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貝蒂尼:保護環境,中國政府在用行動説話

本文轉自【新華網】;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馬爾科·蘭貝蒂尼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即將在中國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是應對生態挑戰的“歷史性機遇”,也是中國推動達成“全球自然協議”的絕佳機會。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今年10月在昆明舉行,大會將審議通過“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繪製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

蘭貝蒂尼表示,正如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讓所有人圍繞一個清晰的氣候願景團結起來”一樣,COP15“也有可能為自然制定類似的計劃”。

蘭貝蒂尼説,COP15將是由中國舉辦的一次重要的聯合國環境會議,中國在環境方面的“意識和行動意願近年來顯著增長”。他説,2017至2018年,中國政府連續兩年安排超過2600億元人民幣投入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很明顯,政府在用行動説話”。

中國生態環境部7月初宣佈,包括大熊貓和東北虎在內的幾種瀕危物種的數量顯著增加。蘭貝蒂尼認為,這些成就可能部分歸功於微信和支付寶等在線數字眾籌平台的發展,這些平台使公眾能夠幫助資助自然保護工作。他説:“這非常棒,這種創新值得許多國家借鑑。”

蘭貝蒂尼認為,近期野生亞洲象在雲南遷徙的故事也“令人驚喜”。他説:“民眾和政府對這些動物展現的寬容和尊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這些都是當地社會發生變化的真實指標。”

蘭貝蒂尼説,中國在自然保護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生態文明”等理念的支持,“生態文明”基本上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但“帶有倫理和哲學維度”。他將這個“美妙的理念”描述為“一個解釋我們將去往何處以及建成怎樣的社會的絕妙方式”。

他還表示,中國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非常鼓舞人心,即投資自然是對一切事物的投資。這些理念“對新的全球自然保護敍事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這種敍事中,健康的自然是安全、繁榮和公平社會的基礎”。

蘭貝蒂尼認為,新冠疫情的暴發也説明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迫切性。他説:“包括新冠在內的流行病的暴發與人類和自然的關係有着深層聯繫”。他還建議,此次大會將討論達成的生物多樣性框架“更加重視經濟領域,特別是對農業、漁業、林業和基礎設施等領域的關注”。

蘭貝蒂尼説,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在COP15上“呼籲制定結構合理的行動計劃”,並敦促代表們“擁抱全球自然目標”,推動各國政府積極行動,使整個社會到2030年實現“自然向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9 字。

轉載請註明: 蘭貝蒂尼:保護環境,中國政府在用行動説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