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創造大價值,大數據書寫濰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助力網上辦公、線上交易、在線教育,雲服務大顯身手:“雙招雙引”視頻簽約系統支撐全市集中籤約活動8次;外來人員信息登記系統服務外來入濰人員2萬餘人次;口罩預約購買系統累計為近60萬人次提供預約服務……回眸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大數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
數據賦能,贏取未來。我市全力夯實數字化設施基礎,在全省率先實現“一張網”“一朵雲”;深化數據“聚、通、用”,讓民生紅利觸手可及;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發展主線,加速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不斷刷新發展的加速度。
優政、惠民、興業。大數據正在成為濰坊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新引擎。
夯實新基建,濰坊乘上數據快車
在數字經濟時代,從吃住行到遊購娛,從工農生產到服務消費,處處活躍着大數據的身影。而大數據的應用,硬件支撐很關鍵。為此,我市按下新基建“加速鍵”,全力夯實數字化設施基礎。
今年汛期,很多市民發現,積水堵塞交通的情況在今年得到了更快的解決。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有了城市視頻智能解析平台,其中的“路面積水漫水”應用,可為城管部門處理城市防汛工作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智能巡查分析,實現了自動發現、精確分類、快速上報。
“這個智能解析平台,依託濰坊市大數據局超算中心,把全市現存的‘眼睛’匯聚整合,構建以視覺識別算法為核心的‘大腦’,實現城市治理的預測預警預防。”濰坊市大數據局黨組書記董勝勇説,目前平台已有人像識別、車輛識別、人羣事件管控等應用,可為公安、交警、交管、應急等多個城市管理部門提供業務場景的解析應用。
城市視頻智能解析平台僅是市視頻監控共享平台中的一個子平台。後者已整合匯聚各縣市區和10多個市直部門視頻資源約30萬路,並完成與省級平台的互聯互通,致力於打造城市的“視覺中樞”。
推進基礎應用平台(系統)建設,我市已經建立了包括市視頻監控共享平台在內的四大平台,為整合全市大數據資源提供了通道。
其中,市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已覆蓋全市各級各部門,編制發佈政務信息資源目錄2.3萬餘條,彙集數據信息18億條,數據交換總量達3億條,暢通了數據實時交換的“高速通道”。民意輿情大數據平台,已匯聚民意數據3億多條,建成市縣一體化的大數據平台,及時把握羣眾訴求動態,以數據輔助領導科學決策。協同辦公平台為部門網上辦公、移動辦公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支撐服務。
讓新基建為大數據應用鋪路。全市5G網絡基站已開通1200餘處,今年計劃新建4000餘處,實現城區全覆蓋。撤併專網,形成大網,市級自建專網全部實現與電子政務外網的互聯互通,建成了全市“一張網”。NB-IoT物聯網絡已覆蓋全市,為搭建萬物互聯的物聯樣板城市夯實了基礎。
圍繞國家和省關於新基建發展的重要部署,我市起草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創新行動、融合基礎設施突破行動、創新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等三大行動,推動全市基礎設施加快補齊短板。
身處大數據時代,如何將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從而服務經濟社會?我市正在着手統籌建設“城市大腦”。作為“數字濰坊”建設的“智能中樞”,打造具有濰坊特色的“城市大腦”,整合各相關部門業務信息系統,為其提供統一的智能運算和數據融合支撐。
數據越海量,越精準,越有效。強化雲服務高效支撐,市雲計算中心已為市、縣兩級90多個部門、單位的470多個信息系統提供了統一的政務雲服務,市直部門可上雲信息系統上雲率達100%,形成了全市“一片雲”。
釋放數字紅利,賦能智慧濰坊建設
讓生活更加便利、城市更加智慧。我市啓動“數聚賦能”2020專項行動,圍繞政務服務、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攻堅,全力推進“數字濰坊”建設。
今年1月份上線的“濰事通”APP,全面打通了與市政府門户網站、市政務服務網的用户和業務通道,實現了“一號登錄、一網通辦”,已將5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納入“濰事通”APP“掌上查、掌上辦”,達到市政務服務網審批事項80%以上。上線了智能挪車、社保醫保查詢、公積金查詢、實時公交、不動產查詢核驗等特色便民服務事項近100個。在華為、蘋果、小米等主流手機應用市場好評得分居全省地市級政務服務APP第一位。
以智慧城市生活作為切入點,讓羣眾生活便利而舒適。教育入學、公積金業務、綜合治税、銀行貸款等方面的社會應用也在穩步開展。
數據共享,不動產登記“快起來”。
依託全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台,實現線上申請、網上查看、現場核驗、隨到隨辦的“一網通辦”新模式。
申請人在銀行“便民服務點”提出登記申請並提報有關材料,銀行工作人員錄入信息、上傳有關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公積金管理部門進行遠程審核,審核通過後相關信息推送至銀行,銀行工作人員可到相關登記中心領取不動產登記證明、發放貸款。
一號通行,公積金實現“刷臉”提取。
市公積金業務在商業還貸提取、退休提取、解除勞動關係(賬號封存半年)提取、委託自動提取還貸等4個事項辦理實現了“零跑腿”的基礎上,結合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數據共享需求,為全市行政區劃內註冊登記的“企業”單位(不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開通網上辦理公積金繳存登記(開户)服務。該項服務不僅杜絕了虛假證明導致的騙提、騙貸行為,還大大減輕了前台工作人員核驗材料真偽的工作量。
