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大學生要有商業思維
李開復説,AI技術的可落地、商業化,從來沒有顯得像今天這樣迫切。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過去這幾個月全世界數字化、線上化的速度變得非常快。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大佬級人物,李開復告誡各位有志於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學生,在有學術思維的同時,必須要有商業思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AI已進入應用期
今年以來,投資機構投入到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似乎少了,這是否表明人工智能企業“遇冷”了?李開復表示,並非AI項目冷,而是AI進入新的階段,AI早期是以黑科技為主,因為當時懂AI的人太少,想投資就必須投他們。任何一個科技在初步的階段都是這樣。而下一個階段,慢慢就會有一些to B應用出現。再下一個階段,越來越多的商業會需要考慮AI應用。在李開復看來,AI技術已經過了純粹靠“黑科技”吸引人眼球的“發明期”階段,而是進入“應用期”,更大的機遇藴藏在AI與產業的結合中。
李開復表示,創業也好,做傳統行業也好,把+AI迭代進來,創造更大的價值,是更低垂的果實,畢竟很多傳統行業門檻現在已經比AI的門檻更高,就像我們不太能想象一個做AI的人去把教育領域顛覆了,但一個做教育的人可能把AI放到公司裏面去,產生20%、30%、40%的價值。所以AI投資機會變得更多了,不是單一的AI公司,而是在給某個行業賦能的過程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李開復説,AI技術的可落地、商業化,從來沒有顯得像今天這樣迫切。任何人都不能期望因為是自己發明的新技術,別人就學不會。大公司有的是技術,有的是人才,有的是資金,初創公司如果不能在兩年內成功商業化,就很難具備競爭優勢。當前已經不再是那種拿着一門技術就可以獨步天下的時代,AI技術已經沒有太高的壁壘,AI科學家創業,必須要充分理解商業,才能避免空有技術而無法施展。
疫情倒逼傳統行業
談到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影響,李開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當然是一個人類很大的災難,但它也帶來了很多機會。在疫情下,全社會進入一個低頻接觸的社會,整個社會數字化、自動化、AI化會加速。
“過去很多傳統行業去接受新技術可能會有一定阻力。但在今天,你不去做人工替代就生存不下去。”如果你還是那麼多人與人的接觸,生意就不行,政策也不允許。所以,疫情實際上倒逼着傳統行業接納AI技術。這些不只是在中國發生,在全世界都在發生。李開復舉例説,中國的很多孩子很早就已經開始接觸線上教育,線上教育+AI價值更大。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美國也開始接受線上教育,包括很多大學都已經開始採取線上授課的方式,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但還是有很多學校非常困惑,怎麼上課,沒有課件,就用ZOOM嗎?在中國,很多在線教育公司設計的線上體驗甚至比線下更好,在這方面,中國有優勢。國外也開始嘗試線上化,這對全球的在線教育都是一個推動。”
AI並非數學博士才能做的
李開復表示,如果過去大家對AI技術還感到神秘,現在大可不必。當一個黑科技普及化,不要再把AI變得神秘。“你想,一批大學生在我們的訓練營,只經過八週時間的線上培訓,就能做出這麼讓人驚豔的產品原型,所以AI沒那麼神秘。不要把AI當作是一個超級天才數學博士才能做的。AI可走進每個角落,AI賦能每個行業,人人都可以參與AI產品研發。”
創新工場做了很多產品,都可以和傳統行業深度結合。比如,服裝生產線質檢,用機器視覺檢測服裝的尺寸或破損問題,檢測精度高達99.99%,比之前有7倍的效率提升。
大學生要提高產品思維
在和記者的訪談中,李開復反覆強調,AI技術必須要和商業相結合,才會有生命力。他説,產研學結合一定是全球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學術界跟商業界的人語言是不通的,不通的時候學術界就不斷做新東西,商業界就想怎麼賺錢。做科技的人,對於商業不夠敬畏,倒過來也是。把這兩者對接起來,是特別重要也是特別難的事。
李開復補充説,如果真的要把一項技術創造最大價值,必須很深度地理解它的商業價值,商業模式、用户、市場,用很謙卑的心態,把用户當作上帝,在合適的地方放最好的科技進去。
李開復告誡各位大學生,學術的思維是從科技往外延伸,而產業是創造價值,尋找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老師的交流,從商界到學界是非常有價值;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學生從高校畢業,如果只有學術思維,沒有商業思維,他在企業裏面如何衡量自己,如何對接,如何被公司認可,如何創造價值,或者創業如何出彩,這些都會有很大的挑戰。一個好的AI從業人員,應該是這兩方面都能夠並進。在李開復看來,AI作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一個熱門領域,勢必有越來越多大學生和人才投入到這個領域,所以,在有學術思維的同時,必須要有商業思維和產品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