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發佈神秘機器“小蠻驢”,推出雲電腦“無影”,定義阿里雲2.0
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
9月17日,2020雲棲大會正式開幕,連續12年,雲棲大會已經成為阿里在行業裏的風向標會議。往年阿里也會選擇在金秋九月辦這個大會,顯然,疫情並沒有阻擋阿里對外發聲的腳步,但是形式有所變化——從往年數萬人線下規模搬到了線上。
經過昨天的“犀牛智造”的全網預熱,以及留下“是騾子是馬”的公關神秘感,雲棲大會除了製造熱點,或許又要將阿里新的技術與商業佈局全盤托出。
雲棲大會是誕生“達摩院”的地方,是平頭哥首次亮相的地方,是馬雲“五新”戰略首次融入商業海洋的地方。這一次雲棲,阿里將如何延續神奇?
王堅與張勇:用數字化的方式去推動進化,新技術代表的新生產力
在雲棲大會上午主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城市大腦發起人王堅博士沒有單獨演講,而是以發佈短片的形式和觀眾見面,保持一貫的剋制。他提到,今天,人們將用數字化的方式去推動、改變和進化。而云計算需要我們更堅定的相信、更勇敢的創造和更開拓的實踐。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談的依然是阿里的商業夢想,阿里巴巴將繼續為數字經濟貢獻技術和底層基礎設施。張勇重點提到大家因為健康碼才能在疫情中自由地流動,健康碼改變了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改變了社會公共服務部門的協同關係,也改變了企業員工之間的互動關係。
此外,張勇還特別提到了達摩院在疫情當中所發揮的力量。例如,達摩院的科學家們公佈了一項AI算法診斷技術,可在20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
張勇最後總結,阿里巴巴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準備了20年。今天在疫情影響的社會背景下、但同時又在全面走向雲智能的大時代面前,面臨着共同挑戰和共同機遇,而新技術代表的新生產力,一定是今天全速地戰勝疫情、開創未來最好的原動力。
張建鋒的新品發佈:神秘機器“小蠻驢”和雲電腦“無影”
最精彩的環節是阿里智能雲總裁張建鋒帶來了兩個新的發佈:物流機器人“小蠻驢”和阿里第一台自己的雲電腦“無影”,並且還重點提到阿里雲自身定位升級的問題。
“神秘機器”小蠻驢:達摩院出品,99.9999%自動駕駛率
昨天繼‘犀牛智造’後預熱今天發佈的機器人產品,終於揭曉:小蠻驢。
小蠻驢,是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的一個末端物流的解決方案(機器人),它將為大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收件體驗。
張建鋒用了“蠻聰明、蠻能幹、蠻安全”來形容它。視頻顯示,小蠻驢可以像人駕駛車輛一樣智能,自動識別物體的方向,在密集人羣中也能靈活地規劃路線,即便是在弱GPS和無GPS條件下,它也能做到釐米級高精度定位。
當然對於一款機器人來説,安全也是阿里第一要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在社區、學校、園區等場景,通過主動避讓、緊急制動、遠程守護等五重安全體系來保障。在這樣的安全體系下,這一物流機器人的自動駕駛率達到了99.9999%這樣一個標準。
這款機器人由達摩院機器人平台提供技術支撐,軟硬件一體化,這個平台集成了底盤、傳感器、嵌入式計算單元等組件,能夠實現多元場景的機器人開發,阿里在這個平台上還能實現安全巡邏、防疫消殺、景區導覽等工作,在這些應用場景中,“小蠻驢”都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針對“小蠻驢”,官方也給出了這一硬件的基礎參數:
尺寸。機器人的尺寸為2100*900*1200mm(加上激光雷達高1445mm)。車身外觀採用銀灰色調,線條圓潤、自帶萌感。車廂格口可以自由定製,按照最多每車滿載50件常規尺寸的快遞/包裹/外賣、每天送貨10次計算,機器人峯值運力可達一天500單。
車速。考慮末端場景的安全需要,機器人的最高速度設定為20km/h。
續航。機器人採用抽拉式充電電池,每次充電4度、續航里程102公里。機器人行駛100公里所耗費的電量,還不到吃兩小時火鍋用的電。
功耗。機器人功率僅有615w,不到戴森吹風機的一半(1600w),不到常規家用電磁爐的三分之一(約2000w)。
雲電腦“無影”:阿里雲自己的計算機
會上,張建鋒發佈了第一台阿里雲自己的計算機,延續武俠風格和江湖氣,取名“無影”。
