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如何深度融合?數字經濟還需如何發力?政協委員有話説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加快數字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篇。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數字”已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如何深度融合?數字經濟還需如何發力?隱私安全如何保障?搶抓機遇,打開“數字化”的無限可能,政協委員們有話説。

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如何深度融合?數字經濟還需如何發力?政協委員有話説

嚴望佳委員:

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

“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啓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嚴望佳建議,加強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研究,強化自主可控,從“制度”與“技術”兩方面共同促進“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助力數字經濟穩步前行。

人工智能應用面臨的安全問題是多樣的。“比如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人工智能應用通常以大量數據為基礎,同時很多應用往往直接套用現有模型,算法是不透明的‘黑盒子’,很可能潛藏未知的安全隱患。”嚴望佳舉例説,此外軟硬件供應鏈安全和倫理問題,如“大數據殺熟”、算法偏見導致的決策不公等也不容忽視。

“‘和諧友好、公平公正、安全可控、共擔責任’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原則,這對人工智能應用的倫理安全問題有重大意義。”嚴望佳認為,必須從“制度”與“技術”兩方面共同採取措施,促進產學研協同,共同打造“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

嚴望佳建議,完善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在不泄露隱私與敏感信息的前提下保留數據價值。提高透明性,明確相關衡量指標,尤其在涉及社會、人身安全的關鍵領域避免“黑盒”應用。在強化人工智能應用供應鏈安全評估的基礎上,強化自主可控,做好開源領域的風險管控。

徐曉蘭委員:

利用工業大數據賦能“兩業融合”

“利用工業大數據加速推進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常委、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呼籲,更好激發工業大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完善發展環境,賦能“兩業融合”。

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途徑。徐曉蘭認為,目前我國“兩業融合”的發展機制尚未完善,同時存在較為嚴重的數據孤島現象,產業環境也有待完善。“‘兩業融合’中工業大數據的要素潛力還未完全激活,標準體系、評價體系、動態監測體系等還需完善,數據質量、數據治理和數據安全等關鍵指標仍需加快制定。”

徐曉蘭建議,利用工業大數據激發“兩業融合”的內生動力。加快對製造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聚焦典型製造業行業,以產業鏈為樞紐,利用工業大數據技術推動製造業企業向價值鏈兩端延伸。

“同時,建立多級聯動的國家工業互聯網基礎大數據庫,研製產業鏈圖譜和供應鏈地圖。”徐曉蘭提出,發展數據驅動的製造業服務化新模式,引導企業用好各業務環節的數據。完善發展環境方面,推動搭建“兩業融合”工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對利用工業大數據賦能“兩業融合”的企業給予數據資源支持。加強評估體系建設,增強標準測試、評估和諮詢能力。

張頤武委員:

以數字化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建議,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演藝產業相較於其他產業而言,數字化程度較低。”張頤武説,演藝產業在內容生產、場館利用、宣傳推廣的線上化、數據化、個性化方面能力不足,亟須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和互聯網運營中解放思想、釋放活力。

“文化產業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張頤武建議,主管部門鼓勵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文化和旅遊產業進行改造,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提供政策和財政支持,促進文旅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還應將線下文旅融合項目的亮點與賣點進行線上包裝,通過數字新技術、新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儘可能多地覆蓋目標消費人羣。

張頤武還建議,在全行業推動文旅消費憑證的電子化和一體化,在電子票證上集成政府、企業提供的文旅消費服務,同時以消費數據分析結果指導政府、企業開發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文旅融合類產品。

鍾瑛委員:

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共生

數字化轉型勢不可擋,但不少中小微企業正陷入轉型焦慮。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鍾瑛建議,以科技為基礎,以共建為理念,探索打造虛擬產業園區、虛擬產業集羣,強化產業生態融合共生。

“廣大中小微企業難以依靠自身實力實現數字化轉型。”鍾瑛説,中小微企業信息化、專業化程度較低,數字專業人才短缺,核心數字技術供給不足,普遍面臨數字化轉型焦慮。而目前市場上提供的科技平台多是通用型解決方案,無法滿足企業、行業的個性化、一體化需求。

“行業數字化平台應該從企業‘單打獨鬥’的自我建設向行業共建轉變。”鍾瑛建議,依託科技平台的插件化解決方案,破解中小微企業轉型成本高、產業鏈數據資源獲取難度大等難題。以科技平台為依託,探索形成基於數據、專利知識等無形資產的虛擬產業園區、虛擬產業集羣等新產業載體,集聚融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要素。

“新經濟形態應該有新監管。”鍾瑛説,政府要創新思維,形成能夠契合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政策體系,在政策措施制定和服務上向精準滴灌轉變。通過為傳統企業與新興科技企業搭建線上線下一體的對接平台,幫助本地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中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問題。還應精準瞭解產業發展痛點,進而為產業轉型提供招商、資金和企業精準對接服務,以此提升政策服務效率。

來源: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高枝 武紅利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28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數據與傳統產業如何深度融合?數字經濟還需如何發力?政協委員有話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