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我國科研圈有幾個炙手可熱的“師門”,施一公算一個。

施一公的實驗室,做的是世界生命科學最前沿的方向;他帶出來的學生裏,有顏寧這樣的大咖,也有白蕊這樣的新秀……可以説,在生命科學領域,只要有能力進了施一公的實驗室,想不出成果都難。

最近,他的學生又出名了。

幾天前揭曉的中國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35青年創新獎榜單,施一公的學生——萬蕊雪因為在RNA剪接的分子機理上的突出成果,成為入圍者中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

但誰能想到,7年前,萬蕊雪之所以能進施一公團隊,竟是放棄保研換來的呢?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萬蕊雪喜歡生命科學。

喜歡到當一份“保研”資格擺在面前,她居然在糾結:是接受“保研”呢,還是轉向生命科學?

既然那麼喜歡生命科學,為什麼不乾脆去施一公院士的實驗室去深造?——好友的建議説到了萬蕊雪的心坎兒上,她躍躍欲試,卻也有些心虛。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誰都知道,施一公是國內生命科學領域的“大佬”級人物,每年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進他的實驗室?而萬蕊雪,本科期間就讀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雖然也在生命學院蹭過課,但如果憑這個就能讓施一公選上,她自己説什麼都不信。

不信歸不信。萬蕊雪還是鼓起勇氣給施一公發了一封郵件。

郵件裏,除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外,她還談到了自己對未來研究方向的理解,以及想到施一公實驗室深造的願望。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郵件發出後,萬蕊雪基本是“掰着手指頭算日子”……一天,兩天,三天……但那封郵件就像石沉大海一樣,一直沒有回覆。

那時的萬蕊雪已經放棄了保研資格,如果施一公一直不回覆,她可能就要另謀出路了。

可就在她準備放棄前,一通電話打來了:“你好,你是萬蕊雪嗎?我是施一公。”

萬蕊雪知道,直博説不定有戲了。

或許是看中了萬蕊雪身上“大膽”“敢拼”的性格,施一公給了她一個機會。

可剛剛進施一公團隊時,萬蕊雪卻感覺自己遭受了一場“降維打擊”——因為本科基礎並非相關專業,萬蕊雪似乎成了團隊裏最“笨”的那個人,什麼都不會,什麼都要學。

她沒留給自己太多自怨自艾的時間。當時萬蕊雪的心裏只有一個想法:我一定要留下來。

從進入團隊開始,萬蕊雪就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在實驗室工作14個小時以上。在此之外,她還抓緊一切時間彌補自己欠缺的知識。

很快,她的基礎知識補上來了,施一公還在她博士二年級的時候,親自點名讓她來跟自己做國際大熱的RNA 剪接的分子機理研究。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也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1985年被發現後,人們只知道剪接體是控制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物質,但想“捕捉”到它的結構,卻總是撲空。也就是説,在這個領域取得任何成果,都是轟動性的。

不管是好奇,還是誘惑,生物學家們對此十分上心。除了施一公,英國劍橋大學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德國馬普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等都盯上了它,國際間的競爭力非常大。

誰不想搶在別人前面出進展呢?壓力歸壓力,萬蕊雪和同組的人心裏只剩下一個詞:搶時間!

尤其在選定“裂殖酵母”作為實驗對象後,他們更決定拼一把。畢竟,整個國際上能做這種研究的冷凍電鏡也就只有幾台!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當時,萬蕊雪的小組裏一共有3個人,在收集數據的時候,3個人輪班,每人工作至少8小時,確保設備能24小時運轉。

而每一班的8小時幾乎都被“變態”的工作強度佔據了——每分鐘都需要完成手動選擇拍攝區域、切換調焦模式、調到正焦、再調到欠焦這4個步驟,才能完成數據收集工作。相當於每小時要完成240次步驟切換。每3小時,電鏡的相機需要矯正一次,這需要5分鐘,這是他們僅有的休息時間,如果要喝水或者去洗手間,這也是唯一的檔口。

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下,他們把酵母剪接體的精確度提升到了3.6埃(一種光波長度和分子直徑的常用計量單位),並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同時在線發表了兩篇背靠背研究長文,題目分別為“3.6埃的酵母剪接體結構”和“前體信使RNA剪接的結構基礎”。

“剪接體是細胞內最後一個被等待解析結構的超大複合體,這一天我們等得太久太久了。”成果出來,200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傑克·肖斯德克激動地説。

但萬蕊雪這個小組帶給學術界的驚喜只是個開始。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自2015年第一個剪接體結構發表以後,他們相繼解析了釀酒酵母剪接體複合物全部已被鑑定的9個不同狀態的高分辨率結構。就在11月27日,萬蕊雪以共同作者在《科學》又發一文,為理解剪接體激活重塑的分子機理提供了迄今最清晰的結構信息。

根據西湖大學官網上的信息,萬蕊雪已經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Cell發表11篇文章。

近幾年,她本人也是榮譽榜上的常客:2016年入選全國僅5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2019年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

而此時,距離她考入施一公門下,剛過去7年。

一顆新星正在閃耀。但對於萬蕊雪來説,已知越多,未知越廣。

剪接體裏到底還有多少未竟的秘密?它還能給人類帶來多少可能?——萬蕊雪很想知道。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00 字。

轉載請註明: 她曾放棄保研資格也要進施一公團隊,這個90後今入選MIT榜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