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遞交招股書,連續盈利多年後,要給資本市場講什麼故事?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進擊波財經”(ID:jinbubo),作者 進擊波大商業組,36氪經授權發佈。

2020年11月5日,過去一個月瀰漫於科技圈的傳聞終於落地——中國短視頻、直播領域的巨頭快手於當日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創立九年後,這家可能是國內資歷最老,幾乎完整走過了中國短視頻、直播興起全過程的公司,終於一隻腳邁進了資本市場的大門。

作為行業巨頭,過去多年,業界對快手登陸資本市場總是抱有某種期待。這一方面可能源於對招股書所展示的公司全貌的好奇。另一方面則是創立9年後,這個以普惠價值觀聞名的社區平台,究竟會交出怎樣的商業答卷。

按照招股書顯示,快手在過去三個財年中實現了高額的營收增長。2019年快手營收達391億元,比2017年暴漲了369%。另外在今年上半年,他們實現收入253億元,同比上漲48%。

該公司在過去三年始終保持盈利。從2014年至今,快手總計經歷過6輪融資。與許多基於變現的公司不同,早期的快手,相對“佛系”,直到2016年才開始商業化探索——當時快手已經是一家日活數千萬的公司。

剛開始商業化,轉年就實現盈利。這對於中國科技公司來説多少有點難能可貴。畢竟,大多數公司未上市前的融資和燒錢是為了打通商業模式,而快手的成長曲線則顯示,這家公司很早就已經跑通了商業模式。

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直播都不是宿華和程一笑心目中最理想的商業模式,他們更看重的是直播的互動與社交屬性。

從那時到現在,快手一直在尋求直播之外更多元的營收模式,包括目前正在迅速增長的以廣告為核心的線上營銷,和迅猛發展的電商等新業務。

不過有點尷尬的是,線上營銷、電商逐漸看到曙光且成長迅速的同時,快手招股書顯示,2020年快手反而虧損了63億元。

從招股書披露的情況來看,造成快手今年上半年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業務下滑,而是做了很多主動和長期的資本投入,比如人才引進、市場推廣和研發等。

不惜短期虧損,加大投入顯示了快手主動進攻的一面。畢竟小而美的盈利,在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強大的對手面前,不能引以為傲。

這一刻終於到了。在厚達七百多頁的招股書和短期“赤字”背後——快手究竟要給資本市場講一個怎樣的故事?

快手的商業底色

要解析快手的財務和虧損,首先還要從這家公司商業模式的探索説起。

雖然早自2011年就已創立,但早期的快手,還是一個提供GIF動圖製作與分享的社區。到2013年宿華加入後,公司才正式轉型短視頻社交業務。

彼時直播的紅火仍未露頭,而短視頻也才剛剛興起。捕捉到機會的宿華和程一笑在那年10月宣佈轉型短視頻社區,並將公司正式定名為快手。

快手有個比較特別的普惠概念,即通過獨特的算法機制,讓平台上大多數創作者可以得到更多曝光機會,而不是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他們希望建立一個多對多的社交網絡,而不是一對多的媒體平台。普惠在當時幾乎可算是特立獨行的理念,與很多互聯網公司背道而馳。

掌握能夠帶來滾滾財源的流量,是早在門户時代就被奉為商業化變現的基本要素。但在宿華和程一笑看來,如果不能做到注意力的合理分配,那這個社區最終還是會變成少數人的話語權聚集地。

這種理念,構成了快手一直延續至今的底層產品邏輯,也決定了他們後來搭建生態的基本要素。到2016年,隨着“直播元年”到來,快手也加入滾滾直播大軍,並於同期打開了他們的商業化之門。

開啓商業化的頭兩年,快手是一家幾乎完全仰仗直播收入的公司,來自虛擬禮物交易帶來的抽成在2017年給公司帶來了高達83億的營收。

直播和廣告,到底優先選擇哪種變現模式?宿華和程一笑是有過慎重考慮的。直播的優勢在於,既兼顧了內容和互動體驗,又兼顧了變現,而廣告則很難保證不打擾到用户。

於是,快手在當時選擇了壓制線上廣告的增長,將自己“生長”了5年的商業化潛能,暫時傾注於直播。

與之相反,2016年9月,抖音前身A.me誕生,該平台在經歷短期建設後,馬上就開啓了字節系擅長的信息流廣告業務。到2017年9月,成立僅一年的抖音又開始加速商業化拓展。當時他們與Airbnb、哈爾濱啤酒和雪佛蘭合作推出的三支品牌視頻廣告,在信息流廣告之外,又加入了站內定製化廣告內容。

短短一年內連續拓展商業化,抖音的打法與當時已經成長了5年,卻還在為了用户體驗而壓制廣告的快手完全不同。這種主動壓制,也體現在招股書裏。

數據顯示,2017年快手的廣告收入僅有3.9億元,不是沒有企業想到快手上投廣告,而是快手大部分都拒之門外。

直播之外,如何賺錢?