這是一台長在雲上的“超級電腦”,只需將一張名片夾大小的C-Key上連接一塊屏幕,就可以進入專屬雲電腦桌面,訪問各種應用和文件,可隨時在雲端擴充算力,進行辦公溝通、設計建模、動畫渲染等操作。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在雲上擁有一台超級電腦。
無影通過後端的雲,擁有無限的算力,它不僅可以用在家庭裏,作為家庭的個人電腦,它也能夠用在企業端,很多政府辦公,還有企業的一些辦公,完全可以用這個電腦來取代。
“只要配一個屏幕,就能做你現在在電腦上做的任何事情。它也能夠做你現在在電腦上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説做一些非常複雜的計算,比如説去做一些原來傳統單台計算機無法做的工作,渲染一個很大的視頻,或者做一些專業的工作,都可以通過‘無影’來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它基本上沒有對外的接口,過程中,在使用個人可以把資料全部保存在“無影”自動從雲端進行調用,這樣用户雲就端,也不用再花時間遷移。
談到阿里今天在C端領域發佈的新品,張建鋒指出,在C端市場,不出幾年,在座人所有數據都將存儲在雲端,未來每個人都會在雲端有唯一的數字空間,通過各種各樣的端來訪問雲端的數字資產。
談阿里雲2.0:飛天雲+數字原生操作系統
張建鋒在今天的會場上給阿里雲重新定義:從原來的1.0升級到2.0版本,由簡單狹義的“飛天”雲平台,變成一個既有很好的雲平台,同時又加入了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共同組成了現在這一複合型阿里雲平台。
雲釘一體、移動化、數據化、IoT化成為其主要特色,更多的組織不需要看懂代碼就具備這個能力。特別對於沒有技術能力的中小微企業,他們用“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建立自己的企業應用,加快了創新的速度。
他提到,飛天雲這個“超級計算機”,將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提供類似Windows窗口式的界面,讓不懂代碼的人也能用起來雲的能力。這將為人類和雲計算的交互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讓雲更加易用,讓應用開發更加容易。
以下為阿里智能雲總裁張建鋒(行癲)的精彩演講,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大家好,我是來自阿里巴巴的張建鋒,歡迎來到雲棲大會。
這是我們第12次雲棲大會。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雲從天上走到了我們的身邊。今年,我們雲棲大會也在雲上舉行,雲上課、雲辦公,這是2020年發生的一些最重要的事情。今天“萬物皆可雲”,雲正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載體,也是數字化發展的一個標誌。
我們從數字化的角度來看,釘釘上有超過3億人、1500萬組織,大量的企業都通過釘釘、通過雲在開展工作,特別是通過像視頻會議、遠程辦公這樣的方式來開展工作。
公共服務領域也通過數字化的手段、數字化的應用來開展工作。浙江省大概有100多萬的公務員在釘釘上辦公,他們每天大概會產生1千萬條的信息,原來的信息都是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今天都是通過釘釘這樣的移動工具在做流轉。
阿里巴巴每天大概會有超過1500萬條的信息在平台上流動。過去一年,阿里巴巴大概有1.5億條電子流在平台上產生。數字化的方式深刻影響我們企業內部運作的方式。
為什麼今年數字化發展得這麼快?我認為:
第一、疫情加速了數字化的過程。以前我們都在講雲、大數據,但都沒有今年來得這麼真切,這麼深刻影響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得到。而且今年還有一個現象,大量新型的應用在不斷出現,不斷來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影響我們的工作跟生活。
第二、依賴於過去10年我們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特別是像雲、大數據這樣的基礎設施。今天可以在3天之內上線一個健康碼,可以在幾天之內上線一個新的應用,都是因為原來雲的基礎設施,原來大數據的平台發揮了重大的價值。
這樣的工作出來之後,我們需要一個平台來展現它們,這就是我們在講的,基於釘釘協同化的辦公平台。這樣的辦公平台不僅深刻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深刻影響了我們開發應用的方式。基於這些基礎設施,也使得我們應用開發變得更為容易。
