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基建,有些事實真相你必須知道……

所謂“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是能源網和交通網的東西,我不懂,不做評論。

我重點説一下剩下的四個領域,也就是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這些都是信息網的範疇。其實説白了,也就是我們之前常説的大物雲移、5IABCDE那些東西。

這四個領域,更符合“新基建”的屬性,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和中國目前緊迫的經濟轉型任務密切相關。

我們一個個來看。首先是5G。

Part 1:5G

一直以來,我都在呼籲大家理性客觀地看待5G的發展。

沒錯,如果只從技術指標來看,5G確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信技術標準,也是近現代通信技術不斷積累沉澱的結晶。

但是,在基礎理論未獲得突破的情況下,5G的性能指標並不是全面提升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從某種角度上來説,它是一種性能平衡的產物,並不完美。

5G當前的缺點,就是覆蓋、功耗,還有投資。

它沒有能力徹底取代現有的通信技術。換句話説,它是現有通信技術的一個補充,將和其它通信技術長期共存。

我們暫且不説藍牙、Wi-Fi、NFC這些短距離通信技術,就長距離蜂窩通信來説,5G目前也做不到完全取代2/3/4G。

雖然5G名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但是在我個人看來,它應該是“第三代”。

1G根本就是一個試驗品,不足以稱為一代。2G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幫助人們實現了移動通話和短信需求。

3G開創了移動上網的先河,實現了通信內容的本質變化(從TDM語音到分組報文)。但是3G技術並不成熟,所以很快就上馬了4G,相當於給3G打了一個補丁。

所以説,3G 4G,算是真正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5G,從技術上來説,我個人認為,還是在給3G/4G打補丁,並沒有革命性升級,並不足以稱為一代。但是,從網絡性質來説,5G的連接對象,從人變成了物,它70%以上的服務場景,是物聯網場景。站在這個角度來説,它被定性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又是當之無愧的。

我個人認為,5G的命運,不會像1G那麼差,但很可能像3G一樣,是一次摸索試探,是一次敲門。

太長遠我不敢説,我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十年,LTE將成為第二個2G,長期服務於整個人類社會。作為必不可少的基礎打底網絡,LTE肩負滿足人類移動通信基本需求的使命。

基於LTE、由LTE改造而來的Cat.1、NB-IoT、eMTC,將是低功耗、廣覆蓋、中小微帶寬需求物聯網場景的主力(eMTC在國內應該會很難,但是國外難説)。LoRa這樣的私有技術,視國家政策變化,將可能成為企業的第二選項。

大帶寬、低時延的物聯網場景,例如車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才是5G的用武之地。這樣的場景,需要漫長的時間孵化和成長。5G還要面臨Wi-Fi 6等技術的競爭。

物聯網場景對5G的需求沒有想象中強烈,移動互聯網場景也是如此。

在移動互聯網方面,5G畢竟相比4G有速率提升,少部分用户會先行使用,但短期內不可能掀起大規模換機潮。普通用户沒有更換5G手機的迫切需求,大部分都是正常手機老舊淘汰才會更換。現在手機普遍性能過剩,使用壽命也比以前更長,淘汰換機會更慢。

目前運營商公佈的5G套餐用户數並不能説明問題。很多用户是4G手機用5G套餐,比如我。

(數據截止2020年4月底)

截止2019年年底,國內4G用户總數共有12.8億户。我預測,按運營商現在的套路,估計1-2年後,5G套餐用户數會超過4G套餐用户數。但5G真實用户數要超過4G,起碼還要3-5年。

對於運營商來説,面對5G也是心情複雜。我相信運營商內心深處是不願意大力建設5G的。本來就經營困難,業績進入拐點,營收大幅下降,還要花錢去建設5G,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運營商的企業性質又決定了他們必須承擔這個任務,為宏觀大局做出犧牲。

