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十一”:4982億元成交額背後的數字化變革

經濟參考報

天貓“雙十一”是洞察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

從2009年的5200萬元到2020年的4982億元,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變化直觀展現了數字經濟的先發優勢和巨大潛能。高速增長的數字背後,中國富有韌性的供應鏈、產業鏈動起來了;各地製造業工廠、賣家店鋪和物流倉庫也動起來了。

4982億元不僅彰顯出中國消費動能充分恢復、經濟韌性十足,也充分佐證了數字化是面向未來的最大確定性。

多領域數字化全面開花

在天貓“雙十一”雲監工直播中,菜鳥無人倉裏編號“199”的機器人成了明星。它和1000名同伴在無錫倉庫裏24小時工作,每天為“雙十一”消費者發出85萬件商品。

11月1日0點開始,全球首次“雙十一”快遞直播上線。菜鳥聯合物流企業,把鏡頭對準物流倉庫的機器人、橫跨中歐大陸的鐵路班列、起航遠洋的巨型貨輪、白雪茫茫的邊疆村落……青島網友“海邊的雨燕”是“199”的粉絲,她連續參與了12年天貓“雙十一”活動,還是第一次看到網購背後的快遞,“開眼了,沒想到全是高科技。”

在倉庫,有智能機器人幫助人工揀貨;在快遞中轉環節,各大快遞公司自動流水線總長超過6000公里,實現了近100%的自動化覆蓋;在末端最後一公里,IoT物聯網設備開始普及,憑一個取件碼,就能在菜鳥驛站全程無接觸拿走快遞。

“如果回到七年前,直播‘雙十一’快遞是不可想象的。”從事快遞業15年的李強説,曾經的“雙十一”最擔心爆倉、延誤,但成立七年以來,菜鳥不斷幫助物流業數字化升級,快遞業已經脱胎換骨。

在這背後,是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2008年底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當時國內快遞員約50萬人,而今天,快遞員、外賣員總數已達千萬;曾經,企業是因線下太難“敗走”線上,如今,許多新品牌是持有“網絡出生證”再向線下發展的;10多年前許多人尚不知網購為何物,10多年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數字化……

數字基建的不斷完善,也縮減了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將數字紅利普惠至農村地區。“雙十一”期間,來自1406個縣域的41萬款農產品在阿里巴巴平台悉數登場,成交額達到120億元,同比增長22%,讓農户在晚秋時節得到最温暖的收穫。阿里巴巴還設立了助農消費補貼,併為52個尚未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打造銷售專區,這些貧困縣今年“雙十一”成交額同比增長107%。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看來,“十四五”我們要建設現代化國家,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數字經濟發展。過去10年間,數字經濟已為國內大循環創造了強大市場動力。一些傳統商品在互聯網上被賦予了新價值、新內涵、新面貌,變成了新產品。

數字化拓展新消費邊界

行至第12年,天貓“雙十一”主動求變。數字化拓展了新消費的邊界,新場景成為天貓“雙十一”增長新動力,用户的互動感和沉浸感進一步提升,為商家帶來了更大的生意增量。

3D實景購物技術在今年“雙十一”得到大規模應用。截至11月11日10點,累計超過6000萬人次通過3D購在天貓“雲逛街”,天貓家裝累計誕生188個成交額破1000萬元的單品,36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億元,創造了家裝行業今年以來的增長峯值。

從吃喝玩樂到家裝再到買房買車,如今的“雙十一”覆蓋了和大眾生活相關的更多品類。天貓“雙十一”期間,數千萬人在線看房,數十萬消費者在線下單購車。消費體驗被重塑,更多的行業領域也加速擁抱新一波的數字化紅利。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越來越多的線下企業在天貓平台上實現數字化轉型,而阿里的商業操作系統和完整的數字化能力,極大地降低了中小企業的市場進入門檻,縮減了企業間的數字鴻溝。

不僅是消費端,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供給側的數字化升級走向深入,服務業和製造業的邊界已被打破。

“新制造”今年首次入局天貓“雙十一”。今年9月首度公開亮相的阿里“犀牛智造”,在“雙節棍”期間就實現小單量快速反應。一批天貓服裝商家基於“雙十一”預售的情況在“犀牛智造”下訂單,七天內“即賣即產”,款式不重樣,實現零庫存。

“‘雙十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驗場,而阿里這個電商平台,則是企業數字化的孵化器。”上海財大數字經濟研究中心鍾鴻鈞評價稱。

開放能力築牢數字化運營基石

從確保服務器承受瞬間暴發的流量壓力,到人工智能個性化推薦、線上線下新零售的出現,不斷迭代的數字化技術正助力暢通國內大循環。

在國家大力倡導新基建的背景下,今年的“雙十一”有了格外的意義,那就是對電商平台數字基建能力的考驗。生產能力、直播能力、物流能力、計算能力、支付能力……都會遭遇一年一度的流量洪峯考驗。

11月11日0時剛過26秒,天貓“雙十一”的訂單創建峯值就達到58.3萬筆/秒。這一數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貓“雙十一”的1457倍。“雙十一”期間,15萬億次的阿里AI調用量,給商家和消費者帶來巨大便利,也提升了商業效率。

“今年的‘雙十一’成為檢測數字經濟助力國內大循環的一個指標,考驗着電商平台在商業、物流、金融、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地理信息等方面的深度協同能力。”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表示。

開放賦能則助力更多企業走到數字經濟的舞台中央。據瞭解,阿里進一步開放數字化能力,大量以前只做傳統線下經營的商家,包括路邊早餐店、菜場、社區小超市等,都將通過這次“雙十一”首次開啓數字化經營。

“雙十一”走過12年,是時代造就了阿里,也讓阿里有機會利用20年來沉澱的數字化能力和基礎設施,與全社會一起建設數字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13 字。

轉載請註明: 天貓“雙十一”:4982億元成交額背後的數字化變革 - 楠木軒