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開飛
通訊員 許曉鳳 董佳琪
近期,央視曝光了一些手機App通過植入插件,轉移用户個人信息的行為,涉及手機軟件近50款。事實上,用户除了在使用手機App時可能會被監視外,使用電腦瀏覽網頁也存在這一隱患。
在瀏覽購物網站、視頻網站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購物網站上刷到的內容,大多是依據你的喜好推送的款式;瀏覽過某一類視頻,下次再打開該視頻網站,就會看到首頁推送了相似內容。這背後其實是網絡追蹤器在發揮作用。
在今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蘋果介紹了升級後的隱私報告功能,據稱可以告訴用户訪問網站上運行的是哪款網絡追蹤器,還可以生成報告,詳細列出30天之內的、用户在瀏覽網頁時觸發過的網絡追蹤器,另外,還會顯示出這些追蹤器來自哪些網站。
目前網絡追蹤都是如何實現的?信息被追蹤將給用户帶來哪些實質影響?如何最大限度進行規範和預防?就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追蹤技術不斷更新換代
網絡追蹤是一種用於記住和識別過往網站訪問痕跡的技術,通過解讀用户在上網過程中留下的電子蹤跡,就可以蒐集用户的相應信息。
科技日報記者發現,許多電商平台或視頻軟件中都內嵌了網絡追蹤功能。除了內嵌外,利用第三方提供的特定網絡追蹤接口,也能在各類網站中實現網絡追蹤。
網絡追蹤主要通過哪些技術實現?以優酷和淘寶為例,如果人們在淘寶上搜索了某些商品,那麼下次打開優酷就會被推送與這些商品相關的廣告。記者瞭解到,這是由於優酷和淘寶的平台同時內嵌了名為“mmstat.com”的網絡追蹤器,而該追蹤器是阿里巴巴提供的一個統計分析接口。
據專業人士介紹,最初的網絡追蹤器,是利用多網站共享的Cookie來分析用户行為並標識瀏覽器用户,進而實現網絡追蹤。
Cookie是網站發送的一個小數據片段,類似於“記憶存儲卡”。“通過Cookie,網站可以記錄用户在電商網站中放到購物車中的物品,或者記錄用户的瀏覽行為,也可記錄用户之前輸入的姓名、地址、密碼、信用卡號碼等信息。”360瀏覽器技術負責人説。
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助理、網絡系統信息安全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劉西蒙博士指出,目前利用第三方Cookie可實現跨網站的用户追蹤。例如,當用户瀏覽網頁時,網站A會通過第三方網絡追蹤器接口收集用户上網行為,並生成一段Cookie保存在用户的電腦上。之後,若用户訪問的網站B與網站A使用的是同一個網絡追蹤器,那麼網站B就會從Cookie中讀取用户標識,並掌握用户的上網歷史行為信息,從而達到網絡追蹤的目的。
然而,利用Cookie讀取用户信息雖然有效,但通常容易被發現和阻止。於是,在Cookie之後,出現了以瀏覽器指紋識別為代表的第二代網絡追蹤技術。瀏覽器指紋就像我們人的指紋一樣,具有個體辨識度,主要通過收集特定時間段內用户瀏覽器以及操作系統、硬件方面的特徵信息來區分不同的用户。指紋獨立於Cookie起作用,相對Cookie來説更難被發現。
“為了解決同一台主機多瀏覽器指紋特徵不同的問題,還有人提出了指紋追蹤技術跨瀏覽器指紋識別方案,可以同時在多個瀏覽器上甄別出同一用户的信息並加以追蹤。另外,還有人正在研究跨設備追蹤以及利用日誌追蹤等技術,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網絡追蹤。”劉西蒙説。
可優化服務和泄露信息的“雙刃劍”
服務商設置這些網絡追蹤器目的何在?
“一些平台內嵌追蹤器的目的是實現網站分析,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廣告等。”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負責人辛陽教授説。
360瀏覽器技術負責人舉例説,當用户在網上購物時,廣告公司可以通過追蹤瀏覽記錄,實現對不同用户的標識和區分,隨後在互聯網上進行全面跟隨。使得網站能夠讓商家獲取到用户的個人喜好,實現廣告的個性化投放。
同時,通過分析用户使用習慣與流量導入、消費行為等之間的轉化,對網站進行優化設計,以吸引更多目標客户;通過識別用户和分析用户的歷史數據,可以在用户訪問網站時提供定製化的內容,優化用户訪問體驗。
當前,網絡追蹤的採集信息範圍十分廣泛,包括用户曾訪問過的網站信息、網購搜索記錄、視頻瀏覽記錄、社交網站活動等,甚至可以獲取到用户個人財務信息、健康狀況、生活背景等私密信息。
網絡追蹤技術的產生就像一把“雙刃劍”。辛陽指出,對於用户而言,他們有更大的可能性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廣告內容,避免受到大量無關廣告的干擾。同時網絡追蹤可以為用户提供定製化的服務,改善訪問體驗。例如購物網站會識別用户,並綜合其歷史數據,優先為其推薦潛在感興趣的商品。
然而,若一個網絡追蹤器同時出現在多個站點上,隨着用户的使用時間增加,用户的個人信息就可能會被完全暴露,這將給用户帶來許多隱私安全方面的隱患。
“若這些信息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採集,將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劉西蒙指出,甚至通過社交賬號的信息關聯分析,不法分子還可以直接定位到具體的個人,可能會以此實施網絡詐騙或更嚴重的侵害。
完全避免被追蹤很難做到
網絡追蹤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安全隱患相伴而來,目前有哪些反追蹤技術和解決方案?
360瀏覽器技術負責人指出,目前的反追蹤技術一般都內置於瀏覽器中,可以開啓無痕瀏覽、阻止第三方跟蹤器使用等功能來避免被追蹤。該功能實現的技術原理是在發送訪問的“http”報頭中添加一個字段,告訴服務提供者不要插入追蹤的相關代碼,這類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反追蹤的目的。
“也可通過直接屏蔽第三方Cookie的手段來避免大量網絡追蹤器的追蹤。但這種方式會給用户帶來很多不便,一些網站的功能將無法使用,比如單點登錄等,這就意味着在多個應用系統中,用户將不能通過一次登錄就可以訪問所有相互信任的應用系統。”劉西蒙説。
目前,已經有瀏覽器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實現智能反追蹤,如蘋果公司的Safari瀏覽器。該技術相比完全禁止Cookie的方法更加智能,避免了用户無法單點登錄或者感興趣內容被屏蔽等問題。
那麼,完全避免被追蹤可實現嗎?劉西蒙表示,只要用户使用電子設備就會與服務供應商產生關聯,在與之進行數據交互的同時,必然會產生大量行為數據並被其收集。就目前情況來看,完全避免被追蹤很難做到。
對此,劉西蒙建議,應加快促進《數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的頒佈與落實,並提出行之有效的數據安全監督方案;積極推進數據開發利用技術和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規範網站追蹤用户信息行為以及數據交易行為;此外,還應支持高校、企業開展數據安全教育相關活動,並投入資源用於發展數據安全相關的技術,培養數據安全技術人才。
“從用户角度來説,首先要儘可能訪問正規網站,避免瀏覽惡意網站,防止信息被非法分子獲取。其次,用户可以在瀏覽器上設置隱私保護、安裝反追蹤擴展等方式保護自己的隱私。”辛陽指出,若發現網站存在非法獲取、利用用户數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網站的非法行為,必要時應當採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