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顧青
近期看到大家都在熱議59個APPs在印度被下架的事情。我找到Times of India上關於這件事的視頻,標題是這樣的:
印度的電子電信和技術管理局官方宣佈的APP有這些,從類別來看都是社交和工具類有大量用户和很高應用市場排名的APPs。
這個事情的背後核心我認為是對科技和人才的爭奪。
我之前曾經撰文專門談過創新者、範內瓦爾.布什教授和數據科學人才的的關係。
IT,或者説信息技術產業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速度最快的,而美國兩個國內最著名的科技園區(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頓128號公路的“高科技走廊”)的誕生都凝結了布什的心血。
我們現在瞭解熟悉的硅谷,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式的科技孵化縮影,放大到全美乃至全球,影響了無數科技產業的創新者。硅谷之父”的弗雷德裏克·特曼的導師就是布什教授。
在布什教授推動的科技園區政策中,政府扮演了設計鼓勵科技創新政策者的角色,大學提供了大量優質的科研人員、科研成果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企業則通過商業運作不斷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和收入,我們都熟悉的搜索引擎谷歌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硅谷創新型企業,從斯坦福校園一步步走向互聯網行業巨頭,並在重組變成Alphabet後,大力推動AI的技術普及。
而美國的巨大市場也是谷歌和Facebook這樣科技企業的市場試驗基礎。
大家不覺得,中國這幾年巨大的市場也是造就了以上59個APPs成功的主要因素嗎?吳曉波先生最新的書籍“水大魚大”不就是談的這個核心因素麼?
所以對於印度政府的這個做法,其根本目的還是要給印度的IT產業留出一個“保護區”,用市場來換取IT產業的發展。
其實這種“牆”並非印度獨有,歐盟對谷歌每年的罰金(用GDPR作為武器)也是一種,只不過那是美國企業的痛,咱們不關心而已。
從產業深刻的角度來説,在今後10年的期間,IT產業早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相對大的國家都不想在人工智能、數據隱私和移動互聯網產業上受到另一個大國的技術制約。
還有一點:如果印度大批創業企業都依賴中國APP的流量分發能力,這情何以堪?
為了做對比,我們看看谷歌和臉書這些年的變化,讓後大家把59個APP裏面流量巨大的APP一個個琢磨下,或許就明白為什麼印度一定要這樣幹了。
18年,經濟學人雜誌曾有一篇文章,談了這個話題"Google和Facebook停止了正面競爭,繼續聚焦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2014年以前,有很多人使用Google、Facebook和Amazon的服務。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使用這三家科技巨頭的服務(以下簡稱GOOG, FB, AMZN)。這幾年間,雖然網站的用户界面和功能看起來沒有大的改變,但事實上,網站的核心驅動力已徹底改變,這3家科技巨頭正引領着這場變革。
從2014年到現在,網站似乎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GOOG和FB已逐漸佔據了超過70%的網絡流量。
互聯網本身的發展速度從未減緩過,過去的幾年裏,互聯網用户量和網站數量都在增長:
數據來源: https://news.netcraft.com/archives/category/web-server-survey and http://www.internetlivestats.com/internet-users/
過去4年,互聯網流量的市場份額髮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網站似乎沒有產生大的改變,但GOOG和FB已逐漸佔據了超過70%的網絡流量。無論全球範圍還是拉丁美洲,移動互聯網都貢獻了大部分網絡流量。2015年,僅GOOG和FB就佔據了60%的移動互聯網流量;到2016年底,這個數字增長到70%。在移動設備上,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使用GOOG和FB的服務,其他移動APP和網站只能爭奪剩餘的30%流量。
數據來源: https://www.sandvine.com/resources/global-internet-phenomena/2016/north-america-and-latin-america.html
傳媒類網站改變了以往的生存模式,轉向依靠GOOG-FB的流量為生。
傳媒類網站的運營情況也證明了GOOG和FB的強大影響力。除了GOOG和FB的產品外,媒體通常是最受歡迎的網站。例如,最受歡迎的10大網站排行中,美國和巴西有6個媒體網站上榜,英國有5個上榜。
那麼傳媒類網站從哪裏獲取流量呢?2014年以前,Google搜索引擎大約可以帶來35%的流量,為了使更多的用户通過Google搜索引擎找到自己的網站,搜索引擎進行優化(SEO)是網站開發人員的必修課。儘管如此,仍然有超過50%的流量來自其他各種渠道。
2014年以前,SEO的重要程度遠高於FB展示量。然而在接下來3年,FB不斷壯大,佔據了約45%的流量入口,超過了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FB展示量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到2017年,Google和Facebook已成為傳媒類網站的兩大流量支柱。
數據來源: https://blog.parse.ly/post/2855/facebook-continues-to-beat-google-in-sending-traffic-to-top-publishers/
傳媒類網站和這兩大巨頭的關係非常緊張。2014年,FB推出了Facebook Paper(FB旗下新聞閲讀軟件),希望提升其在新聞資訊領域的市場份額。雖然Paper項目以失敗告終,但FB仍希望通過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來繼續執行其戰略。依靠社交網絡流量生存的傳媒類網站,在巨頭的威脅面前,只能通過停止向Instant Articles提供內容來應對挑戰。
與此同時,GOOG也意識到它的搜索流量不再增加,而FB的流量卻逐年遞增,於是GOOG推出了類似Instant Articles的產品Accelerated Mobile Pages(AMP),通過自己的內容源提供新聞資訊,不再僅僅扮演導流者的角色。與應對FB的策略類似,傳媒類網站通過停止提供內容,並向大眾揭露搜索巨頭對壟斷新聞資訊的野心,以壓制其行為。
數據顯示Facebook(以下簡稱FB)在網絡的影響力極速提升,而Google(以下簡稱GOOG搜索引擎的影響力並沒有大的改變。FB究竟獲得了多大的成功?什麼又是這個成功的標誌性事件?
