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懟懟
微信十年,話題好大,可承載的內容量也很多。每一個微信用户,如果要回望這十年與微信的故事,涉及的「內存」也會是龐大的。
不過微信之父張小龍在微信之夜總結微信十年時,只用了兩個關鍵詞,「連接」和「簡單」。
在張小龍看來,微信是做底層的「連接」,是基礎設施。而簡單一詞,比「美觀,實用,合理,優雅」這樣的詞彙,更能描述一個產品之美。
- 連接是很美的。因為世界的運行就是靠萬事萬物的連接而進行的。對產品來説,做連接,意味着做服務的底層設施,因為基於連接可以演變出來的結果是最豐富的。很多的社交產品可能也做連接,但它止步於人,微信的連接範疇更大,公眾號、小程序目標都是連接,連接人和內容、人和服務,包括微信支付也可以認為是一種貨幣的連接,視頻號的目標也是連接。重心不是在做內容,而是在做底層的連接,這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提“去中心化“,因為連接和中心化是有些排斥的。
- 十年來,微信加了很多功能。我很慶幸的是,現在的微信,還幾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樣簡單。雖然比十年前多了非常多功能,但這些功能,都已經是用的最簡單的辦法了,所以增加的複雜度會小。簡單才會好用。特別是一個產品有十億人在用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想,很多用户其實並不一定很在意產品是否簡單。粗製濫造的產品,也可能照樣會有很多人用的。但是我們還是會追求簡單,因為總有部分人,會認同這種簡單背後的美感。
每年的微信之夜,都是微信公開課PRO結束後的一個「盛宴」。它本來只是屬於產品經理,或者微信開發者的一場活動。但因為微信之國民性,幾乎每個關注微信發展的用户,都想要了解下,這個國民級應用的掌舵者,在想些什麼。
事實上,即便是騰訊內部員工,每年也都不知道張小龍會在微信之夜講些什麼。所以,這是為數不多,互聯網大佬公開講話,卻不準備發言稿的場景。
或許張小龍最後一刻才決定講什麼,這個脾性和微信本身的產品哲學也是契合的。正如張小龍在《微信背後的產品觀》一書裏所談到的:
- 微信的每個版本之間沒有任何的計劃,往往是上一個版本已經發布了,才開始想下一個版本該做什麼。所以如果你現在問我,微信兩個月以後的版本會是什麼樣子的,沒有人能告訴你,因為還沒有決定呢。
- 但這並不意味最後一刻才開始想這個問題,這是想不到的,而是説整個過程裏,我們每天都在想哪些東西是好玩的,是值得去做的。
- 我在微信裏的簽名是,世界是新的。這也是面向未來的一種思路。忘記過去的數據甚至經驗,對當前和未來趨勢的洞察才重要。
微信如今這個版本,最大的變化是有了視頻號。
關於視頻號是什麼?張小龍的思考同樣是從本源,或者説第一性原理去理解的。即視頻是什麼,視頻號的意義是什麼。
- 説到視頻,大家會想到手機相冊裏面的視頻文件……但視頻文件其實是會消失的。從Windows轉到蘋果手機的用户,都會遇到一個問題,以前的文件和文件夾去哪裏了。在iOS裏,沒有了文件的概念。文件被各個應用自己定義了。這是把文件應用化了,即文件不能脱離應用而存在,一旦脱離了,就是沒有意義無法解釋的數據。原始視頻只是數據,它沒法關聯到其他信息,如創作者,觀眾數,評論等。它還需要存在本地,數據丟了就丟了。因此未來的視頻應該是一種結構化數據。它存在雲端,有所有的創作者信息,有觀眾的互動信息,能夠很方便的分享。文字和視頻等內容,存在的價值在於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而分享,如果還需要copy整個原始數據,是很落後的。分享應該只是一個鏈接的傳遞。
所以,張小龍認為,視頻號的意義,與其説是視頻,不如説是“號”。因為有了一個公開的號,意味着每個人都有了一個公開發聲的身份。在這裏,視頻號是結構化的視頻內容的載體。
03不管是對視頻號未來形態的預判,還是對微信十年的總結,今年的微信之夜,如同過去幾年微信之夜張小龍的演講一樣,沒有大而空的概念,只有圍繞人本身的聊天。
在《微信背後的產品觀》一書的開篇,張小龍首先談到的就是關於人的事情,因為產品的需求從用户中產生,首先要了解人是什麼。
張小龍這本書的內容不少來自早前在騰訊的內部講話。他説,人是環境的反應器。
這讓我想起2020年很火的一本書,是吳琦和項飆的對談——《把自己作為方法》。
產品經理和社會學家,有時候,會有見識上的異曲同工之妙。他們的工作,都從人本身出發。
項飆在《把自己作為方法一書》中談到:
- 自己的經驗都不是自然發生的,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發生,有它的歷史、來源和侷限。問題化的意思不是把它變成了負面意義上的問題,把它割出掉,而是要更好地去擁抱。
- 有大的關懷當然是一種很高的理想境界,然後到具體問題的時候,不是追求理想境界,而是去探求不理想存在的原因,強調操作化。
把自己作為方法,在和吳琦的對談過程中,項飆從身邊親人和自己的經歷去思考60年代、80年代,從北大、牛津和新加坡的學習經歷去思考大學體制、知識分子以及學術本身。
而張小龍在書的結尾再三強調,「我所説的,都是錯的」。
-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永遠正確的教條。而且大家也不要把這些當成教條,當成一個啓發就好。任何東西一旦説出來,變成了一個教條,它就已經錯了。一定是你自己理解到的才是你自己的。
麥克盧漢很早就提出來,媒介即人的延伸。如今,對中國人來説,微信即人的延伸。
把微信作為方法,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把自己作為方法。
把微信作為方法,有兩個維度的意思。一個是微信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而每個人的微信都不一樣,生活方式也不一樣。微信的產品觀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有連接屬性的底層架構,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微信id,可以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舞台。
另一個是,微信提供了小程序、公眾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搜一搜、小遊戲和視頻號等工具,讓不同領域的人可以有不一樣的實現價值的方式。
有媒體人通過寫公眾號內容創業,有攝影師通過視頻號直播流星雨,有餐飲店店主通過企業微信運營私域流量疫情後重回交易高峯,有新茶飲入局者利用小程序連接消費者……
從底層架構到實操工具,我們都可以把微信作為方法,更好地去擁抱。
05多年前,張小龍在社交媒體上寫:「一個產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為一個垃圾產品」,現在他要説「一個產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還不是一個垃圾產品。」
微信的確加了很多功能,但那些功能,其實只有在你「把微信作為方法」的時候,它才會出現。
對一個互聯網產品來説,或許永遠也不會有理想狀態。但產品和人都是有DNA的,產品和人一樣,是進化出來的,而非規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