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痛惜!又一巨星隕落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科技

據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信公眾號消息,

12月8日凌晨2時42分,

參與國家的第一顆原子彈研製者、

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

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

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享年92歲。

李鬱芬,生於1928年2月,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復旦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教委、上海科技成果獎等;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勞動模範等稱號。

邊幹邊學,摸索前進

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復旦大學黨委從本校物理、化學等系抽調一批師生,和上海機械學院、華東化工學院等單位的師生共同組成科研組,開展分離同位素研究,為研製原子彈提供基礎技術。

當時,這支科研隊伍以“58中隊”為代號,在化學系主任吳徵鎧教授的指導下開始研究工作,李鬱芬教授等是其中的重要成員。

△第一排中間為李鬱芬教授

當時,世界上只有美、英、蘇三國掌握製造分離膜元件的技術,同時該技術被這些核國家列為重大國防機密並嚴禁擴散,甚至被蘇聯稱為“社會主義陣營安全的心臟”。1960年8月蘇聯專家撤走時曾揚言,他們走後,“中國核工業將成為一堆廢銅爛鐵,別説製造原子彈了”。

就這樣,在有限的技術資料支持下,“58中隊”的成員邊幹邊學,不斷摸索前進。當時,無論是從研究本身還是從研究條件來説,這項工作都是無比艱苦的,有的工作甚至還相當危險。

從1958年到1961年,他們堅決服從國家需要,堅持研究工作,並對製造全過程有了深入瞭解,逐漸成為原子能科學專家。1960年後,國家有關方面將吳徵鎧教授調往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復旦負責的研究工作轉由李鬱芬等人繼續進行。

準備當一輩子無名英雄

正如當時二機部副部長、原子能所所長錢三強所説:“這任務是絕密的,不能和任務外的任何人(包括配偶)談及此工作。今後不能再署名發表文章,要從此隱姓埋名,對粉末冶金的同行就説是改行了,不再參加粉末冶金方面的學術或學會活動。這項任務是‘直的進來、橫的出去’(意指終身工作)。”

由於是絕密任務,參加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不得與本任務之外的任何親朋好友(包括配偶)談及這一工作,不得公開發表論文,並要樹立終生為之工作的思想。李鬱芬等人對此毫無怨言,準備當一輩子無名英雄。

以至於改革開放以後,當李鬱芬遇到她的老同學時,對方十分驚奇地問她:“這些年你都到哪裏去了?既不見你發表文章,學術會議上也見不到你,我們都以為你從地球上消失了呢?”

在那些“從地球上消失”的日子裏,李鬱芬和她的同事們默默為祖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像一個螺絲釘一樣工作

1961年11月,在原子能系李鬱芬的帶領下,復旦“58中隊”全體研究人員連同儀器設備集中到上海冶金所會戰攻關,代號為“真空閥門”,復旦人佔總人數三分之一,李鬱芬任第三大組組長。

1964年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破成功。當記者和李鬱芬談及這段往事,她只説,“國家需要你,你肯定要好好幹,我們當時都願意像一個螺絲釘一樣工作。”她想了想,“我不知道這些話你們年輕人是否願意接受,可能現在觀念不同,你們更追求一種自我的張揚,但這是我當時真實的想法。”

1978年,這項攻關成果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後又獲得1984年國家發明獎一等獎、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從此,中國成為繼美、蘇、英之後,第四個能製造擴散分離膜韻國家,併成功製造了原子彈。“誰人識功勳,一彈揚國威”,李鬱芬等人的重大貢獻,直到二三十年以後才為世人所知。

△2016年李鬱芬教授參觀復旦大學校史館

淡泊名利,實事求是

作為學科中的骨幹、帶頭人,李鬱芬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榮譽,但她把它們都看得很淡,謙讓淡定是同事們對她一貫的評價。熟悉李鬱芬的人,都説她淡泊名利,高風亮節。

李鬱芬説,作為一個黨員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工作上如此,為人也一樣,面對缺點不隱瞞粉飾,面對功績也絕不虛報浮誇,這才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應具備的作風。

致敬為國奮鬥的人!

李鬱芬教授,一路走好!

來源: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