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疫苗後仍感染是怎麼回事?專家權威説法來了……
近日,國內本土散發新冠病例中出現接種疫苗後仍感染的個例,不少市民對此非常關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教授今天下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晰,疫苗保護並非百分百,但確實可以形成有效保護。
吳凡説,市民對待疫苗要抱持科學態度,一定要了解疫苗接種以後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首先是預防感染,其次是即便感染疫苗可以減輕患病症狀。目前,第二點已經被證實得非常明確。
“疫苗保護不是百分百,這有可能是疫苗本身原因,也有可能是接種對象的原因。”吳凡説,“每個人產生的免疫反應不一樣。人體產生抗體水平有高低,帶來免疫的效果也有差異。”
她解釋,不同疫苗副反應是不一樣的,副反應的類型、頻度、發生程度都不一樣。目前我國新冠疫苗大致有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三種疫苗類型的副反應都比較小。
至於mRNA核酸疫苗,最近報道比較嚴重的副反應包括心肌炎、血管內凝血。但專家明確:作為這麼快時間研發出來的疫苗,可能會有一系列狀況,有必要持續觀察。科學界用不到一年完成疫苗研發,這是巨大的跨越和進步,面對使用中的副反應問題,科學家也將會用最快速度來應對。
針對打了疫苗對變異病毒有沒有用?吳凡明確説,好消息是,所有疫苗對變異病毒都是有效的,今後是否有效,還將對病毒變異持續科學追蹤。
至於之後會否滅活疫苗加強一針?她表示,加強免疫在其他疾病上確實存在。例如麻疹,兩針主要都在小年齡段,到了高中階段會有強化免疫,以此持續保持免疫效果。新冠滅活疫苗會否有這種可能性?需要對免疫持續的時間和作用進行科學觀察。對於普通公眾,沒有必要在是不是要打第三針的問題上糾結,把這些問題留給科學家來處理即可。
吳凡最後提醒:防控疫情市民需要做好兩件事,首先是由外而內的防護,保持健康行為,將“三件套”、“五還要”作為市民標配,其次儘快完成規範疫苗接種程序,由內而外形成防護。因此,一針沒打的市民趕緊去接種,打完第二針的市民則需需要補好全程疫苗接種。
欄目主編:顧泳 文字編輯:顧泳
來源:作者: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