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
受不良“飯圈文化”的影響,追星族呈現低齡化趨勢,一些青少年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不顧一切地做任何事情,屢屢衝撞道德和法律底線——
莫讓“飯圈”變怪圈
作者:馬立新(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導)、康森(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
為了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日前國家網信辦啓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行為。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飯圈文化”偏離正常軌道,演變成網絡平台上不同明星粉絲間的互相攀比、攻擊、謾罵,干擾了信息傳播秩序,污染了網絡傳播環境。有關部門出手整治網絡環境,對“飯圈文化”進行引導規範,可謂及時雨。
明星演唱會現場 資料圖片
1.“飯圈”是什麼圈
“飯圈”即粉絲圈子的簡稱,而粉絲則因明星偶像而產生,並以明星偶像為中心,依託各種網絡社交媒體建構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以“追星”和“造星”為核心、具有鮮明集體特徵的“飯圈文化”。
“飯圈文化”是娛樂行業迅猛發展的產物。第一代粉絲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選秀娛樂節目《超級女聲》。自那以來,“粉絲”成為追星羣體的代名詞,圍繞不同明星形成的粉絲圈被稱為“飯圈”。作為一種集體性的追星文化,“飯圈文化”由此誕生。
“飯圈文化”是伴隨着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早期的《超級女聲》開創了短信投票支持喜愛明星的方式,這是一種遠距離、離散式、個體化的追星模式。這種模式曾經被眾多電視選秀節目複製。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彼時的粉絲還算不上真正的“飯圈”。
微博、豆瓣、貼吧等網絡社交平台興起後,“飯圈文化”的網絡屬性日益凸顯。很多網絡選秀節目都開通了網絡投票方式,不僅拉近了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擴大了“飯圈”的規模,而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將粉絲聚集在一起,擁有嚴密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的追星團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飯圈”。
微博、豆瓣、貼吧、抖音、虎牙等社交媒體作為“飯圈”的主要聚集地,造就了眾多具有共同利益的粉絲圈層。粉絲羣體藉助社交媒體,將“飯圈”內部單一信息病毒式地擴散至整個網絡,並衍生出獨特的“飯圈”用語,如nbcs(no body cares,即無人在意)、srds(雖然但是)等。
演唱會現場的粉絲 資料圖片
在建構出專屬話語體系後,“飯圈”最重要的內部活動就是有組織地為所追偶像進行定向操作,即幫助藝人進行打榜、控評、反黑、應援以及公益活動。所謂打榜,即通過集體性的引流,助推“飯圈”偶像的音樂或影視作品升至各大榜單前列,並維持較高流量及話題度。所謂控評,即在自己偶像專屬自媒體賬號評論區內,以統一格式對評論內容進行控制,不允許出現有損自己偶像形象的評論內容。所謂反黑,即幫助偶像進行危機公關,減少大眾對自己偶像的誤解。所謂應援及公益,就是“飯圈”粉絲在線上線下開展各種支持偶像的公益活動以引導輿論。“飯圈”的身份認同正是在這一系列有組織、有秩序的話語體系及日常活動中得以實現的,而這些話語體系、活動方式、組織規則和運作形態的集合就是“飯圈文化”。
2.為何“飯圈”戾氣這麼重
現在的“飯圈文化”已經不同於早期單打獨鬥式的粉絲文化。在“飯圈文化”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粉絲為偶像發聲。這原本正常,但隨着追星向狂熱化方向發展,一些粉絲出於對偶像的極端偏愛,出現非理性的集體性偏激行為,甚至滋生出網絡暴力。
“飯圈”粉絲通過集體性的網絡操作,對發表不利於其偶像言論的人實施大規模攻擊,對圈外不同觀點進行壓制。比如,你在網上稍稍對某明星有所批評(哪怕這種批評是善意的、建設性的),也可能招來明星粉絲羣體性的攻擊、謾罵,甚至連你的家人、同事也不能倖免。當這種不理性的追星演變成狂熱,進而形成網絡暴力,連明星本人也可能被裹挾反噬。比如,當明星發言呼籲粉絲冷靜時,其粉絲不但不聽,還會認為明星的這種表態是受到了某種壓力,於是一邊為明星抱屈,一邊發起更猛烈的攻擊。這種狂熱操作和網絡暴力,最後只會傷害明星的形象。
“飯圈文化”中的粉絲有很多類型,除了“唯粉”(只喜歡明星組合中的唯一成員)、“糰粉”(喜歡某明星組合)、“CP粉”(喜歡一對明星)外,還有脂粉、媽媽粉、姐姐粉、女友粉等,其中黑粉是導致當下“飯圈”內外戾氣橫行的重要推手。
嚴格來講,黑粉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粉絲,而是基於利益對特定明星實施抹黑作業。在資源有限的娛樂圈中,相似“人設”的明星偶像比比皆是,於是一些粉絲為了穩固自己偶像的話題度、熱搜度、排行榜和流量,幫助偶像搶奪娛樂資源,不惜化身對家的粉絲,抹黑造謠,故意引發網絡罵戰。其中,有一類職業黑粉,只是按照僱主的要求為偶像吸引粉絲,同時還收集傳播對家明星的黑料。職業黑粉就像網絡水軍一樣,污染了網絡環境,破壞了“飯圈”生態,這不僅涉及道德問題,更涉嫌違法。
3.引導“飯圈文化”向良性方向發展
“飯圈”內外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青少年粉絲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識淡薄,網絡社交平台主體責任缺失,相應的監管、監督存在漏洞。因此,解決“飯圈文化”中的問題,需要綜合施策,辨證施治。
一些網絡社交平台對自身的主體監管責任分解不具體、任務不明確、理解不到位。還有一些社交平台基於商業利益,熱衷於培植高度吸引粉絲眼球的所謂熱搜榜、流量榜,甚至還刻意打法律擦邊球,助長了不良“飯圈文化”的滋生。因此,應以國家網信辦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為契機,加大對網絡傳播行為的監管力度。各網絡平台必須以“人民至上”為最高原則,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切實落實用户實名註冊,徹底堵塞平台運營中的監管漏洞。相關的軟件應加裝防沉迷系統,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社交平台,對於那些刻意炮製的虛假熱搜榜、排行榜、流量榜要堅決予以取締。
在“飯圈文化”的建構中,偶像明星居於中心位置,他們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着“飯圈”的行為建構。為此,筆者建議在明星羣體中引入信用黑名單機制,對那些德不配位的明星要有懲戒,對引起嚴重網絡暴力事件的當事明星,要追究其責任,以此倒逼明星加強對粉絲的引導。
“追星”可能是青少年難以放棄的文化娛樂訴求,關鍵是如何進行正確引導。一方面,要幫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追星觀”。追什麼星?不能僅限於“流量明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鍾南山、李蘭娟等抗疫英雄成為“全民偶像”,應該引導青少年多追這樣的明星。比如,有的學校舉辦“追星”主題班會,師生最後達成共識:追星要適度,以法律為底線;學會辨析“愛豆”言行,明星的人品最重要。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職業黑粉及各種網絡暴力領頭粉絲的懲處力度,必要時,要用好法律武器,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進行處罰,涉嫌犯罪者,依據《刑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此外,網絡平台也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努力形成針對職業黑粉的全面防禦體系。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19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