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
2020年6月23日,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天。
上午9時43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北斗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衞星發射成功!佈陣30年,55顆北斗衞星環繞穹宇,成為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E:\快傳號發文(4月26日)\360測試0731-善興\文章列表\軍事\佈陣30年!中國北斗,何以令美國如此緊張?\145807.GIF
從1994年開始研製,到2000年開始發射衞星,直到今天完成建設,從無到有,從追趕到並肩,從毫無亮點到功能超越,年輕的北斗團隊,再一次交出了令世界震驚令國人滿意的答卷!
10年前,在聯合國全球衞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上,某國代表揚言北斗無用;10年後,美國代表承認:北斗的加入,壯大了世界衞星導航的力量。
中國為什麼要發展北斗導航?這個問題的答案,還得從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説起。
當時,美國無中生有地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向伊朗運輸違禁原料,GPS信號的莫名中斷,讓銀河號變成了無頭蒼蠅,我們的貨輪被美國人無故逼停,屈辱的日子,整整持續了33天。
這時,國人才意識到,擁有自己衞星導航的重要性,發展北斗導航,為的就是在關鍵領域不受制於人,明知會讓美國人感到不爽,也要逆風翻盤。
一年後,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正式啓動。
事實上,除了手機導航,衞星定位導航都還有很多應用場景:
軍事角度
1990年海灣戰爭,美國通過GPS,打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42天的空襲,加上100小時的地面作戰收尾,一招制敵成為了GPS首秀的關鍵詞。
有了GPS,導彈飛行航線不再依賴地圖,精度的提高,讓武器有了上帝視角。而這一切,就好像是為國防安全量身定做的。
民用角度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定位服務,不再侷限於手機地圖導航,貢獻單車、大型電網、金融交易等都需要衞星上原子鐘為其精密授時。
高鐵施工、大橋建設、飛機導航等基建項目,都需要衞星導航系統標定,未來5G應用中的自動駕駛同樣如此。
相比之下,美國1973年就開始研究GPS,幾十年來,美國總共為GPS投入了約300億美元由於建成早應用廣泛,一度佔據霸主位置。
GPS的所有權、控制權、運營權,都屬於美國國防部管轄,也就是説,美國隨時停用某一區域的民用信號,對其進行干擾。
可以這麼説,對於一個世界大國,很難想象在其未來發展過程中,還有哪些方面不需要衞星導航。因此,在定位導航衞星這事上,絕不能圖省心。
如果沒有我們的北斗,完全依賴美國GPS,那麼我們的軍隊對於美國來説,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北斗發展得好,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北斗之父”孫家棟。
後發制人的北斗,除了覆蓋率外,相比其它幾家還有以下幾點優勢:
1、三種軌道衞星組成
北斗有 27 顆衞星處在中圓軌道,5 顆衞星處在赤道上空 35800 千米高的地球靜止軌道;3 顆衞星處在地球同步軌道上。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抗遮擋能力強,尤其低緯度地區性能特點更為明顯。
2、北斗特有的短報文功能
短報文,這個可是北斗的獨門絕活,這是GPS不具備的一項技術突破。
汶川地震救災時,北斗一代設備發出了來自震區的第一條消息,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對“72小時黃金搶救時間”的充分利用。
3、北斗使用的是三頻信號
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可以更好地消除高階電離層延遲影響,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強數據預處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相比於GPS,北斗系統創新融合了導航與通信能力,具有實時導航、快速定位、精確授時、位置報告和短報文通信服務五大功能。
當然,後發有後發的優勢,先發也有先發的好處。
按照歐洲全球定位研究中心的估計,2025年左右世界範圍內的衞星導航定位設備需求量將超過 92 億部,而年產值甚至超過 2680 億歐元。
所以説,北斗提供全球服務,是北斗建設的一大步,也是北斗發展的新起點,迎來新機遇,面臨新挑戰。
目前,除了北斗和GPS,還有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洲“伽利略”四大衞星導航系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從時間軸上看,我們的北斗發展最晚,但卻後來居上。
當年,中國在被踢出“伽利略”計劃後,反倒加快了北斗研發的進程,2007年我們搶先佔領了“伽利略”系統準備應用的“E1、E2”的頻率
雖然歐盟濫加指責,但按照國際電信聯盟的規則,衞星頻率誰先用就歸誰!而如今,曾經把中國踢出局的歐盟,連預定的三顆試驗衞星都沒有發射上去!
所以説,中國北斗的成功,是反“卡脖子”的一次重大勝利
2020年,北斗3號“收官之戰”如期而至,標誌着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入了航天強國。歷經崢嶸歲月,中國北斗終於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的獨特道路。
國家安全的命脈,絕不能掌握在他國手裏。不論是空間站、蛟龍還是北斗,都曾經歷過太多心塞,如果真要回想往昔,有時候想來還挺心酸的。
今天,沙場點兵的檢閲場,風馳電掣的動車組上、應急救援的車輛上、形影不離的手機裏等等,北斗的應用,早已遍佈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長征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實現2020年開門紅,到火星探測器首次公開亮相,逐夢航天,我們從未停下腳步。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這番話恰道出了漫漫北斗路的成功秘訣
參考資料:CNR國防時空、雷鋒網、瞭望智庫、 科技每日推送、馮站長之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