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央視網消息 (記者 李文亮 徐輝) 6月23日,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開幕。來自智能科技領域的業界大咖紛紛表示,在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智能科技產業和技術,在應對疫情、診斷救治、恢復生產生活中凸顯了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致辭時説,人工智能賦能技術和賦能產品,在疫情防控、藥物研發、疾病診治、民生保障等諸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是積極助力基因測試和疫苗藥物的研製。在大數據支撐下,人工智能算法創新使用的整序列、整基因組的RNA結構預測更為精準,算力共享、分佈式的計算,為疫苗和特效藥物的研發所提供的數據分析,功效匹配、文件篩選等提供了有效地支撐,加快了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過程。
二是有效賦能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智能測温、智能識別、流行病傳播跟蹤調查機制,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廣泛地滲透並且深度地應用於醫療影像分析、輔助治療、治療設備以及遠程問診、風險預測等醫療服務的環節。
三是全面支撐復工復產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數據技術助力企業的復工復產,健康碼為我們的出行提供了保障,萬物互聯讓城市管理、社區服務和居民生活的保障更加快捷高效。雲購物、雲簽約、雲課堂成為疫情中百姓工作的日常,宅辦公、宅娛樂、宅經濟幫助人們克服了社交限制,也助力了企業的運營流程。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介紹,武漢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騰訊提供的人工智能服診方案,在患者CT檢查後最快一分鐘內就可以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的參考,大大提高了看片效率。藉助AI和5G技術,兩個多月以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為24000多名患者提供CT診斷工作,智能科技成為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一支硬核力量。
互聯網 醫療的需求,在疫情期間進一步爆發,AI自診、在線問診、發熱門診地圖、預約掛號這些服務為用户提供在線服務,同時電子健康卡、醫保電子憑證等新事物的出現,説明了醫療健康產業的新基建步伐正在加快,數字化升級正在全流程延伸。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表示,這次疫情可以説也是一次“試金石”,人工智能在整個過程中的防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於疫情防控的醫療人工智能機器人,已經通過了國家職業醫師資格的考試,每天4萬多醫生通過人工智能幫忙看20多萬病人,把一線醫生的評分標準從70多分提到了90多分。
傳統方法做家庭隨訪,無論是上門還是打電話,醫護人員或者社區人員至少幾個月才能做完。而一台既有醫生能力還有語音能力的機器晝夜不停、態度極好地打電話,在武漢100萬人6個小時就排查完畢。整個疫情期間,電話機器人幫助進行了5900多萬人次的家庭排查。
疫情期間,雲辦公、雲簽約、雲看病、雲課堂等智能手段得到廣泛應用,全民開始被助推到數字化生存時代,人工智能以獨特的優勢大顯身手,進一步激發了各界對智能化的多方面、深層次需求。後疫情時代,智能科技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加速期,按下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