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大學生在安徽淮南市大數據展示中心參觀。新華社發
技術人員調試濟南“智慧”景觀河體驗系統。新華社發
北京海淀城市大腦展示體驗中心。新華社發
【經濟界面】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既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捷,也不得不忍受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城市病”。因此人們希望城市能在科技的助推下變得更智能:車輛擁堵時紅綠燈能自動調節變燈時長;樹木被狂風颳倒時能第一時間把信息傳給搶險部門;孩子老人走失時家人能迅速知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八成以上的城市都提出要建設智慧城市,但生活中普通人卻對智慧城市的好處感知頗少。智慧城市建設究竟是治療“城市病”的“良方”,還是難以落地的數據模型?是讓生活更便捷了還是更復雜了?記者走進業內專家和普通民眾,聽聽他們眼中智慧城市的方向與路徑、困惑與願景。
治痛點,從“碎片化”逐步實現“體系化”
【案例】
“我們小區物業有自己的App,把各種社區服務項目都集中到一起了。”家住深圳市龍崗區的張秀英説,水電報修、查看社區活動、繳納物業費和停車費等,都可直接在App上進行,業主們還能在App論壇版塊裏討論社區的大事小情,進行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發佈尋物尋寵啓事等,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像張秀英一樣,很多人的生活因各種智能應用而變得更加便捷。
“北京有一些可以用ETC支付的停車場,比如首都機場、北京南站以及部分商場的停車場等,對於有車一族來説很實用。”家住北京市大興區的湯女士説,離開這些停車場時,直接通過ETC專用通道就能無感支付停車費,不用再拿出手機掃碼,或註冊綁定各種停車公眾號等,同時也能減少排隊時間,希望這種方式能推廣到更多的停車場。
智慧停車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個應用場景。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北京、杭州等城市都在積極探索。此外,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典型應用場景也變得越來越多。
清華大學信息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數據科學研究院智慧城市大數據研究中心副主任杜明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智慧城市是數字產業、民生服務、基礎設施、數字政府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支點的綜合實現載體。從系統工程的視角看,智慧城市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動態的、開放的系統,其在不同領域形成的成果和業態會持續迭代更新、交叉融合。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新的民生需求,智慧城市將在智慧政務、智能市政基礎設施、智慧醫療健康等成熟業態的基礎上不斷湧現出新的業態,進而再去提升、拓展,實現一種“迭代式更新”,而非“空穴來風式更新”。
杜明芳介紹,2008年我國開始啓動智慧城市建設。歷經10餘年發展,智慧城市沉澱下來的垂直領域主要業務板塊有近50個,例如智慧社區、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已逐步形成相對完整的體系。2016年以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較大成就,智慧城市的內涵、體系、理論不斷豐富完善,實踐項目形態多元化,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避免“碎片化”建設的意識逐漸加強,一系列國家標準陸續制定。
“我們從供給方角度,也能明顯感受到我國智慧城市快速發展的勢頭。”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現代數字城市研究院高級專家王思博説,據測算,到2023年,我國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
王思博認為,智慧城市能夠在解決城市治理“痛點”、提升人民羣眾幸福感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讓城市變得更有韌性、更有温度、更有活力。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可增強城市應對風險和災後恢復能力,推動新業態新模式廣泛應用,促進民生服務領域優質資源高效利用、共享複用;帶動城市智慧產業發展,以數據流帶動資本、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匯聚和優化配置,增強城市功能品質。
被閒置,智能設備落地須貼合百姓需求
【案例】
今年65歲的王女士住在北京市豐台區的一個老舊小區。疫情期間,該小區居民憑藉紙質出入證進出小區。“去年年底,小區通知我們要安裝人臉識別門禁,讓大家到物業登記並錄入信息,當時這事在小區微信羣裏引起了激烈討論。”王女士説,很多居民認為安裝人臉識別門禁沒有必要,錄入的人臉信息也沒有安全保證,就拒絕去物業登記。截至目前,小區安裝的人臉識別設備仍未投入使用。
“我沒去登記,主要還是擔心錄入的數據有泄露風險。我們不瞭解提供門禁設備和服務的公司,沒有文件進行説明,小區管理人員也説不清楚公司資質和數據信息安全問題。”王女士説。
在王女士看來,老舊小區進行一些智能化改造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改造之前,希望能讓居民瞭解更多細節問題,比如數據的安全問題誰來負責、小區是否有權力強制使用人臉識別門禁等。
