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大完成9億D輪融資,電子簽名賽道正在靠近網絡效應


近期,國內電子簽名服務商“法大大”宣佈完成D輪9億元融資。政策的利好、數字化大潮的推動、生態的助力,電子簽名賽道正在走向成熟。

政策向好

自電子簽名在中國被正式商用以來,市場滲透一直相對緩慢。疫情期間,由於線下籤約困難,電子簽名反而拓寬了應用場景。

比如在2020年初的復工復產時期,企業需要提交復工申請材料、安排員工簽署防疫安全承諾書,其中涉及大量簽字和蓋章環節。為了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法大大當時緊急上線防疫安全承諾書模板,供用户免費使用。深圳一家大型製造企業通過法大大的產品,兩天內完成了3萬名員工的承諾書籤署。

在地產行業,疫情期間買房線下籤約難,法大大的電子簽名產品嵌入到線上售樓系統,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實現“雲買房”。比如,龍光地產在疫情期間藉助電子簽名,最高實現一天6個億的銷售額。

疫情的爆發讓電子簽名的價值凸顯,也加大了政府對這項應用的推動和支持力度。

早在2005年,中國就頒佈了《電子簽名法》,明確了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以及相關法規的缺失,電子簽名並未得到大規模應用。

2014年,移動互聯網和SaaS模式的興起,在技術上為電子簽名的爆發做好了準備。

2015年,互聯網金融成為電子簽名的第一個剛需場景,從而帶動了電子簽名的第一輪應用爆發。

2020年的新冠疫情,再次將電子簽名的優勢體現出來,推動了電子簽名的進一步普及,也吸引了政策的進一步助推。

2020年2月11日,人社部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支持網上籤約;2月24日,銀保監表示,金融監管部門要對電子單證、電子簽章、電子數據的合規性、合法性充分認同;3月4日,人社部再次發聲,明確支持企業與員工簽訂電子勞動合同。

疫情是電子簽名在更多行業和場景中推廣的催化劑,但真正推動電子簽名大規模應用的內生動力是數字經濟的崛起。

數字化推動電子簽名長期增長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我國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在整個數字經濟體系中,電子合同具備商業基礎設施屬性。如果把數字經濟比作一輛單車,那麼第三方電子支付和電子合同就是單車的兩個輪子。隨着各行各業業務的在線化、數字化,電子簽名會成為整個數字商業的底層基礎設施之一。

而對於企業來説,能否在數字經濟時代通過更高效的工具完成數字化升級,成為彎道超車的關鍵。

數字化大潮的驅動下,電子簽名在不同的行業逐步滲透,從最開始更多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互聯網領域,擴散到傳統中大型企業。

以人力資源場景為例,智享會發布的《新員工融入與入職管理研究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企業中,有15%在2020年實現了將電子簽名應用於入職管理流程中,佔已擁有線上入職系統的36%,同比增長140%。

據智研諮詢發佈的《2020-2026年中國電子合同行業產銷情況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2019年中國電子合同的市場滲透率不到3%,預計2022年將提升至5%-7%。未來3-5年,會是電子合同需求爆發的黃金期。

數字化升級需求的內在驅動,加上政策的外在推動,電子簽名賽道正在駛向廣闊的星辰大海。2014年我國電子簽名市場規模約為0.2億元,到2018年電子簽名市場規模已達8.7億元。

生態化助力網絡效應

除了廣闊的市場前景,電子簽名賽道還有更迷人之處——網絡效應。

由於合同簽署是雙方或多方行為,如果一家企業採用了某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那麼對其上下游關聯企業也有帶動作用。一旦電子簽名服務商佔據了某條產業鏈上的核心客户,交易當中涉及的話語權較弱的一方,通常也會使用同一電子簽名服務平台。這在電子簽名行業也被稱為“鏈式反應”。

激發電子簽名網絡效應最有效的方式是生態合作。通過將電子簽名集成在各種類型的系統軟件中,用户可以非常便捷地調用電子簽名的能力,帶來指數級的增長。

法大大是國內最早進行生態佈局的電子簽名服務商。早在2019年,法大大就與騰訊雲進行生態合作,將自己的產品集成到騰訊雲的平台上,共同為客户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法大大與微軟(中國)、SAP、金蝶、廣聯達、明源雲、致遠互聯、有贊等國內外大型企業服務平台都建立了系統級生態合作,提升產品被集成的能力。以地產生態鏈數字化服務商“明源雲”的合作為例,雙方目前已共創3200個地產項目,調用的電子簽章量已超百萬。

與to C市場不同,由於企業的業務決策流程長,to B市場的網絡效應顯現得要更慢一些。但厚積薄發的電子簽名,就像一條正在修建的互聯網商業高速公路,隨着生態的深入培育,這條道路終將通暢,企業間的合作將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66 字。

轉載請註明: 法大大完成9億D輪融資,電子簽名賽道正在靠近網絡效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