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8月28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通訊員 嶽路建 攝

8月28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歷經出塢、浮運、繫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進伶仃海域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標誌着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進程再加速。

8月27日凌晨2點,世界首制沉管隧道浮運安裝一體船 “一航津安1”從珠海桂山牛頭島啓航,提帶着E3管節逆流而上,經過近50公里航道浮運,於27日下午2點抵達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附近施工水域,並開展相關準備作業。晚上9點,E3管節正式開始沉放。

相比於E1、E2管節,E3管節為項目第二節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基於前期經驗,各作業環節施工效率均有提升。相較前兩次沉放作業,E3管節安裝特點在於首次進入海平面20米以下的深水區,由此帶來兩大技術難點:一是沉管離開一體船掩護後,完全暴露在船體擾流範圍內,管體控制難度大;二是定位纜首次在深水區作業,管節位置不易調整。另一方面,E3管節安裝前,颱風“海高斯”路徑發生轉變改為登陸珠海,作業窗口被迫延後,同時在管節安裝期間多次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外部環境相比之前更為複雜,給項目施工帶來挑戰。

為順利完成E3管節“深海之吻”,保障管節在深水區順利對接,項目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衞星定位系統,通過測量塔數據實時計算沉管三維動態,指揮人員可精準掌握船管在海底的具體位置,更好地完成作業。28日凌晨3點,經拉合、水力壓接等工序,E3與E2管節完成對接。此次成功安裝,再次驗證了沉管浮運安裝工藝方案的合理性,也驗證了北斗系統在跨海通道工程中的實際效用。

在此次安裝過程中,沉管隧道工程關鍵的拋石整平工藝也實現了相應優化。經審慎評估,目前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首次在國內採用半漂浮方式作業,順利完成E3管節基牀鋪設,有效保障工期的同時,填補了該領域的技術空白。(記者 何淼 通訊員 嶽路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95 字。

轉載請註明: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3管節順利對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