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深響授權創業邦發表,作者呂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國學者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爾摩曾將世界經濟發展劃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時代以及體驗經濟時代。
如今,五花八門的新“體驗”式消費正逐步替代單純的產品消費,我們已然是走到了第四個階段:體驗經濟時代。而與此同時,當下數字技術賦能效應愈發凸顯,也讓“體驗經濟時代”前又新增了一個關鍵性前綴——“數字化”。
數字化+體驗經濟已成大環境,眾多行業皆被直接影響。過去,本地品牌營銷方式較單一,如何適應新場景、為消費者帶來新體驗,成為本地品牌勢必要做出的改變。
但到了改變的具體操作環節,本地品牌仍有難點:
- 本地品牌的規模和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以二八定律看,中小規模、預算有限的本地品牌是大多數,對數字化了解甚少;
- 本地品牌長期強依賴於地域性線下業態,對“走到線上”的認知和投入都還不足,自然陷入“數字化迷茫”;
- 互聯網整體流量紅利逐漸減少,流量焦慮壓力越來越大。
另外,本地品牌本身也有不少顧慮:
- 平台數量多且各有特點,品牌很難合理選擇,也無法儘快去搭建起一個核心陣地來主導。
- 做什麼內容、打造怎樣的品牌人設、怎麼判斷效果等等對品牌來説都是難題。知萌諮詢就曾聯合巨量引擎對北京、廣州等19個城市中小企業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有38.8%的中小企業認為內容創作難。
- 從線上到線下兩大場景的跨越,營銷轉化鏈條長,留存用户難,品牌很難做成長期的生意。
可見,在數字化營銷方面,本地品牌還需要跨過資金、技術、運營甚至是心理上的一道道門檻。
開啓陣地經營、打造內容生態、探索創意玩法不論是難點還是顧慮,這背後展現出的,其實是本地品牌始終放在核心考慮的——來到線上,究竟能不能為我原有的生意帶來增量?想要在線上持續獲得增量,又該怎麼做?
開店即做生意,既然本地品牌習慣了線下開店,來到線上後其實用“開店”的邏輯來做生意也同樣適用。只不過,要適應數字化時代、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勝,本地品牌需要思維和行動的升級:
以“線上體驗店”思維,從流量投放轉變為做真正的生意。
體驗店在線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它是通過一系列新技術、新創意和具備差異化的服務來讓普通的店鋪升級為品牌的展廳,既做品牌宣傳也做銷售,也就是如今品牌所追求的“品效合一”。
來到線上,這個“體驗店”同樣得先有“店面”,抖音企業號便承擔起了這一重任。
- 陣地經營
如今幾乎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企業號,來作為品牌進駐平台後能承載長效經營的陣地。例如在抖音上,品牌可以在開通企業號後,通過內容的運營來積累和沉澱粉絲、內容和數據資產,逐步形成自己的陣地。之後再以此為基礎,利用平台搭建的全鏈路交易能力,實現高效的轉化變現和復購,進一步獲得增量。
出現在今年巨量中國城市峯會上的王府井東安市場,就是一典型案例。作為北京著名的老字號商城,王府井東安市場在入駐抖音後開啓了自己的企業號,並以情景劇式的短視頻內容和每週固定時間的兩場直播帶貨,在一年時間裏積累了兩萬個忠實粉絲,實現了四萬次的商品帶貨,以及120萬次的觀看量。
對王府井東安市場這樣的大型商場而言,消費者在線下面對的都是眾多的貨架和商品。但在線上,內容賦予了商場“人設”和趣味性,直接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2021年3月,在巨量中國城市峯會四川站中,巨量引擎營銷中心高級策略總監屈東良從建立陣地,內容運營、粉絲積累,成交變現四個維度,對陣地經營如何幫助企業的生意增長進行了深度剖析。他提出,企業的營銷需要從營銷思維轉向長效經營且建立屬於自己的陣地,針對粉絲量與成交量兩項關鍵數據,將企業訴求拆分為品牌、電商、留資、到店四個主要場景。企業號作為在抖音上營銷的基礎工具,通過直播、短視頻等輸出優質內容,幫助企業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品牌陣地。
