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千龍智庫輿情繫統監測數據顯示,自2020年9月1日至12月21日為止,涉及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的現象、問題以及存在的隱患、風險等相關內容,共計53.2萬條,覆蓋全國244個城市。
整體來看,傳播熱度位居前10的省份大致均為東部沿海城市及長江流域。而這些省份的輿情傳播,除廣東深圳外,其他省份均是該省的省會城市的輿情傳播度最高,反映出當前對該技術濫用情況的關注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的關聯性。
在這近4個月的數據監測中,“‘杭州野生動物園人臉識別’一審公開審判”、“廣西南寧業主刷臉房子被過户”、“戴頭盔到售樓處看房”、“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東莞取廁紙要人臉識別”等事件成為輿論場中最為關注的事件。
綜合以上輿情熱點事件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發現人臉識別被濫用現象在輿情上呈現出以下四個焦點。
人臉識別濫用現象全國輿情熱力圖及關注度最高十大城市
焦點一:人臉識別濫用導致財產損失最受公眾關注
因為人臉識別技術的非接觸性、隱蔽性等特徵,導致其存在被人為利用以設計新型的騙局或進行謀利,從而導致公民財產損失的隱患。這類內容在輿情中的傳播熱度最高,覆蓋一二三四線及以下等不同類型的城市。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逐步廣泛應用於公眾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場景,尤其是金融、政務領域的應用更是普遍。但恰恰是在這些應用場景中,涉及公眾的財富,包括錢財、不動產等形式。一旦出現技術使用不規範,或運作環節中存在漏洞,將極容易為不法分子所利用。
在“廣西南寧業主刷臉房子被過户”案例中,業主一個刷臉加其他簡易簽字流程,就導致房子被過户,暴露出人臉識別在一些地方的使用流程上存在嚴重漏洞。在“戴頭盔去看房”事件中,暴露出相關售樓人員利用人臉識別實現大數據“殺熟”目的。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敏感的人臉信息在黑灰產市場中卻被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在相關輿情監測新聞中,包括“2元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也成為熱點新聞,反映出該領域目前較為混亂的現狀。
焦點二:不分場合使用、強制使用人臉識別的問題突出
隨着使用門檻技術上的降低,人臉識別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各種場景中,公眾關注的另一焦點在於人臉識別不分場合,無差別地進行使用,甚至是強制使用。這一點最為公眾厭惡。
在此監測期內,以“東莞公共廁所取紙要刷臉”,及“94歲老人被抱起刷臉”最為典型。
其實,取廁紙要刷臉並不新鮮。早在2017年,北京天壇公園就出現過這類問題。但顯然,該事件在媒體報道後,各地並未因此謹慎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而是繼續視為管理上的“黑科技”隨意使用。
在管理方眼中,或許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達到避免公共資源被浪費的目的,但在公眾眼中則是個人隱私信息存在被輕易採集、泄露的風險。
而在“94歲老人被抱起刷臉”案例中,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不得不通過如此不方便的方式來辦理,這顯然有悖於常理。這類現象或問題的根源,在於過分強調技術的效率性,卻欠缺人文關懷。技術的革新重點在於提升社會和公眾的福祉,而非讓公眾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更多的尷尬與更高的使用門檻。
焦點三:隱私與數據安全成公眾關注的敏感問題
在以上這些輿情焦點新聞的背後,每次都引發公眾對個人隱私安全和數據泄露的關注與質疑。
“杭州野生動物園人臉識別案”一審公開審判、《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發佈等事件,成為這段時間內推高公眾對相關內容的輿情關注度。
雖然目前從輿情上看,公眾對此類話題關注度極高,每次相關事件出現都引出相關的討論,但現實中,此類現象卻並無改觀。
這首先與人臉識別技術的無接觸、隱蔽性等特徵有關,其次在於商業應用價值高,一些機構或企業因逐利而不加分別地使用,第三個原因,則在於數據風險更多集中於存儲環節,這些採集人臉信息的企業或機構究竟是如何存儲、維護、處理數據,公眾無從知曉,更無從介入。
焦點四:建立有效規制體系之前, 立法強制禁止或成未來趨勢
目前來看,由於人臉識別應用五花八門,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在不斷有人臉識別被濫用案例曝光後,天津成為全國首個公開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的城市。
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條例》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宗教信仰、血型、疾病和病史、生物識別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採集的其他個人信息。這意味着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都將被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生物識別信息。
在國外,包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或城市,均已出台或計劃出台相關禁令,避免人臉識別技術的廣泛使用而侵害公眾利益。
從天津市成為我國首個公開禁止採集人臉信息開始,未來這一趨勢或有可能加速。
記者:鄭偉彬 編輯:王春蕊 校對:劉軍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