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2021」年終策劃⑦|科學抗疫:終結新冠的“終極捕手”在哪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張田勘(《百科知識》前副主編)
全面終結新冠疫情,藥物的突破、疫苗的普及、公共衞生政策的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10天前,12月20日,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立下“軍令狀”:2022年,必須終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肺炎肆虐人間兩年多,對全球所有人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毀滅性打擊,迄今最大的直接災難是,全世界超過540萬人的生命被新冠奪走。“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的結論是否適用於疫情,這取決於,用什麼來終結疫情。譚德塞稱,為了終結疫情,必須用上一切可用的工具,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不過,這個表態缺少極為重要的一環——藥物。
對傳染病防治的公共衞生政策有三大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隔離)和保護易感人羣。毫不誇張地説,中國在這些方面已經做到極致,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擴散,儘管代價不菲。
但最終終結和阻遏任何疫情,都需要依賴三大戰略手段:公共衞生政策、疫苗和藥物。疫苗是預防,藥物是根除,它們是疫情的終極捕手和終結者。唯有公共衞生政策、疫苗和藥物這三點連接成一個三角形,才能形成和展現強大的穩定性,突圍新冠肺炎的“鐵桶陣”。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9日,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家銀行在進行消毒工作。圖據視覺中國
以身試舊藥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藥物一直是一個短板,這樣的狀況蠶食着人們的耐心與信心。如果能研發出特效藥或找到有效的舊藥,不僅能安定人心,也能依靠藥物終結疫情。就像終結丙肝的藥物,從2013年12月6日索非布韋上市到後來的索磷布韋的使用,可以治癒90%以上的丙肝。
兩年來,世界治療新冠肺炎的實踐中,不僅有專業的試驗舊藥、研發新藥,也有一些人的“以身試藥”。在試藥當中,曾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成為特別的例子。
去年5月18日,特朗普表示,他已定期服用羥氯喹。這並非是當時白宮醫生建議特朗普這麼做,而是他問計於醫生,服用羥氯喹怎麼樣?醫生回答,如果你願意的話,是可以的。羥氯奎是一種早已存在的藥物,預防和治療瘧疾很有效,並且特朗普在服用之前獲得美國另一位醫生的臨牀治療信息。該醫生對699名新冠患者採用羥氯喹片+阿奇黴素片+硫酸鋅三藥結合療法。
特朗普的行為產生了“帶貨”和“促銷”效果。在特朗普首次推薦之後,羥氯喹的搜索量增加了1389%,美國羥氯喹的處方數量大幅飆升,甚至脱銷。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獲知特朗普服用羥氯喹後,也為其93歲的母親留了一盒羥氯喹。
2020年3月,世界衞生組織啓動尋找有效藥物的“團結行動”,希望比較幾種現有的不同藥物或藥物組合治療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當時有數十個國家參與,列出了4種有希望的藥物:羥氯喹、洛匹那韋、瑞德西韋和干擾素。
但科學需要證據和多項證據的交叉與重複驗證。後來的一系列證據表明,羥氯喹可能對人造成較大的傷害,以致2020年7月4日世衞組織宣佈,停止羥氯喹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用於新冠病毒病治療的試驗。
之後,被稱為“人民的希望”的明星藥物瑞德西韋再受重創。瑞德西韋是一種核苷類似物,具有抗病毒活性。儘管瑞德西韋被列入試驗,且於去年10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成為美國首個正式獲批的新冠治療藥物,但是在30個國家、405家醫院、11266名新冠患者對比試驗結果出來後,世界衞生組織的結論仍是“不建議”,因為尚無證據表明該藥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或降低患者對呼吸機的需求。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9日,印度尼西亞棉蘭,當地民眾正在接種新冠疫苗 圖據視覺中國
全球尋新藥
羥氯奎、瑞德西韋相繼折戟沉沙,世界衞生組織和全球科學家再次增進了共識,要獲得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的藥物,除了重複試驗,需要創新和研發新藥,而可以依賴的技術路線或策略有幾種:第一,研發直接抗新冠病毒的藥物;第二,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藥物;第三,研發平息(抑制)免疫系統激烈反應的藥物,當然這類藥物可以利用效果較好的舊藥。