根據最新數據,國內5G基站已經超過24萬個。但事實上,大部分5G基站都是室外宏站,在現有2/3/4G站址上加掛5G AAU天線而已,新建難度並不是特別大。

最下面的是加掛的5G AAU有源天線

這幾個月,運營商又砸了幾千億,主要是5G SA獨立組網核心網的建設,還有承載網改造的錢。想必運營商也是比較肉疼的。

後續,5G開始做室內深度覆蓋,買設備加做優化,這個投資更加恐怖。

5G並不是沒有用,也不是不該建。而是説,5G的建設方式,應該是打造樣板標杆,引導行業用户需求,按需建設。如果盲目建設,以現有的資源,很可能造成“有需求的地方沒網絡,有網絡的地方沒需求”這麼一個尷尬的結果。

5G是物聯網的代表,而不是物聯網的全部。數字經濟離不開的不是5G,而是物聯網。

不久前,工信部25號文件對蜂窩物聯網發展方向的指引,非常及時。我們不能盲目追捧5G,不能獨寵5G。整個物聯網技術格局需要認真規劃。每一項技術都有自己的特點,物盡其用、協調發展,優勢互補,才是王道。

Part 2: 大數據中心

再來説説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中心就是DC(Data Center)。注意了,大數據中心不是大數據的中心,而是大的數據中心。它和大數據有關係,但不是專門為大數據技術建設的。

不管是數字經濟還是數字社會,移動互聯網還是產業互聯網,但凡和數字(digital)打交道,核心能力就是連接和計算。你在信息技術領域做的任何事情,都繞不開它們倆。

剛才説的5G和物聯網,都是連接技術。連接什麼呢?連接終端和雲?不對,連接需求和算力。所有應用的產生都源於需求,所有應用的實現都基於算力。連接只是算力的一個工具。

數據中心,都是算力中心。它裏面的硬件軟件,包括CPU(芯片)、內存、硬盤、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都是算力資源。

建設數據中心,其實就是建設算力中心。這個東西就像發電站一樣,通過5G、光纖等通信網絡,源源不斷地將算力輸送到需求端。大數據中心,其實就是核電站,它有龐大的算力,可以給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務。

數據中心

其實我一直覺得,新基建戰略中的“大數據中心”應該刪掉這個“大”字。現在單點算力越來越強大,邊緣計算也在快速發展,算力可以變得更靈活,完全沒有必要追求“大”。

算力下沉,到終端側,到手機裏,到路由器裏,到基站裏,在基站建一個邊緣計算中心,一個“小數據中心”,可以滿足低時延等特殊場景需求,也是新基建的一個好方向。

數據中心,是服務於企業上雲的。企業擁抱雲計算,就會需要數據中心。數據中心同樣也服務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條線。

雲計算將算力資源集中化,進行靈活分配,提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大數據在我看來,屬於雲計算。雲計算的龐大計算能力和通信技術(例如5G)的龐大連接能力,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創造了條件。人們得以挖掘數據中的潛在價值,獲得數據紅利。大數據本身龐大的體量,加上雲計算的能力,又給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提供了學習樣本和學習效率保證,刺激人工智能的發展。

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全部都是術。它們是工具,它們的目的,是在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場景中給傳統產業賦能,幫助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扯遠了,我們回到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考慮清楚。

首先,是壽命問題。

數據中心就是一台大電腦。電腦的能力主要取決於硬件。

內存和硬盤主要是看容量,技術規格升級並不是特別快。但CPU處理器不同,這個東西就是個芯片,之前一直都按半導體摩爾定律的速度發展,更新換代非常快。就算現在速率慢下來了,但也還是在不斷升級,頻率越來越高,核心數越來越多,能耗越來越低。我們買電腦買手機,會發現,今年還是最主流的配置,到了明年就落伍了,幾年之後,就只能當廢鐵。

那麼,數據中心會不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呢?傳統基建裏面的鐵路公路機場,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使用壽命,這個投入回報是源源不斷的。那數據中心,一次性投入下去,可以用多少年呢?

