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努力使中國的朋友更“鐵”了 朋友圈更大了

抗疫努力使中國的朋友更“鐵”了 朋友圈更大了

6月7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 李 鑫攝

中國支援多國抗疫

截至5月31日,中國已經或正在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物資援助,向27國派出29支醫療專家組。中國的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機構包括個人也積極行動起來,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物資。同時,中國還為世界各國在華商業採購儘可能地提供便利,3月1日至5月31日,向20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防疫物資,其中,口罩706億隻,防護服3.4億套。

海外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熊建)今天(7日)上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有關內容,回答記者提問。

疫苗研製:若可應用,就作為公共產品向全球提供

疫情發生以來,各國十分關注疫苗問題。白皮書裏包括了科技支撐抗疫的相關內容,例如藥物、疫苗等科研如何和臨牀一線治療實踐相結合,以及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支撐抗疫等。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從科學研究上講,疫苗研製一般要經過病毒分離、實驗室疫苗構建、細胞試驗、動物試驗、臨牀研究,然後才是規模化生產,最後要經藥監部門註冊批准才能上市應用。中國按照5條技術路線部署疫苗研發,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核酸疫苗。在疫苗研製過程中和今後的臨牀試驗應用,這兩個方面都要加強國際合作。下一步,中國疫苗如果完成了研製和臨牀試驗後,可以達到應用的時候,我們會把它作為公共產品向全球提供。

公衞體系:完善四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功能定位

防疫鬥爭實踐證明,中國醫療衞生體系和公共衞生應急突發事件體系總體上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短板。國家衞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建設。

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衞生事業投入機制,改善疾病預防控制的基礎條件,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公共衞生的服務項目。

二是完善功能定位,在國家、省、市、縣四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當中,進一步加強對急性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明確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功能定位: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解決科研研發、實驗室檢測、業務指導和病原學分析等“一錘定音”的能力;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強區域防控工作的指導、監督、質量評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市和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進一步加強現場流行病學的調查和對地區性傳染病疾病譜的日常監管和監測;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社區醫療機構要夯實基礎,加強社區的管理和防控,在基層築牢防病基礎。

三是要創新醫防結合機制,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在機制上打通,實現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

四是優化監測體系,強化預警能力。“四早”核心是早發現,對於重大傳染病控制早發現是關鍵,所以在預警上,除了在2003年非典以後建立的網絡疫情直報系統,現在還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行政報告。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這兩個系統,比如建立輿情監測系統、醫務人員報告系統、科研發現報告的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的預警多元觸發機制等。

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激發人員活力,着重培養病原學檢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疫情形勢研判和分析等方面專業人才培養,使得對重大傳染病日常監測、應急預警、現場調查、形勢研判以及流調過程效率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醫療救治:新冠肺炎治癒率超過了病毒性肺炎

經過廣大醫務工作者艱苦卓絕努力,全國新冠肺炎治癒率達到94.3%,超過了病毒性肺炎的平均治癒率。馬曉偉表示,主要做法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控制傳染源、降低感染率。修訂了六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對於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發熱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實行嚴格的隔離和管控,做到“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應隔盡隔”。在中央工作組指導下,武漢市兩次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社區拉網的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按照這樣的標準實現了病例存量清零,把在社區和社會上流動的病人和傳染源完全清點清楚,並且收治控制。

二是加快檢測。下放檢測傳染病權限,從完全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下放到所有二級以上醫院,擴大實驗室,培養人員,同時發揮第三方作用來加強檢測工作,使武漢的檢測週期從2天縮短到4—6小時,從每天只能檢測300人份提升到5萬人份,構建起了“2小時內完成網絡報告,12小時內完成檢測信息反饋,24小時內完成流調”閉環系統。疫情初期,確診一個病人平均間隔時間是15.4天,到中期以後確診一個病人縮短到3天。

三是千方百計保障醫療服務供給,提高收治率。全國指定了2000餘家定點醫療機構和重症治療醫院,同時又有1萬餘家發熱門診。在武漢,建立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隔離點梯次佈局的應急救治網絡。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改造同濟、協和、湖北省人民醫院等綜合性醫院,使定點醫院從35家增加到86家。同時,建設了方艙醫院,使得在社區排查出來的病人能夠有牀收治。

