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利用手機自帶的APP隱私記錄功能,發現不少平日裏看似“安靜老實”的APP,背地裏頻繁自啓動,並收集個人隱私,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件,十幾分鍾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這些“不碰自啓、不問自取”的APP,猶如時間管理大師,一分一秒都不願錯過你的信息……
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一直是行業的“潛規則”。APP廣泛地收集用户信息,只是為了實現精準營銷罷了。説好聽點,就是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知你所需,供你所想”。但説句難聽的,就是更好地“下套”,最終目的是營銷。
有人説,“既然APP會過度收集信息,那我們不給權限就好了。”話雖如此,但當前不少APP在安裝中,存在“不給權限就不能用”的尷尬,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潛規則”,APP以功能索要權限。這其實是一個等價交換的公平交易,但在實際操作中,用户卻往往處於劣勢地位。一方面,APP本身“理直氣壯”,消費需要用到的功能,有些確實需要與開放手機權限相配合才能實現。另一方面,一些APP在隱私協議中會模糊不清,要求用户一概性授權使用個人信息。既沒有明確的界限,又缺乏相應的監管,在利益面前,過度收集現象也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要打破潛規則,需要將規則講明講細。目前,國家已出台相關法規,對APP超範圍收集、強制授權、過度索權等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但針對個別自作聰明的小動作,也要及時做到“下有對策,上要變策”,不斷完善法律法規,要給APP收集信息設個限,為用户信息安全兜底。而對普通用户而言,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與其質問過度收集APP“拿我的信息,問過我了嗎?”不如在安裝之前看清協議,避免入坑。
(責任編輯:解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