關於直播之外如何賺錢,快手的兩位創始人據説在2018年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很多共識,他們將帶動快手收入躍升的動力大致拆分成了三級火箭。

第一級火箭當然就是直播,這是一個數千億元的市場規模。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直播打賞的市場規模2019年達到1400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4166億,年複合增長率19.9%。

過去四年多,快手從零開始,目前已經將直播做成了全球最大。根據快手招股書,2019年其直播收入314億,今年鐵定400多億,這級火箭儘管還會繼續增長,但增速肯定不會那麼快了。

大概從2018年開始,快手開始謀劃二級火箭——廣告。當時,宿華讓研發團隊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標體系,把對快手用户的打擾降低到可接受的最小範圍,才開始擴大廣告的灰度範圍。

到了2019年,快手開始在產品層面為廣告這級火箭補充更多燃料,包括主站上下滑版本的推出、快手極速版上線,單列比雙列更有利於信息流廣告展現。

到了2020年,快手更為這一級火箭的大規模啓動按下了加速鍵,快手主站8.0版本上線,兼容單雙列瀏覽,快手極速版日活過億,更多的廣告位、更優的推薦算法保證效果、更體系化的營銷團隊,讓快手的線上營銷收入暴漲。

快手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快手線上營銷收入達72億,相比2019全年幾乎翻倍,目前在總收入佔比中已經達到28.3%。相比於直播的幾千億的市場規模,廣告是幾萬億的市場空間,而且是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

可以説,快手商業模式的第二級火箭已經啓動。而緊跟其後的是第三極火箭電商。

電商的數據目前也很驚人。據快手招股書,快手電商業務2018年推出後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商品交易總額(GMV)達1,096億人民幣,平均月復購超60%。

目前來看,電商在整體收入佔比中依然較低,但將其作為未來3年的第三極火箭,依然是可以期待的,潛力十分巨大。

電商之外,宿華和程一笑還做了幾個潛在佈局,一是遊戲,快手遊戲直播的數據很強勁,2020年動作頻頻;二是教育、娛樂、汽車等產業領域,都開始板塊化運作,這些都有機會成為快手這艘航母的收入核動力。

以遊戲為例,據2019年底數據,快手遊戲直播日活高達5100萬,比虎牙+鬥魚合併的日活還要高,顯示了巨大的潛力。

在收入多元化和多級火箭的設置上,快手遠比外界思考的更深入。這個角度看,2020年快手建大數據中心、強化研發投入、儲備高端人才、市場品牌破圈推廣等這些長期投入帶來的短期虧損,並不需要特別關注,費用和風險都在可控範圍內。

更加需要關注的是,快手在視頻社交這條大道上的佈局,以及將野心落地的團隊執行力。

根據業內觀察,隨着高額投入的回報逐漸顯現,快手重回盈利狀態的時間可能會很快。

快手野心:內容社區催生“超級應用”

縱觀快手9年的發展史,可以清晰發現三個重要節點:2013年轉型短視頻;2016年開啓直播;以及自2018年陸續開始多元探索,並在2020年逐漸引爆的“全面加速”。

對快手來説,自2020年開始加大投入,顯然是為了打開邊界,駛向一個全新的賽道。隨着線上廣告和直播電商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公司向網絡遊戲、在線知識分享等領域的開拓,今天的快手看起來已不再是一家單純的內容平台,而更像一個容量豐厚的“超級應用”。

將各種看似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新業務融入公司大“IP”,這看起來與近年發力“聚合”的美團有點類似。創辦於2010年的美團最早以團購起家,他們早期的用户羣,主要受團購餐廳、KTV可以獲得折扣所吸引。

但隨着該業務的壯大,美團在保留早期業務的同時,逐漸將目標轉向本地生活,2015年與大眾點評合併後,美團轉向“超級應用”的趨勢愈加明顯,陸續進軍外賣、生鮮蔬菜配送、共享單車等新業務,並將所有業務都包容在一個APP內。

這種做法,與早期一些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佈局上熱衷於先多元化,再分拆出獨立應用的模式完全相反。這種“聚合”效應,一方面給公司業務做了“加法”,另一方面對用户體驗來説卻是在做“減法”。用户只需要下載並使用一個應用,就可以輕鬆獲得各種服務。

從美團的成長軌跡即可看出,在今天的這個時代,“聚合”顯然比“拆分”更有價值。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保持領先於競爭對手的最佳方式,就是擴展到更多垂直細分領域,這樣就可以從各方面成為一個擁有更高用户參與度的綜合平台。

快手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內容鏈接產業,並將多元化的業務整合進一個大“IP”內的方式,與美團的做法異曲同工。過去兩年,快手也一直在加強內容運營的力度,並開始向更細分的領域下沉,而這也將最終為快手解決短視頻、直播賽道的增長問題。

事實上,單一內容平台共同的天花板就在於——用户增長總會遇到瓶頸期。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應用,不斷提高着用户重疊度,也在不斷消解用户本身的內容消費能力。這意味着,如果單純依靠直播、廣告等收入,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增長問題,且增長會隨着平台規模變大而越來越難。

而快手看起來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今天的快手正着力於將內容與相關產業進行廣泛連接,利用平台獨特的用户粘性和社區屬性,打造一個從內容到產業,再到商業化,最後再反哺內容的雙向循環。

不過,與美團這種兼具生活功能屬性的應用相比,快手眼下看起來,仍是一家以內容為主的社區或者社交網絡。只不過,透過他們的成長軌跡以及微妙變化的收入結構可以看出,快手圖謀的已經不僅是短視頻、直播這兩條賽道。

這或許就能解釋這家已經擁有成熟盈利模式的公司,為何要突然加大投入,改變自己。快手創始人宿華過去曾在不同場合提到,快手是一家使命與技術驅動的公司,短視頻與直播只是當下最適合的媒介,公司的最終願景,是服務於人們的美好生活。

這也許才是快手最想講給資本市場的“故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32 字。

轉載請註明: 快手遞交招股書,連續盈利多年後,要給資本市場講什麼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