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朱巍:互聯網話語權為何會變成黑洞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科技

互聯網技術讓幾乎每個人都有了一定的話語權,網絡話語權看似實現成本很低,但從表達“反射”效果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預知性來看,網絡話語權的實現成本其實相當高。

B站UP主卡夫卡鬆餅君(已病逝)遭網暴的話題前段時間引起輿論反思,本是一個樂觀抗癌的形象,僅因為一件小事突然逆轉,並滑向不可收拾的地步。網暴的理由看似是一個小題大做的話題,但網絡口水反噬的威力卻大到驚人。一方面,網絡表達的自由是相互的,你有發表的自由,我有評價的自由。法律對此的底線一般來説有兩個,一是不能捏造事實,不得侵害他人個人信息等人格權;另一個是不得以侮辱性語言詆譭他人。這兩條法律底線作為平台管理的基本抓手,從這個角度講,平台能管得了侵權和違法行為,但管不了輿論的產生和方向。

另一方面,網絡傳播中極易出現“沉默的螺旋”現象。沉默的大多數並不表態,善於表達者也僅是從個體角度進行表達,出現話題意見領袖(KOL)之後,沉默的大多數大多以點贊、轉發、評論等方式予以附和。從這個角度看,整體的評論並非是整體意見的大多數,而是個別善於表達者的意願裹挾着沉默的大多數。

網絡話語權逐漸演化成兩個方面——表達者與評價者。表達者無法判斷,更不可能左右評價者,評價者往往在表達的同時也變成被評價的對象。這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形成網絡話語權、表達權、評價權與輿情之間的關係。

話語權的複雜性,在網絡生態與技術影響背景下變得更為複雜。首先,平台通過大數據學習與算法推薦的方式,形成了垂直化話題,表達與評價的興趣點被隨處標記。其次,算法控制着熱搜、熱詞、熱榜,看似是因輿論形成的熱搜,實質則是因熱搜形成的輿論。再次,KOL的表達被多重獎勵,流量與商業的無縫對接、平台為內容支付的費用、蹭熱點帶來的粉絲數量等等,都使得KOL實質成為網絡輿論,甚至網絡暴力的助燃器。最後,KOL本身也被粉絲與輿論所裹挾,粉絲羣體的構成是KOL在表達、評價時必須要特別考慮的問題,有什麼樣的粉絲就有什麼樣的KOL,垂直類別的劃分要求,使得KOL本身必須具備某種人設,這種先入為主的人設,又加劇了網絡輿論的行程。

對於平台來説,話題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話題就帶來流量,爭議就是關注,在流量為王、變現迅速的時代,平台會以最大的熱情來完成普通事件的熱點轉化,甚至主動通過設置熱榜、話題等形式來搭建爭議的話題。

在這種互聯網生態中,每個人看似都是表達者,其實,也都是被評價者。網絡力量的反噬能力,在技術、設置、KOL、沉默的螺旋、流量經濟和用户性質的裹挾下,會吞噬掉一切東西,形成一個看不到摸不着的黑洞。接近這個黑洞的評論,都會被所謂的“大多數”所掩蓋,這個黑洞裏面既缺乏正義,也鮮見善良。黑洞的中心,往往是無辜的主動或被動的表達者,也包括評論者。犧牲了個體的權益,看似是大多數人的知情權與表達權得到了滿足,其實,按照羅爾斯《正義論》的觀點來看,這才是最不正義的行為。

網絡黑洞也常常被人利用,飯圈文化、網絡水軍、網絡勒索、差評與黑稿都在傳播矩陣和網絡平台設置的規則中存活,有的甚至成為產業。當表達權被買賣,當表達者不受到尊重,當平台只看流量,當人被作為手段而非目的之時,網絡話語權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沒有了真實的表達,也就談不上自由,每個人既噤若寒蟬,又吃着人血饅頭,越來越多的看客,旁觀着缺乏倫理與善良的盛宴,每個人都成為流量的生產工具,或是被消費,或是消費別人。這樣的互聯網傳播生態,相信每一個善良的人都不會喜歡。(作者是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