在“線上體驗店”中,能夠給消費者帶來體驗感的來源就是內容。
而對內容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有獨特性,又要以短視頻、直播、KOL推薦等多種形式打配合。
- 內容生態
餐飲行業佔本地企業大多數,對於如何更好的展示自己,吸引顧客到店消費有更高的訴求。
比如,“蠔英雄”通過抖音美食達人的探店內容而收穫了無數前去打卡的食客。在抖音上,你可以看到北京、鄭州、蘭州等多個城市的美食達人都通過探店視頻直接展示出了蠔英雄在各城市的店面、食材、價格,並打出了“實現生蠔自由”的品牌標籤。這些達人的創作吸引着用户前去打卡,多維度的內容串聯聚合後直接為品牌形成了一個主題內容場,產生了巨大的口碑效應。
- 創意玩法
伴隨國內消費升級、Z世代崛起、消費者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如今國內主題公園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時間窗口,對於線上營銷的訴求也更加凸顯。
去年,國內知名主題公園品牌歡樂谷就在萬聖節與巨量引擎一同舉辦了#抖膽拍萬聖活動,鬼屋裏最帥的NPC、遊客、KOL紛紛都將自己的節日遊玩經歷用抖音記錄了下來。最終該話題下視頻獲得了超4.5億的總播放量,成功為歡樂谷引爆了話題熱度,同時也吸引了數萬人前去歡樂谷“打卡”體驗。
事實上,“打卡”如今已成為現代人喜愛的一項活動。據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發佈的報告《城市報告:數説美好城市》數據顯示,2020年僅是帶有成都這一個城市POI的視頻人數就超過790萬人次,視頻總數超過2600萬,而這些視頻最終被觀看超2000億次。
不難看出,不論是自己做短視頻和直播,還是憑藉達人推薦、話題互動打響名氣,這背後都需要平台資源支持。
抖音營銷背後有着巨量引擎的強有力支持,基於豐富的創作者資源、創作工具和組件,巨量引擎形成了一體化的內容矩陣,不論是在確定內容方向、選擇內容的形式還是在強調原生化表達方面,都能為本地品牌做營銷提供助力。而這其實也直接與巨量引擎提出的“內容營銷”概念所吻合。
而與此同時,品牌產出的優質內容要儘可能觸達目標用户,才能夠帶來足夠的銷售轉化。過去本地品牌的吆喝聲可能只會在小範圍被聽到,但現在多媒介、多渠道、多產品的疊加、聯通就已經把這種範圍打破。
巨量引擎本地直營效率運營高級總監李翔先生在分享矩陣內容打造時提到:“生活數字化拉高內容消費,驅動內容生態進化,從廣告採買到原生經營,實現在巨量拓展新生意。以流量延展價值+內容種草價值+長期陣地價值+高效全鏈價值,聚能驅動生意新增量;輔以打通矩陣內循環,同步驅動生意新增長,達成從內容、傳播到轉化鏈路演進,助力品牌營銷價值最大化。提升企業與用户溝通效率,全面升級「企業號」”。
而另外,能夠看出在數字化背景下,本地品牌的“線上體驗店”已經可以利用個性化推薦技術等等來實現“科學經營”。一方面支持本地品牌營銷內容的精準觸達;另一方面則是以信息流、搜索、穿山甲等共同組成的“流量綜合體”,讓多個產品之間的能力加乘,兼顧流量的內外循環,並解決流量來源不同、分散、數據不通等異構問題。
這裏所説的“科學”簡單來看是數據前置,為品牌制定營銷策略提供參考;但從整體來看其實是説品牌在營銷前中後端都能夠實現的全權掌控——在前端投放即尋求流量增長前,以沉澱的用户資產做內容和受眾匹配性分析,而後對創意、玩法、交互方式等進行優化;在營銷中後端,即流量的承接、轉化、維繫、擴散階段,能夠以數據資產做效果實時診斷以及全鏈路追蹤。
在營銷前中後端保證“一視同仁”的重視,其實也與巨量引擎的“CARES”營銷增長模型對應(Capture 破圈拉新、Activate 需求激活、Retain長期復購、Expand 開拓新域、Science of decision-making科學決策)。在平台助力下以用户、內容和數據資產作為支撐,本地品牌有了能夠看清、掌控經營全週期,以及激發生意增長的能力。
數字化營銷是複雜的,但營銷的最終目的——做真正的生意,找尋增量對所有品牌來説都是不變的。
雖然數字化進程正加速,本地品牌數字化轉型仍是場長期賽,但可以預見的是,通過以“線上體驗”思維進行數字化營銷的本地品牌,將更有機會留住用户,搶佔新生意增長先機。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