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學子倡議:讓民族地區貧困村“村村連麥”

“我們有個大夢想,就是希望村村連麥、村村可樂、村村能美、村村致富。”

前不久,來自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樸東鶴、張寶譽、林明倫、孫銘鴻、唐強薇,在“村村麥”微信公眾號發起倡議,以公益村播的方式,助力少數民族地區貧困村整合流量資源,打造電商直播“帶貨”達人。

“我們想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抓住電商‘帶貨’的機遇,幫少數民族地區貧困村村民打開新銷路。”樸東鶴説,為此,他們還專門設計了一個“村村麥”Logo——麥克風長在麥子上,“就像麥子飽滿的果實”。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樸東鶴跟同伴們的學習課程,也讓這些“象牙塔”裏的年輕學子開始關注更多社會現實問題,“特別是幾個月來,農產品滯銷、農業經濟遇到衝擊,我們一直在思考,能為此做些什麼”。

另一方面,疫情期間,電商直播的巨大成效給他們帶來了新思路:在許多少數民族地區,電商直播或許大有可為。在孫銘鴻看來,電商時代,村民不能按照原有的經銷模式,苦苦等待商家上門收購。

“有的村民沒有直播‘帶貨’的意識,有的人有意識卻缺少執行能力。我們都從事過學生工作,執行力強、效率高,希望能為少數民族地區村民出一分力”。於是,這5名志同道合的同學集結成團。

事實上,大家的動力和熱情也源於他們過去的經歷。研一暑假時,唐強薇和張寶譽曾赴少數民族縣進行融媒體調研,感受到了民族融合的良好氛圍。張寶譽和林明倫都曾參加過扶貧相關調研和培訓,且有3名團隊成員的家鄉就在少數民族地區。大家都想借助互聯網技術,為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做一些事,“不僅是幫他們‘帶貨’,也有利於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播。”唐強薇説。

帶着初步構想,同學們經常向學界、業界老師請教。大家的熱情打動了該校廣告系主任楊超和優客工場創新業務負責人項甜甜。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趙麗芳也加入“村村麥天團”微信羣,為他們“撐腰”。

帶着滿滿的信心和幹勁踏入這個領域後,大家卻發現自己只是個“小白”。比如,團隊最開始的項目設定比較寬泛,除了供應鏈部分,幾乎涉及方方面面。每週2-3次的線上會議使團隊對電商“帶貨”行業有了真正的認識。於是,同學們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事無鉅細地溝通,並經常跟老師交流。

經過一個多月的輪番打磨,“村村麥”團隊終於找到力所能及的電商直播落點。“我們畢竟是學生,肯定不是做大局,要精準匹配少數民族村的需求。”唐強薇説。

據樸東鶴介紹,按照團隊的規劃,“村村麥”公益項目主要聚焦電商直播的兩個方面:一是直播培訓,將為少數民族地區貧困村村民提供免費的專業培訓課程,協助他們掌握直播技術來賣貨;二是做MCN機構,提升品牌力,在包裝“帶貨”主播的同時,對接流量資源。

在老師楊超看來,“這個項目不只是點對點的幫扶,更是可複製、邏輯合理、能夠讓更多人受益的模式,可行性非常高。”

4月30日倡議書首發當晚,“村村麥”微信公眾號後台的留言區十分熱鬧。“作為民大校友,我希望可以參加你們的扶貧攻堅項目,我覺得很有意義。”“我是掛職幹部,這是我的聯繫方式,有機會能不能合作電商推廣?”“我是農民,我能加入嗎?”……看到大家的留言後,張寶譽感慨:“讀了那麼多年的書,感覺自己真的能做一些事情了。”

發出倡議書一週內,“村村麥”團隊梳理出30多條對接信息。然而,與大家熟悉的校園環境不同,“村村麥”項目在推廣過程中,要與大量社會人士打交道。對他們來説,推廣的過程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驗。一次,團隊的一名成員甚至被對方問到“卡殼”。

為了“不讓這樣的情況再發生”,同學們開始“惡補”與人溝通的方法。指導老師的建議點醒了他們,“其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溝通技巧,只要真心實意和別人聊,把項目講清楚就好”。

隨着前期資源整合工作的繼續,5名同學達成共識,“按照資源整理表一點點填,有問題記錄下來,能回答的立刻解決,不能回答的小組討論之後再給對方答案。”

現在,團隊已經成功對接貴州、雲南、新疆、內蒙古、廣西的十幾個村落,少數民族地區產品形態多樣,“像是手工藝品、農產品等,可挖掘的東西很多。還有地方提出,能不能幫他們做旅遊宣傳。”樸東鶴説。

每天上網課的同時兼顧項目,對“村村麥”團隊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孫銘鴻表示,“我們已經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張寶譽則相信,人的潛能就像彈簧,壓力越大收穫就越大。

最近,“村村麥”團隊準備嘗試變身“帶貨”主播。有了親身經驗後,再教村民怎麼當主播。

談及今年的小目標,他們計劃實地調研前期對接的少數民族貧困村,“紮紮實實做出5個村的效果”。(見習記者 李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8 字。

轉載請註明: 民大學子倡議:讓民族地區貧困村“村村連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