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這個難挖的“金礦”,醫聯是如何挖金的?

醫聯創始於2014年6月,是國內首批獲得正規互聯網醫院牌照的企業,目前平台擁有全國超過80萬實名認證醫生和4.8萬餘名簽約醫生。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慢病管理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近日,知名諮詢公司灼識諮詢發佈了《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行業藍皮書》。藍皮書顯示,隨着人口老齡化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加之政府對於線上平台複診、處方藥開具、醫保支付的開放以及基層家庭醫生的推廣,中國互聯網慢病管理市場將快速發展,市場潛在規模達人民幣3,000億元。並且中國的慢病人羣基數大,預計到2024年,中國的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將達到3.8億人,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腎病、 糖尿病、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也都在1億以上,惡性腫瘤患者達500萬人。

慢病管理這個難挖的“金礦”,醫聯是如何挖金的?

理論上來看,慢病患者羣體有很大的市場想象空間:目前患者數量高達數億,並且基本上都需要終身服藥,為這類人羣設計一個互聯網化的產品,讓他們更加科學地管理疾病,他們應該有付費的動力。然而,現實並非如此。

互聯網醫療剛興起時,慢病管理領域曾上演“百糖大戰”。上百個垂直於糖尿病管理領域的APP湧向市場,“燒錢”爭搶C端,瘋狂補貼拉新,連接醫生和用户,但這類產品多數如曇花一現,很快就沒了蹤跡。

俗話説,久病成良醫,很多慢病患者早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疾病管理方法來,因而對慢病管理類APP並不感冒;另一方面,已有的慢病管理路徑不痛不癢,又無法像藥物一樣立竿見影。醫保不為慢病管理買單,國內的商保市場體系不成熟,這就使慢病管理公司一直在為找到合適的支付方而發愁。

沒有合適的支付方,慢病管理的商業模式就無法落地,最終這類公司只能被市場無情淘汰。如今,倖存下來的慢病管理公司屈指可數,智雲健康是其中一家。智雲健康歷經多次轉型後,逐步跑通了商業模式。還有一家公司早年做醫生社交,積累了數量龐大的醫生資源後,切入慢病領域,目前專注於專科慢病管理,這家公司就是醫聯。

近兩年,阿里、京東、騰訊也紛紛入局互聯網慢病管理,足以可見,這一市場的吸引力巨大。慢病管理的市場競爭由此也更加激烈。《藍皮書》顯示,從服務專業化程度、產品豐富度、營收這幾個維度來看,醫聯在慢病管理領域已處於領先地位。

其實,醫聯全部佈局慢病管理,也不過2年多的時間,為何其能後來居上?

為何從肝病切入慢病管理

醫聯創始於2014年6月,是國內首批獲得正規互聯網醫院牌照的企業,目前平台擁有全國超過80萬實名認證醫生和4.8萬餘名簽約醫生。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得醫生者得天下”,強大的醫生資源是互聯網醫療平台的一大核心競爭力。醫聯切入慢病管理,正是從高粘性的醫生端入手,而不是患者端。值得一提的是,醫聯的創始人兼CEO王仕鋭是醫學博士出身,深厚的醫學背景令王仕鋭對行業的理解更透徹、市場反應更敏鋭。這些競爭力讓醫聯聚攏了紅杉、騰訊、雲鋒基金等豪華投資方。

“未來,醫療的院外市場一定會越來越繁榮,而在院外市場裏,慢病管理會成為最重要的一塊蛋糕。”王仕鋭很早就預判到這一趨勢,與吉利德的合作則正式開啓了醫聯在慢病領域的佈局。

2017年,醫聯拿下了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在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權益,由此開始涉足肝病領域。吉利德是全球知名的製藥巨頭,2017年下半年,吉利德第一款丙肝新藥索華迪已在國內經獲批上市,重磅丙肝新藥丙通沙也即將在國內拿到新藥批件,這時候,吉利德正尋求一個得力的合作伙伴,以讓丙肝新藥惠及國內更多患者。彼時,國內傳統藉助醫藥代表來推廣藥品的模式已逐步式微,新的互聯網營銷模式正在探索中。

