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霸主失勢?美國芯片巨頭自曝“難產”,一夜損失415億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芯片製造已成兵家必爭之地。為了維護全球第一經濟體在半導體芯片技術上的領先地位,以及試圖改變半導體制造業一直往亞洲傾斜的情況,這個夏季美國提出AFA和CHIPS兩項新法案,計劃拿出共計370億美元來補貼本國芯片產業。然而,走向沒落的英特爾順勢敲響美國半導體霸主時代落幕的鐘聲。
英特爾自曝7nm芯片“難產”後,兩大連鎖反應顯現!
近期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可謂麻煩不斷。7月24日,英特爾自曝其7nm芯片的製造正面臨失敗,若不能及時生產7nm芯片,將考慮將芯片製造業務外包。雖説半導體產業外包製造芯片已司空見慣,但英特爾是當今世界上少有的依舊保持 IDM 模式的半導體廠商,
這種模式通俗講就是全能模式,從芯片設計、製造、封裝到測試全都自己做。進一步講,IDM模式最大的優勢在於自成一體,不需要依賴別人。如今英特爾破天荒地改變其50年來的商業模式,放棄堅持芯片“設計+製造”兩手抓的優勢,無疑是承認其芯片製造工藝日漸落後,而英特爾此舉也直接引發了兩個連鎖反應。
消息一出,上週五英特爾股價遭遇重挫,暴跌16.24%,市值一夜蒸發415億美元。不止於此,英特爾還將面臨集體訴訟。據英媒7月27日報道,美國Hagens Berman律師事務所發佈聲明稱,英特爾多次對投資者承諾將在2021年推出7nm芯片,但其隱瞞了芯片製造中的困難導致股價大跌。
該律所認為,英特爾此舉涉嫌證券欺詐,呼籲投資人對英特爾進行訴訟並索賠,這也讓英特爾當前的處境愈發難堪。相關資料顯示,過去15年裏,英特爾累計投入1300多億美元用於芯片製造,現在看來,這一筆“投資”算是打水漂了。
美國半導體霸主時代落幕:英特爾如何走向衰退?
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域的標杆企業,英特爾為什麼會走到目前這步?一是英特爾固步自封,錯過時代潮流。上世紀80年代,微軟與英特爾合作成立“Wintel”聯盟,主導全球PC市場,在全球個人電腦產業形成了所謂的“雙寡頭壟斷”格局。
可進入21世紀以後,英特爾依舊繼續專攻個人電腦和服務器芯片,未跟上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的潮流,導致競爭力下滑。而英特爾的競爭對手ARM以及高通、三星、聯發科等企業則抓住機遇,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佼佼者。
二是蘋果“換芯”給了英特爾沉重一擊。2020年6月份,蘋果宣佈從今年底開始正式在 Macbook上搭載自研芯片,預計在未來2年時間內逐步過渡替換全部現有的英特爾芯片,結束05年以來雙方在PC方面的合作。錯過時代機遇,又失去優質客户,如今還放棄技術優勢,英特爾的未來迷霧重重。
曾經,有着全球最強大的IDM企業之稱的英特爾曾是美國的驕傲,遺憾的是,現在的英特爾卻成了美國半導體行業走向衰落的證據。英特爾的落伍,也為美國主導世界半導體行業的時代畫上句號。
【來源:金十數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