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北證券
在全球半導體向中國大陸轉移,國內晶圓廠迎投建高峯的背景和趨勢下,國內半導體產業當前時點已發生實質性變化。下游技術迭代推進順利,產業生態逐步形成,包括中芯國際第一代14nmFinFET技術已在2019Q3進入量產,在2019Q4貢獻了約1%的晶圓收入,12nm等更先進工藝的研發也在全面進行中;華力二期(華虹六廠)已經量產了28nm工藝,無錫華虹(華虹七廠)於2019年9月宣佈12英寸晶圓廠正式投產;長江存儲自主研發的64層存儲器已經在2019Q3投入量產,預計2020年底64層存儲器產能將達到5萬片/月,到2021年底分別形成5萬片/月的64層和128層存儲器產能;合肥長鑫內存芯片項目於2019年9月宣佈投產等,下游製造環節工藝迭代順利。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設備的驗證和放量進入新階段。02專項以來,半導體各個工藝環節均有對應公司進行設備攻關,高壁壘和差異化使得行業設備公司均成長為各自領域的龍頭,部分國產設備已經實現0到1的突破,1到N的提升值得期待。根據我們最新整理長江存儲2017-2020年招標情況,刻蝕設備,中微佔比14%,北方華創2%;退火設備,北方華創佔比25%;PVD設備,北方華創佔比17%;在CVD設備,瀋陽拓荊佔比2%;CMP設備,華海清科佔比14%;清洗設備,盛美佔比22%,北方華創佔比3%,部分國產關鍵設備已經實現0到1的突破,預計在後續128層及以後的招標中,國產設備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國家半導體大基金二期蓄勢待發,預計增加對設備和材料端的支持,繼續看好行業龍頭成長。大基金一期主要以製造(67%)投入為主,兼顧設計(17%)和封測(10%),且設備和材料(6%)投入佔比較小。我們認為在大基金一期以製造為主,兼顧設計和封測的情況下,二期有望加大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的投入,疊加國產設備企業的產品不斷成熟和放量,產業有望實現更快速的成長,建議從兩條主線配置國內半導體設備優質公司,一是國產半導體設備龍頭,包括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晶盛機電、華峯測控、長川科技等,二是通過外延併購等佈局半導體業務的估值較低品種,包括蘇試試驗、精測電子、賽騰股份等。
風險提示:國內半導體發展不及預期;設備驗證和放量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