當下,世界各國正在研發的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已超過150種,都可以歸納到這三大類當中,但真正進入臨牀試驗並有望獲批的藥物寥寥無幾。
社會的需求是最大的動力。
今年11月,有兩種藥物獲得緊急使用授權(EUA)批准。美國默克(Merck)公司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膠囊莫努匹拉韋(Molnupiravir)在11月和12月相繼獲得英國和美國的EUA。臨牀試驗結果表明此藥可使感染者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約一半。12月22日,美國輝瑞(Pfizer)的新冠口服膠囊帕克斯洛韋(Paxlovid)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緊急使用授權批准,1000多人蔘與該藥2/3期臨牀試驗的結果顯示,可使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85%-89%。這兩種藥都是直接攻擊新冠病毒,但作用機理不同。
針對新冠病毒的第二大類藥物是抗體藥物,其中的單克隆抗體在2021年大放光彩。美國《科學》雜誌把單克隆抗體治療傳染性疾病評選為2021年10大科學突破之一,因為單克隆抗體藥物不只是可以抗禦新冠病毒,還能抗擊其他威脅生命的病原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艾滋病病毒(HIV)和瘧疾寄生蟲。今年12月8日,中國國家藥監局應急批准騰盛華創醫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聯合用於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
至於第三大類抑制免疫系統激烈反應的藥物既可研發新藥,但使用舊藥更適用。已經批准的所有藥物,都還需要臨牀的檢驗,如果能夠出現一兩種特別有效的藥物,就像索非布韋之於丙肝,全球終結新冠就有了勝算。
目前,全球的“團結行動”還在繼續。今年8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宣佈“團結行動”進入下一階段,把青蒿琥酯、伊馬替尼和英夫利西單抗列入試驗名單,它們都有可能降低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死亡風險。“團結行動”的國家也擴大,有600多家醫院的數千名研究人員參與,試驗將招募數千名患者,以便就一種藥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做評估。這是對已有藥物的新試驗,也完全值得期待。
終結疫情的“初級目標和高級目標”
終結新冠,疫苗同樣被寄予厚望。世界衞生組織評估,要在明年結束這場新冠大流行,必須在明年年中之前,確保每個國家或地區70%的人口都完全接種疫苗,並消除疫苗分配的不平等。
新冠疫苗的研發和接種顯然要比藥物的研發和使用更順利,既為人們熟知,也為終結疫情提供了利器。據Our World in Data數據,截至2021年12月14日,全球已累計接種新冠疫苗84.7億劑次,36.3億人完全接種。中國累計接種超26億劑位居各國之首,印度累計接種13.3億劑次列第二。全球已完全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口比例達46%,距WHO提出的達到70%接種率的目標尚有差距。
只是關於疫苗,重重疑雲仍橫亙在人們心頭。即便全球完全接種率達到70%以上,就能終結疫情嗎?無論中外,接種了2次以及3次(加強針)之後,還有人會感染新冠病毒,且無論何種疫苗都有這個問題。在以色列,60歲以上老人和醫護人員已經要接種第四次新冠疫苗,以防止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了。
接種次數越來越多,是疫苗根本就不管用,還是無法終結疫情?
其實,所有疫苗都不會產生100%的保護。此外,由於新冠病毒變異,每一種變異還有亞種,因而依據以前本原病毒研發的疫苗對這些變異株都會力有不逮,但大部分還是有效。重要的是,疫苗會減少重症病人和死亡率,這已經是疫苗的巨大貢獻。
一個可行的方法是,為終結疫情設下初級目標和高級目標。初級目標是,通過疫苗和公共衞生手段將新冠疫情降低到流感的檔次,每年依據新冠病毒的變異研發新的疫苗並重新注射一次,就像現在每年注射一次流感新疫苗一樣。輝瑞公司已經在研發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新疫苗,預計100天的時間就能上市;高級目標則是,有了疫苗和公共衞生手段,再加上針對新冠的特效藥普遍使用,人們即便患新冠肺炎也能夠像患丙肝和瘧疾一樣有藥可治,並且死亡率降至與季節性流感死亡率的水平(0.2%-0.3%),或更低。如此就是全面終結新冠肺炎,就像人類現在終結丙肝和瘧疾一樣。
疫苗分配不公平的問題,屬於公共衞生政策,可以在未來逐步解決。不排除另一種可能,在全面疫苗接種和現有治療下,新冠病毒演化為像流感病毒一樣只有輕微毒性的病毒,對人的致病性和致命性都較輕。事實證明,最新變異株奧密克戎的毒性和致病力都已顯著下降。
無論如何,全面終結新冠疫情,藥物的突破、疫苗的普及、公共衞生政策的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編輯 官莉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