信息共享,入學報名實現“零跑腿”。
為解決排隊冗長擁擠、證明材料繁雜等“入學難”問題,我市依託良好的數據歸集和共享基礎,推動實現了義務教育入學報名“零跑腿”。家長通過電腦或手機就能填報報名信息並上傳證明材料,後台自動比對核驗,只需15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入學報名,審核通過後自動形成電子版入學通知書。
“數聚”賦能,企業融資有了數據“背書”。
為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市大數據局創新打造了“數據應用生態平台”,探索研究政務數據的社會化應用,為實現基於政務數據的政企融合創新和公共數據資源全社會開發利用提供了條件。
在此基礎上,打造“數聚賦能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和金融物聯網兩大平台,探索有效破解我市中小企業融資困局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和現代金融服務業動能轉換的“濰坊模式”。
基於上述探索,7月17日,由市大數據局、濰坊市農商銀行研發的線上辦貸產品——“濰e貸”正式上線,為企業融資提供了極大便利。下步,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小微企業信貸業務、國網濰坊供電公司能源大數據中心等方面應用將相繼上線。
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市大數據局聯合市行政審批局首批選取了20個高頻行政審批事項,進行“一次不跑、事就辦好”試點,通過共享營業執照、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公積金信息、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等相關數據資源,讓“數據跑路”代替“羣眾跑腿”。
發展數字經濟,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建設數字政府、構建數字社會、發展數字經濟。我市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輪驅動”,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方面,我市初步形成了一批企業、產業園區和大數據精準服務企業。青州智能物聯網產業園和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園雙雙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數字經濟園區(試點)名單。
以此為契機,我市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園區建設,培育數字產業生態系統。協調青州智能物聯網產業園、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園兩家省級園區與通信運營商簽約,啓動我市數字經濟園區5G新基建建設。研究起草了《濰坊市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扶持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今年,我市成功將雲集匯通科技公司總部從北京回遷落地濰坊寒亭總部基地,並啓動在新三板上市;現代農業大數據產業園項目、貴州航天智慧農業項目完成簽約。青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華為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奠基。
其中,雲集匯通是一家主要為銀行提供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了政銀大數據模型平台、金融物聯網平台、智能快貸等一系列數字金融科技產品。
華為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由華為公司和青州市供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計劃落户100家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總部經濟企業,吸引集聚1000名科技人才創業就業,是全省“新基建”項目,也是全省“補短板擴內需”重點項目,有效帶動智慧城市管理、雲計算和產業大數據等行業領域的發展。
我市擁有數目龐大的工業企業,如何通過大數據這種信息化手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市大數據局推動成立了數字賦能聯盟,由濰柴控股、濰坊移動、浪潮華光光電子、濰坊銀行等濰坊本地幾十家智能製造、軟件研發、物聯網、網絡安全、傳統制造業、金融、高校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搭建起了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融合的交流合作平台。
同時,我市啓動了“數據賦能傳統產業”行動,引入雲墾智能公司等國內先進數字化賦能企業,推動相關產業及重點企業數字化轉型。
培育數字經濟標杆企業。濰柴“數據管理能力提升與應用示範項目”入選工信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示範項目;我市被列入“蔬菜產銷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省級試點;景芝酒業、共達電聲案例入選省數字經濟優秀案例。
佈局新發展,賦能新未來。站在數字經濟的時代風口,濰坊緊扣大數據“脈搏”打造競爭新優勢,唯有隻爭朝夕,方能不負韶華。(濰報全媒體記者 孟祥風 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