經過超過多輪競標,醫聯擊敗了眾多競爭對手,最終成為吉利德的戰略合作伙伴。2018年12月29日,銀川醫聯互聯網醫院為一位患者開出了一張電子處方,這張處方的藥品就是吉利德剛剛進入中國的乙肝新藥——韋立得®,這張處方也是韋立得®進入中國後的首張電子處方。

經過兩年多的耕耘,醫聯在肝病領域打通了從疾病篩查、醫生教育、患者管理、患者隨訪、電子處方、DTP配送到患者支付等諸多環節,跑出了單病種全過程管理的一個成功樣板。目前醫聯平台上有6000餘肝病醫生管理着約8萬名肝病患者。

慢病管理的競爭壁壘

2018年初,醫聯開始專注佈局以專科慢病管理作為特色的互聯網醫院業務。2018年,互聯網醫療行業也終於等來了政策的春風。先是國務院發佈了《關於促進“互聯網 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此後國家衞健委發佈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遠程醫療服務規範》三個文件。由此,互聯網醫療的定義和診療範圍進一步明確,雖然監管趨嚴,但行業由此進入更加規範的發展軌道上。

按照政策規定,互聯網醫療“只能複診,不能首診”,慢病管理領域迎來新機遇。慢病患者需要長期複診、開藥,藉助互聯網平台,這類患者的複診效率得到提升,問診和買藥都更加便捷,互聯網慢病管理平台因而收穫了一批新用户。

隨着醫聯跑通整個肝病慢病管理流程,醫聯開始從肝病領域開始向其他病種領域延伸,醫聯互聯網醫院現有專科包括了肝病、艾滋病、糖尿病、骨科、腫瘤等多個細分領域。在慢病管理領域,醫聯已經逐步建立起一定的競爭壁壘。

醫聯主要做院後及院外管理,替醫院在院外管理慢病患者,提供患者隨訪、用藥提醒,病情監控等服務。在醫聯平台上,執業醫生通過對慢病患者進行復診隨診,由此建立了非常穩固的醫患關係鏈。資料顯示,醫聯的患者留存率高達80%,這背後得益於醫聯建立的“線上AI工具 線下經紀人”的服務模式。目前,醫聯擁有300多名全職醫生經紀人,150人的慢病醫學團隊和研發團隊以及超過200人的資深醫學專家。

現階段,醫聯已在慢病領域建立了一個高效、智能的平台。在醫生端,通過AI輔助診斷、智能審方系統、智能隨訪庫、結構化數據分析等智能手段為醫生打造高效的慢病管理工具。在患者端,通過AI健康機器人、專屬健康社羣、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用藥提醒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慢病管理服務體系。

上述這些優勢,使得醫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發揮了很大作用。疫情期間,醫聯第一時間開展了線上免費諮詢問診平台, 一面為有疑似肺炎症狀的患者提供24h免費醫學幫助與居家隔離指導及轉診就診建議,另一面聚焦慢病人羣,關注慢病健康。

疫情期間,多個互聯網醫療平台業務量迎來爆發式增長。截至3月22日,醫聯註冊醫生數較疫情發生之前環比增長784%,處方醫生數環比增長153%,註冊患者數環比增長372%。

毫無疑問,互聯網醫療讓患者多了一種看病就醫模式的選擇,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患者線上複診、買藥,避免前往醫院發生交叉感染,互聯網醫療的意義則更加凸顯。

隨着各地逐步試點將一部分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互聯網醫療正在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慢病管理2C的業務也將因為醫保的助力,而迎來新的爆發。

不過,傳統醫療機構近兩年也在加碼佈局互聯網醫療業務,他們在患者羣中有更強大的信任背書,也是互聯網醫療公司不可迴避的競爭對手。於患者而言,競爭勢必帶來更多的優惠,更好的用户體驗。

現階段,乙肝、艾滋病、慢性腎病以及部分腫瘤等疾病從原來的“不治之症”被重新定義為“可以調控、治療,甚至治癒的慢性病”。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鋭表示,人類已進入了“帶病生存”的時代,病情控制與管理的好壞決定了患者生活的質量甚至生存的尊嚴,“如何做好慢病管理將成為未來醫療領域最重要的命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56 字。

轉載請註明: 慢病管理這個難挖的“金礦”,醫聯是如何挖金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