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14億人口,5億多農民,20億畝耕地,糧食產量6億多噸。目前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程度還不高。但是在城市化、人口結構調整和數字化趨勢下,在未來十年內,很多農民將退出農業生產。這一趨勢會使中國農業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我們看到這個發展趨勢,看到了通過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讓農產品‘產供銷’向‘銷供產’演進的路線,並投身其中。”4月25日,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主論壇上,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發表演講時談到。
這是陳磊擔任拼多多董事長後首次回到家鄉福州參加公開活動。這次峯會以“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開啓數字中國新徵程”為主題。陳磊從銷、供、產三個層面分享了拼多多在數字農業方面的實踐與思考,認為農產品供應鏈的變化正在引發農產品領域從“產供銷”轉向“銷供產”模式的深刻變革。
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今天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在主論壇上發表演講。
拼多多披露的數據顯示,在“農地雲拼”模式的推動下,去年,該平台實現農產品上行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倍,在電商行業中佔比最高。此前,陳磊曾表示,要堅持把農業作為戰略重點,將拼多多打造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零售平台。
作為福州人,陳磊表示,“今天我回到這裏,可以説一解鄉愁。但對於更多在外的遊子,化解鄉愁的路徑是推動數字農業的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腳步。”
數字化重塑農業價值鏈
農業是拼多多出發的地方,也是立足之本。
“過去的六年,拼多多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和分佈式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農地雲拼’模式,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雲端’拼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全國市場……讓曾經不好賣的農產品,成為百姓餐桌上的‘香餑餑’,豐富了消費者的‘菜籃子’,鼓足了農户的‘錢袋子’。” 陳磊在演講中講道。
陳磊的演講圍繞數字農業建設展開,分享了拼多多在這個領域的實踐與思考。
伴隨“銷”的改變,在“供”上,陳磊認為,農產品供應鏈是制約我國農產品上行的短板。中國果蔬類的流通損耗達到20-30%,遠高於美國的11%。
“目前,通過優化包裝技術等方式,比如我非常喜歡的福建特產雲霄枇杷、仙遊度尾文旦柚等相對標準、易保存的生鮮農產品可以複用百貨商品的供應鏈體系,但適用的品類不多。非標、易腐的生鮮農產品需要新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陳磊表示。
鑑於此,拼多多正以數字化為依託,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重投入建設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於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損耗。
與此同時,“以銷定產”的發展將推動農產品的品牌化和種植,採摘和揀選的標準化,從而帶動了“產”的變化。比如,標準化的品質需求,結合5G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使得農產品自動化種植成為發展趨勢。於是,拼多多發起“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探索“算法種地”的可行性。而當消費者近年來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關心營養是否均衡,能否促進健康,拼多多希望通過農業科技對普通農產品有益的微量元素進行控制、標準化,使得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實現“食補”。
陳磊認為,中國領先的農業機械、人工智能、5G等技術已不同程度地應用於田間地頭。“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有望為全世界其他地區提供解決農業生產的方案,輸出設備、技術、甚至於標準。”
穩健的繼任者陳磊
這次演講是陳磊擔任拼多多董事長以來的首次公開亮相。此前,3月17日,黃崢發佈2021年度致股東信,宣佈卸任拼多多董事長。
相關履歷顯示,陳磊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專家,擁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曾獲得世界奧林匹克信息比賽金牌等多項國際性競賽獎項。
在美國求學期間,陳磊就熱衷於通過計算機技術探究一些有意義的現實難題。比如,陳磊曾與黃崢共同研究如何將數據挖掘技術創造性地應用於針對大氣氣溶膠的數據分析上,以便更好地瞭解顆粒組成、來源及動態。
氣溶膠是國內直到2015年左右才開始廣泛討論的霧霾的核心物質。而早在2004年,他倆就嘗試開發數據挖掘通用框架,通過質譜標記法,監測、分析氣溶膠數據,為後續的治理提供支持。圍繞這項研究,他們先後發表了三篇論文,其中一篇還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支持。
2008年學成歸國後,陳磊與同窗好友黃崢等人共同創立了多家科技公司,此後於2015年聯合創立拼多多,並出任CTO。其間,陳磊基於“貨找人”的理念,開創了“分佈式AI”的技術模式,重新定義搜索,奠定了拼多多狂飆突進的底層算法。
陳磊不僅擅長技術,還堅持技術應當站位消費者。小程序誕生的2017年,拼多多在5月推出小程序,到雙十一就做到了日活過千萬,累計用户訪問過億。在微信公開課上分享經驗時,陳磊談到,“每次新浪潮來臨時,很多人想的是如何引流;而另一些人想的則是如何在新環境中更好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前者或許可以小成,但後者更有價值。”