2014年以前,兩家公司都提供多樣的網絡服務。GOOG還沒有成為Alphabet,所以它涉足的領域相對分散。GOOG曾試圖進入社交領域,先後推出了GoogleWave、Google Buzz,Orkut和Google+。GOOG總共收購了18家社交媒體類的公司,僅2010年就收購了5家。FB也曾通過與微軟Bing合作,嘗試入局搜索領域。
2014年,FB顯然開始重組架構,集中發展社交業務。2014年2月,FB收購了WhatsApp,價格大約是GOOG收購YouTube的11倍。同年12月,FB取消了與微軟公司Bing的合作。Facebook.com用户留存率穩定增長(請參考以下圖表)。擁有四大產品(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的FB已然成為網絡社交的超級力量。
(Sources: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46167/facebook-global-dau/ and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64810/number-of-monthly-active-facebook-users-worldwide/)
相似的,GOOG也在2014年開始重組架構,發力人工智能領域。2014年1月,GOOG收購了DeepMind。同年9月,GOOG永久關閉了Orkut(他們為數不多的社交類產品之一,在某些國家有過短暫的成功)。似乎經過多月的企業管理會議,2015年8月,GOOG宣佈成立Alphabet母公司。
這次重構非常重要,因為可以讓新GOOG專注於主營的互聯網產品(與主營互聯網產品不是非常相關的業務被劃分到其他獨立公司)。GOOG認為,單一的搜索市場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於是宣佈轉型為“從搜索到推薦”和成為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科技公司”(。當前就互聯網主導地位的增長速度,GOOG稍微落後於FB。但是,GOOG擁有技術實力,鉅額預算,影響力和對未來的願景。從長遠角度看,其AI技術將在互聯網行業扮演重要的角色。GOOG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這些都已經不是4年前的公司了。GOOG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互聯網公司,它是一個知識型的互聯網公司(the knowledge internet company)。FB也不是一個單純的互聯網公司,它是一個社交型互聯網公司(the social internet company)。過去,它們常常相互競爭,這也讓互聯網市場趨於多樣性。然而現在,它們似乎對各自主導方向的優勢感到滿意,因此我們正在失去以前擁有的多樣性。然而,引導我們走向互聯網其它領域的是:電商和AMZN(亞馬遜)。
AMZN的目標並不集中在是否盈利相反,它的目標是佔領市場的領導地位,碾壓同在美國的競爭對手。
(Source: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4298/amazons-long-term-growth/)
互聯網是什麼,將成為什麼?以上描述的事件和數據顯示了在互聯網領域,三大互聯網巨頭如何獲得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但是為什麼這預示着互聯網開始衰落?想要得到答案,我們需要首先思考互聯網是什麼。
由Tim Berners-Lee領導的小組給互聯網最初的定義是:多用户的信息(文檔)發佈和獲取的系統空間。那是一個點對點的網絡,不依賴於單一個體。Tim自己也宣稱互聯網正在走向滅亡:現實的互聯網與他想象的已經不再一樣了。
從互聯網誕生的上世紀90年代到2010年,雖然我們經歷的互聯網不是特別完美,但是一直遵循着最初的目的。互聯網的多樣性讓更多的商業有創新和成長的空間,有助於獨立愛好社區茁壯成長,也讓個人網站可以掛在任何可以使用的物理服務器上。各種各樣互聯網商業和社區的成功與互聯網基礎構造的多樣性有直接的關係。互聯網的開放程度對它的安全、可用、創新和競爭至關重要。
讀到這裏,或許你就理解了任何超級大國都有強烈意願希望自己國家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在流量和市場份額上可以不受制於人。
那麼思考一下,核心的問題是APP好用還是更為根本的人才和機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