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偉
李春雨
張明吉
呂子茹
從救治患者到疫情防控,從疫苗科研攻關到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各類新科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出行領域也是科技戰“疫”的主戰場。從負壓救護車到熱成像移動測温車,從無人消毒車再到“CN95健康汽車”,科技成為出行行業迎戰疫情的撒手鐧之一。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什麼樣的出行新技術讓青年“種草”?對於未來出行,他們有哪些新憧憬?
為汽車戴上“N95口罩”科技讓出行更安心
大連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 趙志偉
疫情為出行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即便如此,許多汽車黑科技還是在這場戰“疫”中展現出非凡戰鬥力。
在抗疫一線,無人駕駛物流車完美解決了物資配送點“最後一公里”問題,真正實現了零接觸配送;無人清掃消毒車來回穿梭在醫院,幫助醫護人員完成內外清掃、消毒和清掃垃圾等工作;醫療級車載新風系統的推出也使傳統汽車戴上了“N95口罩”,讓車內空氣得到有效清潔。這些汽車黑科技讓人眼前一亮,它們確實成為抗擊疫情的“撒手鐧”,時時刻刻為防控疫情貢獻着力量。
隨着汽車“新四化”的提出,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已經逐漸明瞭。自動駕駛技術、新能源、車聯網以及汽車共享將成為汽車的主要發展路線。我很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汽車黑科技可以出現在每一條馬路,人們不僅能享受車聯網帶來的便捷,可以呼吸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新鮮空氣,還能夠體驗智能出行的奇妙,甚至可以在開車上班的路上補個回籠覺。
疫情為傳統汽車產業注入“催化劑”
北京外國語大學工商管理專業 李春雨
在出行領域智能化、網聯化不斷升級發展的浪潮中,汽車不再是單純的出行工具,已經成為智能化出行場景的重要組成。隨着購車羣體的年輕化,消費需求也逐漸向智能化靠攏。這次突如其來的全球性疫情,有可能為傳統汽車產業注入“催化劑”,進一步推動出行行業的全面發展。
在我看來,車聯網將徹底重構出行產業,在5G、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推動下,汽車行業的價值將由過去的以車輛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汽車產業格局將以產品 技術為中心向以用户體驗為中心升級。
未來,在基礎建設的配合之下,無人駕駛技術產業化值得期待。從無人出租車的出現,到無人外賣、無人快遞、無人物流等超乎我們想象的模式,智能出行生活觸手可及。
無人駕駛為技術競爭提供了“新賽道”
大連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 張明吉
幾年前,大眾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屢見不鮮的無人駕駛交通事故中。而在此次迎戰新冠疫情的過程中,用於貨物運輸的零接觸配送工作無人駕駛汽車則給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在這背後,是國家與企業對無人駕駛的重視。例如,近日發佈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提到,2025年,智能汽車的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等將基本形成,這讓智能汽車發展有了中國方案。
另一方面,從各個高校無人駕駛領域研究生的大幅增多,到汽車工程系相關課程中智能汽車知識的增加都可以看出,無人駕駛技術將成為未來的發展主流。
與此同時,我國在電子信息領域相比其他國家存在一定的優勢。在無人駕駛這一全新的汽車領域中,追趕世界的目標或許可以實現。
黑科技築起“防疫城牆”
天津美術學院視覺文化策劃與管理專業 呂子茹
面對新冠疫情,各類新興科技戰“疫”的方式層出不窮,在第一時間加入抗疫防疫工作當中,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出行行業中各式各樣的新型交通工具也使我感到我國科技的飛速進步與發展。
藉助無人駕駛技術,無人清掃車幫助醫護人員完成內外清掃、消毒、蒐集垃圾等工作。在大大節約人力資源的同時,幫助醫護工作人員減輕了不少負擔。
例如,在火神山醫院執行消殺任務的“蝸小白”每天可分早中晚執行3次消毒殺菌工作,單次消殺覆蓋面積約1萬平方米,由此也讓我對它產生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了科技力量的神奇。
回想幾年前,無人駕駛還讓人“望而卻步”,而現今這項技術已經逐步落地,並將在5G時代得到大面積普及使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科技將讓我們的出行以及貨物運輸更為安全便捷,讓生活更加美好。(程鴻鶴)
(文中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