去年7月,陳磊出任拼多多CEO,並在任期的第一個半年裏交出了穩健有力的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去年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超過142億元,同比增長89%;而去年四季度,該平台實現營收逾265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46%。
其間,陳磊進一步加大了新電商生態體系的技術和戰略投資,並推出包括“多多買菜”在內的一系列創新業務,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變革,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
陳磊曾在履職CEO後的首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拼多多將堅持致力於幫助農民賺得更多,幫助消費者節省更多,通過在技術和運營方面的知識積累,使農業價值鏈更加高效,以實現“普惠”的目標。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回到家鄉參加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福州是有福之地,我從這裏出發,走了很多路,做了很多事,但從未忘記出發的地方。正如拼多多,我們從農產品起家,也始終不會忘記立足農業。對於農業,我們發自內心、持之以恆。今天,非常榮幸能與大家分享和交流我們在數字農業上的一些實踐和思考。
中國有14億人口,5億多農民,20億畝耕地,糧食產量6億多噸。目前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程度還不高。但是在城市化、人口結構調整和數字化趨勢下,在未來十年內,很多農民將退出農業生產。這一趨勢會使中國農業走上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我們看到這個發展趨勢,看到了通過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讓農產品“產供銷”向“銷供產”演進的路線,並投身其中。
在過去的六年,拼多多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和分佈式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農地雲拼”模式,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雲端”拼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全國市場。“農地雲拼”模式在農田和城市之間,建立起一條覆蓋全國的農產品上行超短鏈路,一頭連着市場,一頭連着農户,讓曾經不好賣的農產品,成為百姓餐桌上的“香餑餑”,豐富了消費者的“菜籃子”,鼓足了農户的“錢袋子”。在該模式推動下,去年拼多多平台實現農產品上行2700億元,規模同比翻倍,在電商行業中佔比最高。我們在農產品上行和助農方面的努力,得到黨和國家的認可,2021年獲得“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嘉獎。
農產品供應鏈是制約我國農產品上行的短板。過去十多年,電商推動了百貨商品流通的數字化,大幅降低了流通成本。與之相對的是,中國農產品流通的數字化改造起步晚,農產品流通損耗大、成本高。中國果蔬類的流通損耗20-30%(美國11%)。目前,通過優化包裝技術等方式,相對標準、易保存的生鮮農產品,就比如我非常喜歡的福建特產雲霄枇杷、仙遊度尾文旦柚等,可以複用百貨商品的供應鏈體系,但適用的品類不多。
非標、易腐的生鮮農產品需要新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系。同時,農產品品牌化、定製化,生產的智能化、規模化趨勢,也將影響供應鏈體系。我們正以數字化為依託,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重投入建設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於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損耗。農產品供應鏈的變化,正在引發農產品領域從“產供銷”向着“銷供產”模式的深刻變革。
隨着“以銷定產”的發展,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會認品牌,這將推動農產品的品牌化和種植,採摘和揀選的標準化。這一趨勢有助於解決農產品有產地、無品牌問題,推動實現農產品品牌化,並有望誕生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在我們拼多多平台,已經看到了不少這樣的例子。
標準化的品質需求,結合5G和自動化技術的普及,使得農產品的自動化種植成為發展趨勢。去年7月,我們和中國農業大學發起“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草莓種植大賽。結果顯示人工智能隊整體表現明顯好於頂尖農人隊。人工智能隊的“算法種地”有望實現一鍵式自動化種植。
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只滿足於吃飽吃好,更加關心營養是否均衡,是否能夠促進健康。農產品有了從普通食品升級為“保健品”的需求。未來我們可以通過農業科技對普通農產品有益的微量元素進行控制、標準化,使得一顆西紅柿的微量元素配比最適合我們身體需求。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完成了營養成分的補充。農產品就升級為保健品,從而產生更高價值。
中國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但也是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放眼當下,中國領先的農業機械、人工智能、5G等技術,已不同程度地應用於田間地頭。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有望為全世界其他地區提供解決農業生產方案,輸出設備、技術、甚至於標準。
今天我回到這裏,可以説一解鄉愁。但對於更多在外的遊子,化解鄉愁的路徑是推動數字農業的發展,加快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腳步。我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此做出應有努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