公司,如何參與其中?

孫正潔:默克加入了比爾·蓋茨基金會倡導的由諾華、拜耳等全球15家技術領先的生命科學公司組成的聯盟,為加快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研發共享聯盟公司的候選化合物庫。藉助在2014年埃博拉疫情中獲得的經驗,這一合作機制將覆蓋從候選藥物篩選、生產到規模化推廣的全部環節,通過共享研究成果、協調投資和匯聚資源來加快藥物研發進程。

南方日報:您認為,疫情過後默克會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孫正潔:疫情給每個人、每個行業都帶來了影響。除了捐助現金和物資,我們鼓勵通過創新來應對疫情。比如我們提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創新倡議,鼓勵所有員工展示對疫情的創新想法。最佳創意者將獲得相應預算、團隊輔導以及項目支持等。

與此同時,默克的業務領域包含了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和高性能材料,我們的產品在藥物研發、檢測試劑以及物聯網高性能材料方面都會得到發展。

此外,人工智能也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困難,比如一些識別技術、輔助診斷、大數據分析等。未來,默克將更加註重人工智能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應用。

談計劃▶▷

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

南方日報:默克在中國、在廣東的佈局是怎樣的?

孫正潔:如今,中國已成為我們全球第二大銷售市場,也是我們高性能材料事業部和醫藥健康事業部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潛力很大。我們看好中國和廣東的市場。

粵港澳大灣區是默克在中國最重要的戰略區域之一。默克三大業務領域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的促進新材料、生物技術、醫療健康等領域的規劃是一致的。疫情過後,我們將繼續加強與當地初創企業、學術機構和業內夥伴通力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繼續助力中國經濟創新驅動轉型。

南方日報:默克廣東創新中心正式運營至今有哪些成果?今年有哪些發展計劃?

孫正潔:去年11月廣東創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後,便分別與廣州中以生物產業孵化基地和深圳羅茲曼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兩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產學研政投方向的重要合作伙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醫藥健康、生命科學及高性能材料三大行業和相關跨行業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領域生態圈的發展。

默克中國創新中心在上海開業時宣佈成立的1億元人民幣默克中國種子基金,也同樣惠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初創企業和創新者。目前我們在做大灣區產業市場調研,希望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