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投入,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必要的代價”,儘可能避免“無謂的代價”。必須看到,科研自有其規律,呼喚鋭意進取,更需沉潛積澱,很多事情“欲速則不達”。提升追趕效率的辦法就是鼓勵更多拓荒者大膽嘗試,除了依靠投入和激勵,還要有一套成熟的、寬容失敗的機制,包容那些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
資料圖 攝:蔡代徵
“缺芯少魂”是中國信息產業之痛,也成為核心技術攻關的重點領域。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推動相關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資金支持等層出不窮,中國也成為全球集成電路發展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據報道,2019年全國新增半導體企業超過萬家,而今年截至上個月,全國已有九千餘家企業轉做半導體。轟轟烈烈的態勢引人思考,如何看待這場“強芯”之戰?又怎樣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回顧歷史,三次大型技術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先後進入“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技術革命帶來全球經濟飛躍性發展,同時也重塑了世界格局。眼下,人類社會再度來到十字路口,科技創新依然是其中的關鍵變量。作為一個曾經輝煌亦曾經黯淡,並通過奮力追趕時代實現崛起的大國來説,我們深知落後就要捱打的慘痛,更深知抓住機遇、掌握前沿科技的重要。核心芯片、操作系統等研發和應用被認為是新一輪科技浪潮的基石,卻也是中國被“卡脖子”的掣肘因素,奮發圖強、自力更生,在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取得突破,是我們掌握髮展主動,保障國家安全,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的重中之重。
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而“櫻桃好吃樹難栽”。就芯片來説,其工藝相當於在指甲蓋上建起一座城市,學理依託數學、物理等基礎研究的突破,製造依賴光刻機、刻蝕機等“人類智慧集大成的產物”,自給自足則需要一條包括IC設計、芯片製作、封裝測試、設備製造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這些都決定了“強芯”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也是一項必須科學統籌、系統謀劃的國家工程,單兵突進、小打小鬧不行,倉促上馬、急功近利也不行。誠如倪光南院士所言,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最應該發揮的優勢,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因為只有國家主導,才可能承受鉅額的研發成本,容忍較長的投資回報週期,同時高效調配各方面資源,兵分多路,猛火強攻。目前大量人財物力向芯片領域的湧入,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當然,行業迅猛發展、投資熱情高漲也存在一些擔憂,關鍵一點就是要警惕遍地開花上項目、低水平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巨大的投入,一定要分清哪些是“必要的代價”,儘可能避免“無謂的代價”,這對決策智慧和甄別能力是很大考驗。必須看到,科研自有其規律,呼喚鋭意進取,更需沉潛積澱,很多事情“欲速則不達”。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強化頂層設計,狠抓產業規劃佈局,努力維護產業發展秩序。其間,科學決策至關重要。一方面,做好調查研究,積極引入專業力量對項目把關論證,確保政策紅包發到真正的“潛力股”手裏;一方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氣度胸襟,錨定前進方向就矢志不渝,不為一局一域所羈,不為一時得失所惑,不為巧言令色所迷。
科技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在壓實各方責任、建立防範機制的同時,也要對核心技術攻關秉持應有的耐心和寬容。科學家威廉·湯姆孫曾如此概括自己的事業:“有兩個字最能代表我五十年內在科學進步上的奮鬥,就是‘失敗’。”這道出了前沿研究所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對我們“強芯補魂”也不無啓示。提升追趕效率的辦法就是鼓勵更多拓荒者大膽嘗試,除了依靠投入和激勵,還要有一套成熟的、寬容失敗的機制,包容那些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成果考核時,多一些“彈性指標”而非“唯SCI論”;科研經費審核時,給可能的失敗預留一部分資金以保障研究重啓,等等。千方百計確保拓荒者心無旁騖,創造力的源頭活水才能充分湧動。
“強芯補魂”備受關注,相關領域的風吹草動總能引發熱烈討論。舉國關切和支持是攻關的動力,也意味着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不僅應是一種頂層設計,更應是一種社會氛圍。説白了,我們關注芯片,但要尊重科學規律、堅持科學精神,不能因點滴進步而大書特書、盲目樂觀,也不能因折戟沉沙而灰心喪氣、猛潑冷水。寬容失敗,不是不想成功,而是明白奮鬥的過程同樣重要。“科學沒有捷徑、功成不求速成”,有了這樣的大環境,科研工作就有了堅實支撐。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中國人從來不缺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氣,亦不缺少“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性。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在科學決策的基礎上奮力一搏,我們定能突破核心技術的“命門”,將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