對阿里雲來講,我們過去十年解決了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把一個基礎設施雲化的問題,我們知道以前IT的時代,數字化的基礎是靠一些單獨的PC機來支撐。單獨的PC機沒辦法支撐時,我們就會不斷升級PC機,然後推出小型機,推出大型機,推出更多的一些複雜化的解決方案。比如存儲、CPU等等不斷的升級。
這樣導致單個計算機不斷變得更復雜、更昂貴,它的迭代速度更慢。但是進入雲時代之後,我們發現一種更有效的辦法來應對這個基礎設施產生的問題,這就是分佈式的計算。
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普遍採用了分佈式的系統,來解決原來IT設施單機不斷變得規模更大、更昂貴、更復雜的問題。阿里巴巴也一樣,我們用分佈式的系統來解決企業自己的一些問題,因為我們原來是通過做電子商務這個平台。電子商務這個平台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互聯網應用,如果用原來的解決方案來做,我認為就不可能有今天這麼多的互聯網企業,因為那個成本是非常昂貴的。
當時我們在講,能不能把分佈式的技術變成一個設施,給社會上所有其他企業來用呢。這樣的話還要解決一個問題,怎麼樣在分佈式技術之上帶來一些調度的能力,又帶來一些管控的能力,這個就是雲誕生當初最樸素的理念。阿里巴巴自己也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十年前通過分佈式系統解決了阿里巴巴自己的問題。然後十年前開始,我們就通過阿里雲這樣的系統,來解決我們自己的技術能力社會化的問題。我們內部開發的系統就叫做飛天雲操作系統。阿里雲通過飛天雲操作系統成功解決了資源雲化的問題,通過我們這兩年的努力,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各方面,尤其是軟硬件一體化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但今天我覺得只有這樣還不夠,企業不僅是需要解決IT的資源服務問題,還要給他們解決應用的智能化、數據化、移動化的問題。所以我們希望在雲之上,能夠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平台。
我們前兩年在提解決業務中台、數據中台前提下,我們又提出要解決協同辦公的問題。我們叫“雲釘一體”,我們希望雲不僅跟大數據、跟業務有個很好的融合,我們也希望通過像釘釘這樣的移動化平台,來給我們上面的企業應用組織開發軟件提供一個新型的平台。
大家知道我們過去開發軟件是高度依賴於這個硬件,然後操作系統對硬件做了一層屏蔽。然後軟件工程誕生之後,它是一直致力於希望能夠把軟件給組件化,因為這樣能更大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
我們今天講的呢,我覺得比原來的軟件工程講的組件應該要更進一步,我們希望把更多的能力也作為一個組件,來重新定義上面的軟件系統應用的開發方式。所以我們這個能力,組件的能力不僅包括雲的能力,也包括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的能力。我們希望,你要新建一個APP,新建一個應用,應該用非常方便快速的方法構建出來。所以我們稱為“數字原生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的定義,我認為比以前簡單的操作系統定義應該更寬泛。它不僅是一種系統的能力,而且是一種組件的能力,一種組織的能力,一種技術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在釘釘上大概服務了1500萬個組織,裏面有95%的組織是中小企業。當然裏面也有超大型組織,我們也看了一下,我們有7個組織是超過一百萬人,這樣的組織通過今天的雲、大數據、釘釘這樣的移動協同平台,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型的開發環境。
像阿里巴巴自己,我們平台上大概有超過1500個應用。我們很多客户,包括政府的,包括企業的,超過1千個應用的客户非常多,他們在上面構建了1千個應用。以前要構建1千個應用的話,他要花費多大的成本,一個精力,才能夠構建這麼多應用。第二,他構建這麼多應用,這麼多應用能夠相互的連接,相互的關聯,可能以前根本很難想象,因為原來大多數應用都是垂直構建起來的。
今天我們有1500萬個客户,超過1300萬個客户是我們的中小企業,他們原來是很難構建自己的應用。他們今天有了這個新型的平台之後,可以很方便的把整個組織給在線化,給數字化,給智能化。原來一個小企業,他們怎麼樣去關心IT基礎設施,怎麼樣關心利用大數據,怎麼樣有智能化的能力,對他來説都是很難想象的。所以前兩天,以前我們也説,像淘寶、天貓,把我們整個零售企業給數字化了,給互聯網化了。我們希望雲+智能化+大數據+協同移動辦公,我們希望把整個組織的生產力,特別是管理、組織能力、應用能力,也給它在線化,也給它數據化,也幫助它們實現智能化。