“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後形同虛設,是因為沒有切準用户的需求。”杜明芳説,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從用户的實際需求出發,尊重用户的習慣,滿足用户在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倫理道德等方面的需求。一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況,不實用就會造成閒置和浪費。另外,技術的發展要比法律法規體系的制定超前。在人臉識別等過程中,由於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夠健全,一些用户會擔心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問題,這會導致其不願或不能暢通地使用智能設備。
杜明芳認為,當前,我國新型智慧城市體系化建設還存在理論研究、認知程度等方面的不足。從大數據角度來看,我國的數據量雖然非常大,但大數據互聯互通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數據一直未能共享的根源在於數據安全問題。數據共享流通,首先要解決數據的確權問題,提出一種可實操的確權方法,比如根據數據全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形態將數權賦予不同的權屬人等。
此外,杜明芳表示,智慧城市建設還面臨“各有各的方法,但誰也沒有解決問題”的“窘境”。與其這樣,不如抓住一兩個主線、核心來建設,比如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作為切入點來進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在新技術熱潮中盲目跟風實施的項目,往往在應用成效上存在問題。”王思博説,從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到區塊鏈,每次新技術熱潮也伴隨着或多或少的投資浪費。出現這一問題的本質在於前期智慧城市建設理念上過於強調技術驅動,而非需求牽引。
王思博告訴記者,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最主要的短板是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當前,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智慧城市建設前期存在“重應用、輕安全”的思維,網絡安全的核心技術比較薄弱。另一個短板是建設運營模式。隨着經濟形勢變化,以政府為主導的傳統建設模式存在理念滯後、建設週期長、效益低、缺乏本地生態支持等諸多弊端,造成智慧城市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暢信息,從“百花齊放”走向有機融合
【案例】
“學校引入了一套智慧教育平台,給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幫助。”北京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何老師介紹,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隨時向學生手中的移動終端分發練習題,並收到實時反饋,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考試閲卷和學生成績管理也都實現了線上化,相比以前效率提升了很多。
何老師在使用智慧教育平台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煩惱”。比如,平台配套硬件產品使用體驗不夠好,移動設備有時會卡頓,其電池容量比較低,需要經常充電,屏幕顯示效果也不太好,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
“希望智慧教育進一步發展,增加平台和設備的可及性,讓更多學校、老師和學生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何老師説。
不少人都對未來的智慧生活充滿期待。王思博認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持續推進、不斷優化,羣眾也將享有更為便捷化、一體化、主動化的公共服務。
王思博建議,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快推進城市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做優城市場景,選擇一批務實場景,打破各部門“數據孤島”,構建起串聯城市運行方方面面的場景化應用;加強城市公共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規模和質量;充分調動企業、大學、科研院所等多元主體參與,逐步建立本地化生態,形成迭代發展的循環。
在杜明芳看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以系統思維為指導,以系統論、數字孿生理論作為總的理論指導,從需求驅動角度出發,結合應用痛點,自底向上,採用直接解決問題的模式去推進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系統特別是信息化系統建設,要堅持三個基本原則,即好用、管用和實用,讓老百姓能夠很便捷地去獲取,方便、安全、放心地去使用。
杜明芳表示,要精準構建一套智慧城市理論和技術體系,增強理論技術基礎,加大研發投入,解決“卡脖子”問題。同時,促進理論技術與城市業務深度融合,把以人為本理念落到實處,真正圍繞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去設計、去發展,解決老百姓的安居宜居、交通出行、醫療健康及高質量教育等關鍵問題。當前階段還要重視打好基礎,從根本上解決智慧城市建設的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供給問題。
“未來,智慧城市建設會從‘百花齊放’走向有機融合,從無序發展走向有序發展。”杜明芳説,在新發展理念以及成熟技術體系的基礎上,各種場景會從自發、無組織、無序湧現,變為有序發展、系統化發展。社會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也會出現融合趨勢,互相滲透。生態環境改善、綠色發展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將為生產生活空間品質的提升提供總體基礎保障。總的來看,智能、綠色、安全、人文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四大主要發展趨勢脈絡。
(本報記者 劉坤 本報通訊員 趙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