如果明年花同樣的錢,建設的數據中心算力是今年的1.3~1.5倍,那麼,我們今年建?還是明年建?這些都是需要進行詳細規劃和計算的。盲目上馬建設,燒了幾年電,最後變成廢鐵,這是誰都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個問題,誰來建?

是運營商來建?還是華為、阿里、騰訊來建?

數據中心既像核電站,也像銀行。企業關鍵的數據,都在數據中心。按理來説,數據放在自己手裏最安全,但是,如果企業自己沒有能力,那還是需要找一個信任的對象。一方面道德上值得信任,另一方面能力上值得信任(技術要足夠強)。

雲計算方面,全球最強的是亞馬遜AWS,然後是微軟和谷歌。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國內份額最大的是阿里雲,佔了差不多半壁江山,電信雲、騰訊雲是第二梯隊,華為雲這幾年發力,增速也很快。

雲計算這個東西,想要做其實很簡單,大部分平台軟件都有開源的,改改就能用。但是,凡是想要做好的,最終都選擇了自研的道路,包括AWS,還有阿里的飛天。這些巨頭砸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進行自研,才有了現在的市場份額。所以,一般的企業,根本不可能現在再入局雲計算,尤其是公有云。

我個人還是比較看好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私企民企做雲。雲和5G完全不一樣,5G是移動通信網絡,講究規模效應,投資過於巨大,民企私企現階段很難切入。但云還是可以的,量力而行,自然生長。目前的市場也驗證了這一點。

數據中心的投資完全可以社會化,因為它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也有回報率。

第三個問題,能耗。

和剛才5G一樣,數據中心也是一個電老虎。雖然現在雲計算都是基於虛擬化和容器技術,能夠根據需求進行彈性伸縮,動態調整性能,但不管怎麼調,它總歸是有能耗的。

降低能耗,一方面寄希望於芯片工藝、AI控能等技術手段,另一方面就是將數據中心建在能源價格較低的中西部地區,或者緯度較高的北方寒冷地區。環境温度每低1℃,一個數據中心的空調電費一年下來,都能節省幾百甚至上千萬。

為了節能,甚至有廠商將數據中心建設在海底。

所以説,數據中心也不是可以隨便想建就建的。選址、技術方案,都需要提前考慮清楚。

Part 3:人工智能

第三個要説的新基建領域,是人工智能。

作為最受關注的科技,AI人工智能實在是太火了。然而,越火的概念,泡沫越多。前幾年人工智能更火,現在熱度已經有所消退。上週還看到新聞,第一波人工智能獨角獸,已經開始倒閉了。這其實是好事,迴歸理性,才能讓一個技術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新基建這麼多領域裏面,人工智能其實是最“虛”的一個。5G有基站,數據中心有機房,人工智能的很多東西,你根本看不見。所以説這種東西特別好忽悠,怎麼吹都行。而真正做實際投入的團隊和企業,反而容易被淹沒和忽視,無法獲得所需要的資源,創業難度更大。

人工智能的幾個關鍵要素,算力、算法、數據。

算力就是芯片,這幾天華為事件再次升級,全國上下又討論了一圈芯片自研的困境,大家都成專家了,我就不多説什麼了。

算法這塊,也是需要長期積累和投入的,還需要根據場景進行不斷優化,沒有耐心和資源支持是搞不定的。

數據呢,我覺得隱私和倫理是最關鍵的問題。中國算是這方面環境最寬鬆的了,到底是優勢,還是隱患,我也説不清,大家自己掂量吧。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投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擠掉泡沫,如何鼓勵和保護創新,如何建立健全的法制環境,是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點。

仔細想來,我覺得人工智能就不像一個基礎設施,這是一個生態,更多是人才培養,還有平台支撐和環境維護。

Part 4:工業互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642 字。

轉載請註明: 關於新基建,有些事實真相你必須知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