因為有了這麼多的基礎,所以我們也就能夠明白了,今天我們為什麼3天之內,或者2天之內,杭州市能上線健康碼,全浙江花了1個晚上,我們花了1個晚上一整天時間,就把這套東西推到浙江省。因為我們有非常好的基礎設施來做這麼一個支撐,我們大多數應用都不是從頭開發的,我們是一個新型的整合。
我覺得這麼多的,雲也好、大數據也好,包括新型的協同移動辦公也好,我覺得不僅是讓我們的企業自己本身提高效率。我覺得它最大的貢獻是讓我們的企業,讓我們的組織變得更為敏捷,更容易開發應用,它意味着更容易去做創新。更容易做創新的話,意味着我們的企業可以更容易的去試錯。去試錯的話,可以把這個企業保持的非常有活力。因為它只要關心自己的核心要關注的問題,它不用去關心並不是它擅長的那些問題。
第二,全社會都是這樣形態的話,可以帶來更大的全社會的協同。我們以前在講,對政府來説,它把政府的工作人員,把企業,把它服務的企業,把它服務的這些老百姓,他們第一次通過這樣統一的平台把它協同起來。這個有點像“雙11”,“雙11”不是淘寶、天貓一家企業能完成,它是全社會的大協同。但這個大協同因為有了淘寶、天貓這樣的生態之後,它可以非常高效的組織起來,這我覺得就是平台的價值、生態的價值。
今天也一樣,企業變得更敏捷了,有這樣的平台之後,它可以跨企業、跨組織去做全社會的協同。政府是這樣,我們很多企業是這樣,我們一家企業叫復星,它又投了大概上百家的企業。它今天在釘釘上通過自己做了這麼一個平台,它把自己的被投企業都通過這個平台來做高效的協同。第一做協同;第二是可以提供公共的服務,我覺得這就是以後未來企業協同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們也觀察到近年來,特別是工業互聯網化、城市大腦、IoT,也有很多概念,講的也非常多。這類問題,我覺得本質上就是把物理世界怎麼樣給數字化的問題。通過IoT,通過一些傳感器,通過一些控制器,通過一些連接,包括5G,我們希望把生產的設備,生產的工藝參數,包括流程上的控制器能夠全部數字化。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把採集到的數據來計算,來降低能耗、節約電力。我們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來做表觀檢測。尤其是適合於一些參數高度複雜的生產工藝,人來判斷非常難,但這方面對計算機,對人工智能恰恰是最擅長的地方,來做聯合的工藝優化。
通過這樣的事情,我覺得我們才能夠真正發揮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城市大腦要管理的城市,有物理的設施,如公路、交通、消防龍頭、停車位等。優化城市的規劃設計,真正從根本上來解決這些問題。最終通過雲、通過雲上的大數據、雲上的智能化、雲上的協同辦公、雲上的IoT,能夠真正來打造一個新型的數字原生操作系統,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今天阿里雲,我覺得是從原來的1.0升級到2.0版本,由簡單狹義的“飛天”雲平台,變成一個既有很好的雲平台,再加上上面的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共同組成的這麼一個複合型平台。
所以下面,我們叫雲釘一體,為應用開發提供一個移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的平台。我們也希望雲端一體,有各種各樣新型的端,包括IT的端、IoT的端,包括其他的端來組成的邊緣計算等,來組成新的雲端一體。
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是基於雲,又有上面的協同的、移動的、數據智能的、IoT的一體化的能力操作系統。原來的雲就像一個在DOS系統上,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個DOS系統。你要開發一個複雜的應用界面,那要懂得很多的技能。今天我們希望這個系統是個類似於Windows的系統,是個窗口式的,你非常容易去開發一些新的應用。
讓我們更多的企業,讓我們更多的組織,它不需要看懂代碼,它就能具備雲化、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IoT的能力。讓雲可以像水電煤一樣,普及到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
今天我們講的數字原生操作系統,正在深刻定義一個新型的組織,讓這個組織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也在深刻的定義一些新型的軟件開發方式,它以前的開發方式是流程式的,信息系統會變成一個智能化的,面向未來的數據智能、移動化的新型系統。實現更強大的平台和組織間的協作,我覺得這都是以後新型的數字化系統能帶來的本質化改變。