四是增用一批隔離點。把630多所賓館、學校、培訓中心和醫療機構改造成密切接觸者和疑似患者的隔離房間,有效採取了隔離措施。

五是全力以赴救治病人,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346支國家醫療隊,4.26萬名醫務工作者,1.9萬名重症醫務人員趕赴湖北和武漢進行治療。由國家隊接管所有重症患者,整建制接手重症病房,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循環內科和感染科的醫生擔任主力,大批重症醫學的護士前往武漢,一個重症患者3個護士進行看管。同時在方艙醫院開展中西醫結合療法,阻止輕症病人轉為重症。

國際關係:對77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暫停債務償還

對於“中國同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因為疫情受到消極影響”這種説法,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不認同,因為這種説法不符合事實。事實是,經過這場疫情,中國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關係非但沒有受到消極影響,反而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改善,朋友更“鐵”了,朋友圈更大了。

白皮書裏專門提到,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最艱難的時候,全球170多個國家領導人、50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負責人以及300多個外國政黨和政治組織向中國領導人來函、致電、發表聲明,以多種方式表示慰問和支持。有77個國家和12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的抗疫鬥爭提供捐贈。

馬朝旭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疫情形勢,中國感同身受,投桃報李,盡己所能向各方提供支持和幫助,毫無保留地分享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中國向世衞組織分兩批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現匯援助,向疫苗免疫聯盟等國際組織提供捐贈,還幫助世衞組織“團結應對基金”啓動在中國的籌資。關於聯合國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在中國建設正在商談和加緊籌建之中。中國積極參與並落實二十國集團“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已經宣佈向77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暫停債務償還。30箇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正在加緊建立。

病毒溯源:把這項工作做得更科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

關於新冠病毒溯源問題,王志剛表示,明確病毒到底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經過了一個什麼樣的傳播發展軌跡,這是全球科技界的責任,也是疫情科研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中國自疫情發生以來就高度重視並積極開展溯源研究,力爭還原疫情發生和發展的自然過程,瞭解發現其中藴含的科學原理。

王志剛指出,病毒溯源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科學地應對人類共同威脅——新冠病毒。一方面,怎麼樣能夠防止同類疫情再次發生,另一方面,如果發生瞭如何應對。只有把溯源這項工作做得更科學、更有效、更有針對性,才能使疫苗研發、藥物篩選、新藥研製以及檢測試劑的科研工作,能夠隨着病毒發展變化,有針對性地開展。

中國媒體:專業素養、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令人尊敬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表示,中國媒體人士在抗疫報道中表現的專業素養、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是令人尊敬的,中國媒體關於抗疫的報道是實事求是、真實客觀的,指責中國媒體進行所謂的“虛假宣傳”是罔顧事實,完全站不住腳的。

徐麟表示,當前疫情還在全球傳播蔓延,世界正處在艱難時刻。這就更需要全球團結合作、共同抗疫,而不是“甩鍋”推責,搞污名化、政治化。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虛假信息也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人們現在最需要的是真實、全面、客觀的信息,最需要的是力量和信心。媒體應該展現這種責任和擔當,及時傳播全球團結抗疫的努力和成效,積極交流各國防疫抗疫的做法和經驗,更多地傳遞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温情和力量,為全球正在進行的抗疫注入更多信心和希望。中國媒體已經這樣做了,還將繼續做下去。

疫情防控:秉持着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

有外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政府延誤一週才公佈病毒的基因數據,而正是因為中國在疫情初期對病毒和疫情的隱瞞,使得病毒在全世界擴散。

馬曉偉表示,不同意這種説法,因為這種説法嚴重違背事實。疫情發生後,中國政府秉持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迅速建立起了應對機制,爭分奪秒開展病因學和流行病學研究,8天時間確定病原體,16天研發成功檢測試劑盒,第一時間向世界衞生組織和有關國家通報疫情,第一時間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的國際防控。

馬曉偉表示,中國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明確了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明確了病原體和傳播途徑,向世界進行了通報。湖北省從2019年12月31日開始,在官方網站通報疫情;2020年1月21日,國家衞健委每天在官方網站發佈前一天的疫情情況;2月16日到24日,中國和世界衞生組織的專家組赴北京、四川、廣東、武漢進行考察,認為中國政府採取了果斷有力及時措施,避免了數十萬人感染。

原標題:經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努力

中國的朋友更“鐵”了,朋友圈更大了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08日 第 02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05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疫努力使中國的朋友更“鐵”了 朋友圈更大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