這裏面我覺得有一整套的思路、方法和系統。那很高興的是,我們通過過去幾年的努力,在數字政府、新金融、新零售,還有眾多企業內部的溝通、生產系統裏面,都取得了一些重大的進展。
阿里雲2.0,我認為就是雲+數字原生的操作系統一個組合。我們希望來改變人家使用雲的方式,也希望來改變人家開發應用的方式。最終,讓我們的組織,讓我們的社會、企業變得更智能,真正邁入數字化的社會。
雲計算已經深刻的改變了IT基礎設施的形態,主機時代變成分佈式時代。我們相信隨着雲計算的發展,特別是雲業務的發展,端上的形態也會發生一些深刻的變化。
今天阿里雲也推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我們今天第一次發佈阿里雲自己的計算機,我們稱為“無影”。以前的個人電腦叫做PC,叫做個人電腦,所以今天這是一個雲時代的電腦,叫做Cloud computer,我們叫CC電腦。
通過後端的雲,擁有無限的算力。它不僅用在家庭裏,作為家庭的個人電腦。它也能夠用在企業端,很多政府辦公,還有企業的一些辦公,完全可以用這個電腦來取代。
它只要配一個屏幕,就能做你現在在電腦上做的任何事情。它也能夠做你現在電腦上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説做一些非常複雜的計算,比如説去做一些原來傳統單台計算機無法做的工作,要去渲染一個很大的視頻,或者要去做一些專業的工作,它都可以通過“無影”來完成。
我們今天知道原來的端是以PC機組成的,每個人家裏都需要一台PC機,PC機有自己的硬盤、CPU、屏幕。無論怎麼講,你在一個公司也好,一個組織也好,一個家庭也好,PC機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第二、隨着硬件的升級,PC機也要迭代升級,可能兩年要升級,或者三年要升級一次。而且PC機,我也不認為一直能符合你的需求。比如説你今天忽然有個密集型計算要做,你的PC機可能不能完全適應,你要升級。但升級完之後,你會發現大量時間又是閒置的。所以隨着雲的發展,我們也認為以後每個人在雲上會有一台自己的主機,而且這個主機是非常靈活的。你要用的時候可以用,不要用的時候,可以把這個主機暫時給歸還;你要有密集型計算時,可以隨時隨地把計算力進行擴充。你想要多大就擴充到多大,非常彈性靈活的設施。
第三、可以把個人資料全部保存在雲端,也不用再花時間遷移。
它擁有很高的安全性,因為它基本上沒有一些對外的接口,所有的數據今天都會保存在雲端。它的速度取決於雲上的一些能力,今天雲,你可以去申請一個非常大的資源,因為一個及時的需求。我們在雲端也開發了完整的操作系統,來根據你的工作習慣、工作內容,智能化的來組合你的工作界面,來安排你的工作行程。
我相信以後電腦,最終的電腦,就是主體可能都會在雲端。在你的客户端,主要是一個操作的界面,我們也希望大家都來體驗一下“無影”。
在數字原生的時代,新零售與本地生活很多場景都會帶來爆發式的配送需求,我們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每天會有超過10億個訂單需要配送。
然而在整個物流體系中,末端物流是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環節,我們一直思考如何用科技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今天我們要發佈阿里巴巴第一款物流的解決方案,一個機器人,我們叫小蠻驢。
小蠻驢,請上場。
小蠻驢你好!這是我們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的一個末端物流的解決方案,它將為大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的收件體驗。那麼,讓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小蠻驢,出發吧!
在視頻中我們也看到小蠻驢在現實場景中完成了各種各樣挑戰,可見我們小蠻驢還是蠻聰明,蠻能幹,也是蠻安全的。它可以像人駕駛車輛一樣智能,自動識別物體的方向,在密集人羣中也能靈活地規劃路線,即便是在弱GPS和無GPS條件下,它也能做到釐米級高精度定位。
當然對於一款機器人來説,安全也是我們第一要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在社區、學校、園區等場景,我們通過主動避讓、緊急制動、遠程守護等五重安全體系來保障,而且在這樣的安全體系下,我們的自動駕駛率達到了99.9999%這樣一個標準。
這款機器人由達摩院機器人平台提供技術支撐,軟硬件一體化,這個平台集成了底盤、傳感器、嵌入式計算單元等組件,能夠實現多元場景的機器人開發,我們在這個平台上還能夠去實現安全巡邏、防疫消殺、景區導覽等工作,都會有非常好的表現。
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